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南北·民居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国的民居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已演变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瑰宝,被作为一种凝固的艺术与文化载体保留至今。

  一提起南方建筑,许多人立刻就联想到那小桥流水的美丽画面。江南的一些小镇,大都是一条小河流过,两岸都是青灰色的小房子,整齐的马头墙,青灰瓦,安安静静的。

  一般的民居,进门口便是一个天井,旁边有一个石水槽,那是洗衣服和洗菜的地方。往前便是一个厨房,很大,连餐厅都包括在内了,向左一转,便是一个木楼梯,走上楼去,那里有几间卧室。从楼上可以俯视楼下的天井,天井由青石板铺就,那里在夏天时可谓是花团锦簇,到冬天则是小孩子打雪仗的好地方。当然,这只是一个模式,各家会根据各自的特点来设计房屋。

  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南方民居多使用穿斗式结构,房屋组合比较灵活。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形似马头,建筑多粉墙黛瓦,颜色淡雅。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水从门前屋后流过,也是一种景致。有钱人家喜欢住房连着花园,这就是园林,南方园林不需要很大的地盘,却能营造出仙境。

  至于北方民居,在大家的印象里,多半是黄土高坡上的窑洞和北京城里的四合院。朴实厚拙的四合院是北京传统的住宅形式,其比例大小适中,冬天太阳可照进室内,正房冬暖夏凉。庭院是户外活动的场所。

  西北地区的窑洞,是在黄土高坡向阳面挖窑筑洞,在窑洞前部用砖砌成拱形门洞,并做出花饰,既起到保证窑脸黄土稳定的作用,又能美化生活环境,用材简单,手法自然。窑洞的上方,种一些植物,保持水土。从室内观察窑洞,屋顶是弧形的拱状,灶台连着暖炕。阳光容易进来,风沙难以入内。院内的枣树、柿子,石碾子,水井上的辘轳,显得淳朴而有生趣。

  华北农村民居进屋是灶间和餐厅——堂屋,中间一个八仙桌两把太师椅,左右两间卧室,灶台连着暖炕,优点是卧室与灶间有堵墙,避免了油烟进入卧室。

  南北民居的差异是较为明显的。首先是屋面用料的差异。南方民居均采用较大坡度的屋面,用小青瓦相扣铺就,而北方民居采用平屋面或采用稍平的坡屋顶,屋面材料有的采用三合土,铺瓦的瓦片厚而大。南方雨水多,必需防漏,屋顶材料要求高。北方干燥,屋顶材料要求不如南方高。

  在外墙用料上,南方民居采用砖砌空斗墙较多,也有木板围就的,而北方民居则采用三合土筑墙、土坯墙和砖实墙。

  至于层数与层高,南方民居特别是在县城民居建筑中,以二层砖木结构为主,内墙隔断木板,楼板也用木板,房子层高较高。北方民居一般为单层,顶多在正房后有后罩楼,材料以砖土为主,墙较厚,层高一般不高,开间也比南方民居小。北京的民居基本是单层的,因为在天子脚下,总要谨慎一些。

  山西平遥民居就不一样了,山高皇帝远管不了,两层就多了起来。而且多是清末民初建房的,时代已开明,以银行商号为主,因为特别注意防盗,其设计的房高而墙厚。

  造成南北民居显着差别的原因是地域环境,而环境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天气和地理位置,总会影响到它们的建筑形式。这种影响其实在远古时期的半坡和河姆渡就有所反映了。

  北方的民居建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御寒保暖。北方各种民居在保暖方面的设计有:单面窗向阳开,建暖炕、暖墙、火墙、地炉等。一般灶台连着暖炕,做饭时,炕就热了,可以节约能源。黄土高坡上的窑洞,在黄土坡上挖洞,外砌砖墙显得厚重古朴;北京四合院(屋顶和墙体厚重,冬可挡风避寒,夏可阻挡热气);它们都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北方干燥缺水,需要造水窖,水井,山西乔家大院有的房子只有单边房檐,使水流入院内水窖,供人们使用。同时外围形成高墙,起到防盗的作用。

  北方寒冷、干燥、缺乏植被,因此在建筑的色彩上用大红大绿孔雀蓝加以弥补,但皇家的黄色是一种标志,老百姓不能大面积使用。

  至于南方民居建筑,首先受到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的影响。如: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通风换气;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

  南方地形复杂,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

  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在古代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防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

  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南方建筑粉墙黛瓦,房子的颜色素雅一些,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可直接用来饮用、洗涤。水又是中国南方民居特有的景致,水围绕着民居,民居因水有了灵气。水路又是运输的主动脉,人们走南闯北,漂洋过海开创新天地,建立新家园。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8日 18:48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编辑:石光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