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官金泉:长长的疤痕是从军抗战的唯一凭证

中国石油福建青年志愿者 陈上元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官金泉

官金泉

  姓名:官金泉

  住址:福建省宁德市罗源县起步镇

  出生:1917年12月10日

  参军:1930年

  部队:不详

  戎马生涯15年,记不清自己的部队番号,记不清自己去过哪里,记不清自己打过多少战役,这就是官金泉老人。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一方面是老人年事已高,另一方面是参战时年纪太小。“1930年,我13岁就去当兵了,太痛苦了。”

  官金泉老人不识字,也听不懂普通话。因此我与老人的交流,只能通过他的孙子小官进行。两人讲话亲昵,看得出平时爷孙俩关系很好。

  “我去过泉州、漳州等很多地方。年纪太小了,自己也不识字,就跟在排长边上,当电话兵。”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福建既有中央驻军,又有省防军,还有地方军阀和呼啸山林的土匪。各派系长期混战,各自补充兵力。官金泉回忆那时他家有4个兄弟,因此成了村里保甲抓壮丁的首选。

  “我在厦门、泉州、闽侯白沙等地都打过仗,也去过江西、湖南长沙。那时候,当兵真是太苦了。”

  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话,但官金泉老人用罗源土话反复说了几次“太痛苦了”后,我们还是听明白了这一串音符的含意。他边说边摇头,我们越听越心酸。不敢想象当年13岁的他,大字不识,语言不通,跟着一个老乡排长,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度过了怎样的日子。

  “有一次,飞机扔炸弹,炸到山上的石头,石头滚下来,砸到我身上,受了重伤。”说着,老人挽起他的裤腿。只见右小腿后一条长长的伤疤。虽然已经过去70多年,但疤痕依然醒目。

  “1944年,班长带着我们5个人,从沙县、南平、古田方向跑回来。”自此,官金泉结束了15年的军旅生涯。只是这15年来,他转战各地,由于没有文化,又不会讲普通话,他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都到过哪里,只是一路跟着排长。回家路上,各种资料也陆续丢失。

  回到老家后,官金泉就在村里给别人当长工。1949年结婚,生了3个儿子、1个女儿。此后,残存的资料也随着岁月烟消云散,现在手上没有任何可以证明他曾从军抗日的凭据,除了那条长长的疤痕。(此文原标题为“官金泉:当兵十五年,太痛苦了!”)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4日 14:08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刘昱焓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