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杜学发:缺吃少穿都不怕 最怕缺少武器和弹药

新疆兵团第十三师火箭农场政工办 郭玉华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杜学发

杜学发

  杜学发,1926年出生于湖北黄陂。1942年入伍,16岁的他成了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38团二营五连的一名战士。“我们的军长是叶挺,师长是李先念,旅长是周志坚,团长是冯仁恩。”他自豪地说。

  杜学发第一次参加战斗时,敌人一打炮,他就趴在地上,恨不得找个地洞躲起来,非常害怕。后来排长告诉他,其实不用害怕炮弹,因为炮弹是从高处打下来的,可以躲避,而机枪扫射的杀伤力则更大,要注意。经历过几次战斗,杜学发不再害怕,还当上了连部通信员,经常在枪林弹雨中送达连部指令。

  杜学发记忆深刻的一次战斗是他们在湖北应城高庙一带和日寇打的那一场遭遇战。刚开始时,日军只有一个大队的兵力,而杜学发的部队有一个团,团长要求坚决“吃”掉这一伙鬼子。没料到,日军不断增援,这场战斗一直从早上打到天黑,双方伤亡惨重。天黑了,敌人撤退,杜学发的部队也撤退了。看着牺牲的战友,团长哭了,政委哭了,战友们哭成了一团。

  在杜学发的记忆里,抗战3年是他军旅生涯中最艰苦的一段岁月。“生活条件艰苦、缺吃少穿我们都不怕,最怕的就是缺少武器和弹药。我们当时用的是汉阳制造的枪,最多只配3发子弹,不到万不得已,大家都舍不得用,我的3发子弹在上衣口袋里整整装了3年。每次战斗一结束,我们就赶去清理战场,收缴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捷克式机枪、加拿大机枪来武装自己。”

  “我们胜利了,我们没有当亡国奴!”说起1945年8月15日听闻日本投降的消息时,这位已近九旬的老人依然很兴奋。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发动内战,国民党对新四军展开大围剿,杜学发所在的部队突围到陕南、陕北等地进行游击战。

  “1946年,我们在河南汤河和湖北交界处与国民党胡宗南、白崇禧部队打的那一仗,格外惨烈,当时打了一个多月,一个团1600人战死700多人,朱排长牺牲在了那场战斗中。当时,朱排长冲在前面,敌人一阵机枪扫射,朱排长就倒下了。”杜学发的左拇指和左胳膊被打成了贯穿伤,当地百姓用马车把他和受伤的战友拉到战地医院治疗,捡回了一条命。

  杜学发由于身体多处受伤,无法继续战斗,1948年离开部队后回家乡疗养。1960年6月,杜学发主动申请来新疆支援边疆建设。“我刚开始去的哈密,在哈密铁路桥梁厂上班,1961年被调到库车,分到库车县墩阔坦公社三大队。当时有3个小队,一个汉族队,两个维吾尔族队,是维吾尔族同胞帮我们渡过了难关。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和维吾尔族同胞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一起劳动,共同致富,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杜学发说。

  如今,杜学发除了患有胃病和听力障碍外,身上多处枪伤留下的疼痛一直伴随着他。每当看到电视上播放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时,老人总是会情不自禁地给儿孙们讲起抗战时的峥嵘岁月。(此文原标题为“杜学发:我们军长是叶挺”)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2日 13:39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刘昱焓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