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你知道“碳中和”会议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碳足迹,英文为CarbonFootprint,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其中“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通常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用二氧化碳当量来表示。它描述了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它指每个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一个人的碳足迹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气候变化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的提出是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比如,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等于你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需要种一棵树来抵消;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大约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需要种三棵树来抵消。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交流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大量会议的召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就越来越多,已成为人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活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和难题。

  在国际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目前通过林业措施实现会议的碳中和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碳中和,是指将企业、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计算清楚,然后通过购买“碳信用”及排放者出资开展造林增汇或减少碳排放的项目,以抵消其排放的温室气体,从而达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目的。会议的碳排放(亦称为碳足迹)一般包括用电、燃气、交通运输等方面。所谓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与碳汇相对的概念是碳源,它是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一般来讲,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有关资料表明,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汇作用。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和缓冲器。反之,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则变成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源。据相关资料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大约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联合国巴厘岛气候大会就是一个“碳中和”会议的实例。2007年7月13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临结束时,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内的联合国与会职员表示,他们将购买此次会议的碳排放额度,以抵消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据估计,由于乘坐飞机前往巴厘岛以及会议期间设置的一些活动,与会职员共将排放约3370吨的二氧化碳,按当前的价格购买与此相当的排放额度需耗资10万美元。联合国将通过投资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植树造林项目等来购买这些排放额度。据新华网消息,联合国一位负责人当天还宣布,在潘基文的领导下,联合国位于全球的所有机构都将执行“碳中和”政策。

  据估算,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要造成约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印尼政府承诺通过植树造林等来加以抵消。植树造林总面积为45平方公里,估计能吸收二氧化碳90万吨。近些年来,国际会议“碳中和”运动蒸蒸日上。人们驾车、乘车或坐飞机去开会,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二氧化碳排放,而投资植树造林等绿色项目可以抵消这些排放,从而为改善气候环境作出努力。越来越多的会议组织者为此经常给会议定下“碳中和”的目标。

  2010年,我国在天津首次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经清华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测算,整个会议的碳排放共计约为1.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根据国家林业局批准的有资质的计量单位林产工业设计院的计量结果,出资375万元,在山西襄垣、昔阳、平顺等县造5000亩碳汇林,未来10年可将本次会议造成的碳排放全部吸收。预计项目所在地的农民,在该碳汇林20年的管理运行期内,可获得260万元的劳务收入,还有相当于700多万元的林副产品和木材收益。在天津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成为我国第一个“碳中和”国际会议,并在世界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也设置了“碳中和”目标。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出资11250元人民币,在陕西延安营造碳汇林15亩,预计未来10年可以将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所造成的50吨碳排放全部吸收,实现确定的“碳中和”目标。

  在“碳中和”活动中,利用碳汇每中和一吨碳排放,就有一片相对应的树林。每一吨碳汇都包含了扶贫解困、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效益。每个公民都可以参与碳补偿公益活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自2010年7月19日成立以来,大力推动碳汇造林工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多年来,中国的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等林业工作,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2011年下半年,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活动中,国务院参事党支部率先组织党员参事参与碳汇造林公益活动。党员自愿捐款认购碳汇额度,并在井冈山栽种了参事党支部的碳汇林。

  读到外来词“碳中和”,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中国传统的“致中和”。《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达到天人合一,达到万物皆育,达到和谐之境,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了经济增长,我们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已经太大。今天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全方位达到“碳中和”,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问题。要想“碳中和”,首先要“致中和”。这就需要全民族的共识,需要全社会的行动。森林树木,就像地球之肺。科学家说,城里的一棵大树,抵得上五六台空调;不仅带来阴凉,而且还能中和二氧化碳。每一棵树,都是那么的宝贵。人类排放的碳,靠的是森林树木给吸收。但自然环境又是多么的脆弱。记得一位环保作家曾经说过:“中国, 你要小心翼翼地接近辉煌。”不久前,作家莫言说:“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悠着点,慢着点,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给子孙。”人类需要精神内守、需要行动外化。有了精神内守才能“致中和”,有了行动外化才能“碳中和”。(作者:徐锭明 李怒云)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9日 14:24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