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我身边的抗战英雄 优秀来稿——王林征:革命战士哪里艰苦哪里去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王林征

  王林征,1933年3月出生在绥德县四十里铺镇王家石畔村。幼时家贫,懂事的王林征从七八岁起就帮着父母在家砍柴、放羊、拾粪,只在闲下来的时候跟着村里的老人念些百家姓、三字经。这样的日子虽苦,但一家人在一起也算安稳。打从记事起,王林征就经常听往来于绥德县城的大人说起日本鬼子的飞机又把延安、清涧炸了,说日本人在中国实行惨无人道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惨案,因此对日本人充满了恐惧和仇恨。

  1945年1月,绥德县四十里铺王家石畔村征兵,听说参加八路军可以打鬼子,年仅12岁的王林征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临走前他对父母说:“我走了就别找了,以后也不回来了。”

  刚到部队,王林征担任司号员。说起那时的经历,老人感慨万千:“甭提了,那个时候可苦了。”四十年代,绥德的冬天不是一般的冷。早上鸡刚叫,他就得爬起来训练。寒冷侵入骨髓,手脚都麻木了,牙齿不由自主地打颤。部队规定,练吹号时不许上厕所,所以他很少喝水,嘴唇常常都是干裂的。从早到晚不停地练,王林征嘴唇磨破了,号往嘴上一放就钻心的疼,吹一会,嘴唇就冻在上面,揭下来的时候,一层嘴皮就生生粘在号嘴上。整个冬天,他嘴巴上都没一块好肉,满嘴的血印子。

  休息时,王林征最盼望的是听老兵们讲打鬼子的故事,战争虽然残酷,但前方将士的英勇总是让他激动万分。他,一个小小的司号员,经常幻想着嘹亮的冲锋号响起,我军将士不畏生死,一跃而起跳出战壕,像潮水般涌向敌人的画面。练吹号虽然辛苦,但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他和所有抗日老兵有一个共同的心声——豁出命,也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1945年8月,到部队刚刚半年,日本人投降了。紧接着,蒋介石挑起了新的内战。王林征被调入王震将军率领的西北野战军二纵队独立十四团,从此开始了他转战各地的革命征程。

  1947年初,国民党部队开始对陕北进行重点围攻,从那时起至8月份,王林征所在部队先后参加了3月的青化砭战役、4月的羊马河战役、5月的蟠龙镇战役、8月的沙家店战役,期间歼敌过万,结束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改变了西北战局,从而使西北野战军由内线防御转入内线反攻。

  1947年9月至1948年5月,王林征随军先后参加了解放运城、蒲城、周至、户县、宝鸡等战斗,两次负重伤,其中在一次战斗中,王林征被子弹打中了头部。万幸的是子弹没有击中要害,只是顺着头皮一擦而过。这次受伤,王林征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却留下了后遗症。他每次用力吹号的时候,就会伴随着剧烈的头疼,至今王林征头上还有一块清晰可见的疤痕。(来源:陕西省委老干部局 作者:陈燕 陈磊)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2日 22:29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