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五谷杂粮”如何应对西餐“入侵”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日前,北京市发布健康白皮书,其中谈及儿童肥胖率增多的问题。一些专家和评论人士据此认为,这种当代中国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和外来饮食文化的“入侵”有关。在他们看来,高热量食品取代中国传统的五谷杂粮,导致国人健康状况恶化,因此对这种外来饮食文化“入侵”应予警惕。

  毋庸讳言,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中有许多合理之处,如讲究色、香、味的搭配,注重饮食结构均衡,并强调良好饮食习惯重要性等,并为全球饮食文化宝库贡献了众多特色鲜明的美食和食材,对此理应加以继承和发扬;同样毋庸讳言,外来饮食文化中存在不少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高热量食品摄入过多仅是其中之一,一些饮食习惯或不合理、不卫生,或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及国人口味,一味照搬照抄当然是不可取的。

  但也应看到,外来饮食文化中不仅有糟粕,也有精华及合理之处。

  尽管中国很早就在饮食中讲究搭配,强调“君臣佐使”的合理性,但真正将营养学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却首先是欧美国家,如今一些主张“抵制外来饮食文化入侵”的国内专家言之凿凿的理论依据,其实连框架、名词术语和体系都是“舶来品”,如果将这一切外来饮食文化中的合理元素一并摒弃,所谓“健康饮食”就成了“吃糠咽菜”的瞎折腾。

  即便为许多人所摒弃的西方膳食结构甚至“快餐垃圾”,也并非绝对一无是处,这种高转化、高热量、高营养的饮食结构一方面的确带来诸如营养摄入过多、影响体型和健康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正是这种食物结构让欧美人在身体、心理健康方面领先其它人种达几个世纪,并至今保持相当优势。欧美已进入发达社会数百年,这种膳食结构的副作用集中凸显,因此在饮食文化推介中更强调“做减法”,而中国这种地域差别悬殊、许多地方摆脱温饱不久的社会则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大都市多谈“富营养危害”,强调“多吃粗粮”是正确的,但在温饱或贫困地区说这些无异于痴人说梦——人家天天吃的不就是粗粮么?

  6月30日国家卫计委推出《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其中提到中国18岁以上成年男身高平均为167.1CM,低于日本170.7CM的平均值,而在历史上中国男性平均身高要远高于日本男性。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系饮食结构的差异:古代中国普通民众虽生活条件艰苦,但仍能偶尔摄入肉食,而日本历史上曾有长达1200年基本不吃肉、几乎完全不吃红肉的历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人的身高、体质。明治维新后日本变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改变日本饮食结构,大量、强制性引入牛肉等高转化、高热量食物,此举成功地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日本几代人的体质,使之后来居上超过了中国。当时中国有识之士也曾大声疾呼并身体力行,希望借膳食结构上的“拿来主义”强化国人体质,著名革命家章炳麟曾赋诗赞颂邹容“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说的正是邹容效仿日本、改吃西餐以强身健体的事。如今世易时移,但这种饮食文化中有取舍、有扬弃的“拿来主义”却不应成为明日黄花。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段拿来主义的历史:北方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小麦,系史前从西亚、中亚传入;葡萄、胡萝卜、芝麻、西瓜等蔬菜水果,则是西汉及以后循丝绸之路传来;今天的大众菜辣椒、番薯、土豆、番茄是美洲大陆的土产,而菜市场司空见惯的罗非鱼、红遍大江南北的小龙虾,则分别来自非洲和北美……如果没有“拿来主义”,今天的川菜将只能用山茱萸调和辣味,早点将没有烧饼,餐桌上将没有馒头和土豆,许多“毕业族”一生中第一道亲手做的菜——西红柿炒鸡蛋恐怕也得改改,这样的“传统”,显然并非真正的中国饮食文化精髓。

  真正的民族饮食文化应该是成熟的、自信的,面对外来饮食文化的“入侵”一味祭起“五谷杂粮”的保护伞,是一种怯懦和不负责任的表现,真正可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时因地制宜地不断更新、完善,形成符合国人、符合时代健康饮食需要的民族饮食文化,“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惟如此的“拿来主义”才能真正满足国人的饮食、健康和文化消费需求。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6日 19:28 来源:新华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