手机版
1 1 1

新常态元年,知名学者如何预测2015大趋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15年“两会”如期举行,如果说2014年是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5年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因此,这一年的两会尤其广受关注。

  伴随“新常态”这一“习式热词”的传播,2015年,也可以说是“新常态元年”。所谓“新常态”,就应该对应“旧常态”,“旧常态”是过去中国30多年的时间里,GDP年平均增长是9.8%,这两年经济开始回落,2014年经济增长率是7.4%,预计2015年还会继续下调。经济放缓,这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种表象,新常态绝对不仅仅是整体经济的下行、增长速度的放缓,在这些背后,还有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动力的切换、制度环境的改变,这才叫新常态。

  2015年,中国全面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面临新形势与新特征、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动力与新举措、新挑战与新机遇,我们该如何谋划和布局?

  一本囊括中国最具话语权的高层智囊、精英学者: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郑永年、华生、孙立平等人最新言论的书应运而生——《读懂中国改革3:新常态下的变革与决策》。此书深入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抓住本质和内在逻辑;精准把握政经时局大走势,帮助读者决策当下与机遇未来!此书是中纪委推荐干部阅读图书《读懂中国改革》系列之三。《读懂中国改革》系列是顶级智囊团集体建言书,深度解读中国民众当下最关注的经济社会与改革热点话题。在新书中,众高参们深入探讨,迈入新常态,中国经济需要跨越哪些“红线”,解决哪些问题?2015,中国经济会怎么样?未来30年,经济大趋势又如何?如何在“冬天”进行全新的谋划、布局和投资?丧失人口红利,中国如何持续发展?新常态下的财政政策会走向何方?……户籍、金融、财税、混合所有制、法治等各个领域,我们将怎样直面新常态?我们将做出怎样的应对与决策?

  厉以宁

  新常态简单地说,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中国前几年经济的增长是超高速的增长,这种超高速增长并不符合经济规律。在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能有一段时间高,但是不可能长期这么高,因为这种超高速的经济增长给经济带来的害处很大。大体上有五个不利,第一是资源过度消耗,而且消耗得很快;第二是环境破坏;第三是低效;第四是有些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第五是错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新常态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

  现在我们不得不把结构调整放在重要位置。结构调整很重要,比单纯追求经济总量更重要。虽然现在中国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从结构上来说,中国还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因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还比较低,没有发达国家那么高。同时,虽然中国人力资源结构比过去改善了很多,但是,大学毕业生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比较低,中国的熟练技工队伍正在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错过了结构调整就是最大的损失。(《当前经济形势的六大前沿问题》)

  吴敬琏

  既然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的轨道是由各种客观因素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我们就只能用一个非常平静的心态来对待它。……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我们现在应该来总结一下这一年做得怎么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给我们描画了一个很有理由乐观的前景,但是全面深化改革会碰到意识形态的障碍、既得利益的障碍、操作上的复杂、困难的障碍,以及过去旧体制、旧增长方式所积累起来的各种经济问题上的困难,所以它并不容易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希望总结2014年执行中央决定所取得的成绩和我们取得的教训,而且要规划未来,我们明年怎么干、后年怎么干,使得我们所希望建立那个新常态更快地建立起来。我们所希望建立的新常态就是,虽然速度是中速的,但是效率要比过去高。就是从一个粗放的增长转向了一个集约的增长,这是我们整个经济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个基础性东西。(《新常态下的变革与决策》)

  江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到了这个问题,市场经济本质上说来是一个法治经济,但是怎么来理解呢?市场经济叫法治经济,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市场自由的法治经济,二是市场秩序的法治经济。从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到,在新常态经济下,市场自由更多应该由市场来管,市场秩序更多由政府来管。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反其道而行之,往往是在市场自由方面国家干预得过多,而在市场秩序方面管得不够。这一点在我们过去的经济领域表现得很明显。其实国家应该更多管理市场秩序,在市场自由方面由市场自己去决定。从这个角度也可以拿西方常用的谚语来说,“该由上帝管的由上帝管,该由恺撒管的由恺撒来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属于谁的就应该归他去管。(《新常态经济的法律视角》)

  周其仁

  当前困难是困难、转型是转型,但根据过去的经验,越冷的时候,越是要调整预期。就是,要在所有人都说不好的时候,把未来谋划清楚;就是,要在很多人说不行的时候,勇敢地决定投资;就是,要在很多人没有醒过来的时候,在冬天投资。等人们都醒过来的时候,买啥啥贵,也就没你什么事了。所以,这个时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要认清形势。当然,这一点国家也在进行部署,深化改革。然而,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产业界、企业界、第一线怎么认清楚现在这个形势,抓住这个战机。所有优秀公司,都是在冬天谋划、布局、投资,然后准备下一步的。等到别人看见的时候,就是5年以后的成败得失,5年以后的市场份额,5年以后的风光云影。(《在“冬天”谋划、布局、投资》)

  郑永年

  要处理好民意和改革之间的关系。改革者必须处理好老百姓的短期利益,和整体社会的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只要是符合社会的长远利益的改革,即使遇到了不利的民意,也是需要做的。改革不能被少数人的利益和民意所挟持。少数既得利益集团经常通过各种方式挟持民意。在社交媒体时代,少数人很容易挟持多数人的意见。正如毛泽东曾经说过的,政府既不能当人民的大老爷,也不能当人民的尾巴。看着民意治国,只能越来越糟糕。政府应当进行有利于整体社会利益的改革,赢得民意的支持,而不能让一些民意挟持增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改革议程。(《中国如何避免“官员不作为”现象》)

  马蔚华

  我们现在面临很多的矛盾,经济新常态本身是对过去很多经济政策、经济行为和习惯的一种改变,所以我们要适应。要思考在这个新常态下,我们有没有机会。我的观点是,这个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这个机会要比过去平铺直叙的上升机会大得多。大家都懂得“弯道超车”的道理,也懂得“变动中才有机会”的道理,不变动就没有机会。所以我觉得在未来的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里,我们有非常多的机会,我总结有七个。(《新常态下的七个新机会》)

  ---------

  图书基本信息


  读懂中国改革3

  新常态下的变革与决策

  厉以宁、吴敬琏、周其仁 等著

  定价:45.00

  ISBN 978-7-5086-5048-7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中信出版社出版

  内容介绍

  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国进入新常态:经济走势变轨、结构调整阵痛、法治面临新局面,新一轮历史变革开启,压力与挑战并存。

  迈入新常态,中国经济需要跨越哪些“红线”,解决哪些问题?2015,中国经济会怎么样?未来30年,经济大趋势又如何?如何在“冬天”进行全新的谋划、布局和投资?丧失人口红利,中国如何持续发展?新常态下的财政政策会走向何方?……户籍、金融、财税、混合所有制、法治等各个领域,我们将直面新常态下的变革与决策!

  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郑永年、华生、李稻葵……国内最有话语权的高层智囊、精英学者,从各自专业角度,深入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抓住其本质和内在逻辑;让我们精准把握政经时局大走势,决策当下与机遇未来。(来源:新华悦读)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9日 14:56 来源:新华网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