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贾树梅:不上战场 坚守发报机抗战救国

新疆兵团第十三师党委组织部 勾军海 程旭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今年92岁的贾树梅是河北正定县人,1939年8月,正在八路军根据地学校上初中的他入伍了。因为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后,贾树梅成为了晋察冀边区分局的一名军事通讯兵,主要从事电台收发报工作。

  伴随着节奏不同的滴滴声,获取情报或发送情报,一些战争影视剧中这样的工作场景,正是贾树梅在抗战工作中的真实写照。

  在那个年代,那个特殊的时期,军事通讯在抗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项任务部署的上传下达、各类情报的获取,都离不开发报机前伴着滴滴声守候的通讯兵。那时,抗战环境艰苦,没有发电机,发报人员便将几节电池焊接在一起,自制成简易的发电机,以此作为电源来发报。

  “我们因为从事发报工作,没有与日军面对面交战。”尽管贾树梅没有与敌人进行过真枪实弹的战斗,却一样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日军每年都会有几次扫荡,贾树梅所在的部队是小部队,与日军正面交锋不多,每次接到日军前来扫荡的情报后,大家会尽快转移,与日军兜圈子。每当这个时候,贾树梅就与其他发报员一起,背上10多公斤重的“发电机”和发报机,随队伍转移。

  发报机对于通讯兵,就像战场上枪支对于军人,在什么时候都要带在身边。一次,贾树梅所在部队被日军包围在一个村子里,他与另一名发报员也在其中,情况很是危急,有惊无险的是,最终两人安全转移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身上仍背着发报机。

  在贾树梅的印象中,1943年,晋察冀根据地进入了生活最困难的阶段。随着敌人的一点点蚕食,根据地范围逐渐缩小,人口的相对集中带来了吃饭难的问题,每次大家不但要把锅里、盆里刷下来的米粒都吃了,还时常要挖野菜充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还要想着办法把节约下的粮食拿来救助百姓。

  也就是在这一年秋季,贾树梅随部队的部分人员转移到了延安,在陕甘宁边区从事收发报工作。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贾树梅作为通讯兵较早得知了这一消息,“当时特别激动和高兴,打了几年的仗终于胜利了。”

  抗战胜利后,贾树梅进入野战部队。后来,他随王震将军的三五九旅进疆。1954年,贾树梅转业,先是进入乌鲁木齐市电厂,1958年,他来到哈密,参与哈密电厂的筹建。(此文原标题为:贾树梅——滴滴声中的抗战)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7日 14:19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刘昱焓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