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我身边的抗战英雄 优秀来稿——郄鸿儒:只有当八路 才能有出路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郄鸿儒

  87岁的郄鸿儒思路敏捷、精神矍铄、善于言谈,谈吐依然流露出对抗日战争时期那段艰苦卓绝岁月的难忘记忆……

  “只有当八路,才能有出路”

  郄鸿儒1928年出生于河北省蠡县,五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伯父收养了哥哥、姐姐和他。1937年,日本鬼子占领保定地区,鬼子的装甲车、马队每天在保定和蠡县间来回巡逻、游荡,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到处抓人杀人。有一次,日本鬼子到村里扫荡,年仅13岁的哥哥未来得及躲避被抓住,鬼子用马鞭抽打哥哥,疼得哥哥在地上翻滚。只有当八路才能有出路,这个想法便在郄鸿儒幼小的脑子里萌发。1939年他随同伯父投奔八路军,在冀中军区吕正操的特务营担任司号员,这时的郄鸿儒刚满11岁。

  1939年冬天,日本鬼子扫荡力度加大,部队进入繁重而又艰巨的反扫荡阶段,队伍整天行军、训练、打仗。第一次参加部队夜行军时,郄鸿儒因边走边打瞌睡,头磕到地上鲜血直流。为防止他再次摔倒、掉队,每当部队夜行军,一个老兵就用皮带把他的手腕捆住,拉上走,即使这样还是经常跌倒。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组织上从安全考虑,决定给郄鸿儒发两块“大洋”当回家路费,郄鸿儒哭喊着坚决不走。特务营领导看他哭闹不止,就把他转到河北完县(现河北顺平县)栾头村部队后方学习司号。

  郄鸿儒对学习司号这段历史记忆犹新。他说,学习司号看似简单,其实很辛苦。寒冬腊月,零下20多度,每天6点钟天不亮就起床练号音,一遍又一遍地吹呀吹,嘴巴吹得麻木发肿,连话都不能说。为了保存体内水份,吹号时要憋尿,不让小便,可是孩子们又憋不住尿,裤子经常被尿湿,冻结成冰,西北风一吹,全身透凉,手脚都冻烂了。那时他的脸上天天流黄水,但是为了打败鬼子,只有坚持。

  1940年秋,他学习司号一年后,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后勤部运输队当司号员。当时正进行百团大战,运输队的任务特别繁重,每天要骑骡子往返五六十里到前线和后方,运送大量武器弹药、军鞋服装、食盐、粮食等。一次运输队在执行任务途中,听说前方部队袭击阳明堡机场,敌人几十架飞机都完蛋啦!他十分兴奋,一高兴又稀里糊涂地从骡子上摔下来,膝盖流血,但他一骨碌从地上蹦起来,唱起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艰难的三天四夜”

  1942年,是日本鬼子扫荡最疯狂的时候,日寇集中大量兵力,对我军民实行所谓的铁壁合围。运输队因目标太大,常常遭到鬼子飞机轰炸和机枪扫射,部队运输越来越难。为了更好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上级决定解散运输队。运输队转为战斗警备队,部队化整为零,在河北易县、望都、唐县、阜平一带与敌人展开小规模斗争,隐蔽分散,保存实力。一次,他与两位年龄稍大的战士分到一个小组。山上日伪军满山遍野搜查八路,郄鸿儒等三人连夜寻找隐蔽地,筋疲力尽地摸着黑爬到半山腰,终于幸运地找到一个很小的石洞,三人勉强进去,只能趴着不能坐起,就这样一连三天四夜没吃没喝。第四天,鬼子撤走了,他们才撤出山洞。

  “誓死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

  1943年,正当八路军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时刻,蒋介石再次发动反共高潮,胡宗南几十万大军不去打日本,却调转枪口包围陕甘宁边区。郄鸿儒所在部队历时两个多月穿山越岭、长途跋涉,穿过日军重重封锁,克服千难万险,到达黄河岸边的山西保德县城。此后,郄鸿儒所在部队既要打击日寇,又要在陕西绥德、府谷一带开展粉碎国民党反共阴谋的战斗。郄鸿儒按照部队指示,时常在黄河岸边吹军号,以动摇国民党军队低落的士气。

  1945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和中国抗战敌我态势发生的变化,郄鸿儒所在的冀中军区第十八团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一个风雪交加的深夜,他所在团奉命向日伪军长期盘踞的山西岚县普明镇发起猛攻,他和战友们把一枚枚手榴弹投向敌人,不到3个小时,就攻下了普明镇,缴获了大批物资、装备。1945年8月,郄鸿儒所在团奉命挺进内蒙绥远县,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我军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抗战胜利后,郄鸿儒又相继参加了攻打运城的战役、晋中战役、解放太原战役和进军大西北等战斗,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作者:陕西省委老干部局 苏成君 王立民)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6日 19:02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