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有信仰的生活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孔子终生追求“道”,这是此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重要源头。当时的普通人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表明他们还不能理解孔子之“道”。两千多年来,后人始终记住这句话,被它打动,却是因为它表达了坚持不懈追求美好理想、建设美好社会的执着。

  “道”转化为社会现实,人们不曾见到过。但追求道的人,却能感受到快乐。像颜回,即使身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也“不改其乐”。中国哲学家称这样的快乐为“孔颜乐处”。有了这样的乐,孔子就不觉得道很遥远,所谓“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也正是在这样的标准上,有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孔子直接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遥远的“道”,葆有笃定的信仰,并因此能在简单的物质条件下感受到快乐,这就是有信仰的生活。它与日常普通的生活并不矛盾,只会赋予平常生活以奋斗的方向、操守的质感和超越的快乐。

  《古文观止》收有这样一篇文章,宋朝的士大夫王禹偁所作的《待漏院记》。文章勾勒了一幅生动的“百官图”,听着玉漏的钟点,等待早朝时,贤臣“忧心忡忡”,准备建议皇帝安黎民、抚四夷、息兵革、辟荒田、荐贤才、斥佞臣;奸臣“私心慆慆”,满心盘算着怎么复私仇、报旧恩、敛财富,党同伐异,取悦君王;庸臣则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随波逐流,滥竽充数,碌碌无为。文末,王禹偁说希望能把它题写到待漏院的墙上,用以警示要臣。

《待漏院记》书法作品

  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呢?苏轼称赞王禹偁耿直得像秋霜夏日一般分明,“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史书记载他也因为这样的性格而“为流俗所不容”。就在《待漏院记》成文不久,王禹偁即因得罪他笔下的奸臣而被贬谪。虽然一生屡遭贬谪,他仍自抒其志:“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韧劲儿,不怨天尤人,不满腹牢骚,无论生逢何时、遭遇怎样,都志存高远,都不降节辱志,都不向还不那么美好的现实低头。怎么才能做到这样?这是不是有些古旧得不近人情?我很喜欢王禹偁的清明诗,里面满是人情:“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很熟悉的感觉吧?就是颜回那样的生活之乐。人间有味是清欢。

  信仰有的时候真的是有味道的。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是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间柴屋里进行的。时值早春,乍暖还寒,母亲看儿子译得很苦,就给他包了几个糯米粽子,让他蘸着红糖吃。每当母亲在屋外问他是否还需要加糖,陈望道都说“够甜了,够甜了”。待母亲进屋收拾碗碟时,却发现望道吃了满嘴的墨汁。原来他全神贯注于翻译《共产党宣言》却没有注意到自己一直蘸的是墨汁。满怀“一师风潮”的愤慨,为中国寻找道路的急切,共产主义理想成为充盈心间的信仰的味道,取代了“红糖”和“墨汁”对味蕾的不同刺激。

  身为一个政治性组织的成员,就要让自己过着有信仰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之后,每逢举行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嘹亮歌声都在天安门广场响起。那一刻,每一名少先队员和每一名同志都感受到了自己的组织身份的召唤,都更加明确了参加这项活动的理想信念教育意义,都在自己生活中夯实了信仰的分量。深入开展“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主题团、队宣传教育活动,在更大的范围内行动起来,让理想信念具体体现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让执着的信仰在点滴实践中生根开花,就会进一步促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蓬勃朝气,就会增强以理想为志业、接力奋斗的青春情怀。须知:有信仰的生活,就不会泯然众人;生活而有信仰,才能实干兴邦。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4日 19:21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