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李万保:枪疤是战斗的勋章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曾湘东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李万保

李万保

  “烟火流云亦纷飞,飞枪壕站壮士危,我心勿为黄尘染,魂留太行至此回。”电视剧《太行山上》正在央视播放,该片记录了八路军129师依托太行开展抗日游击战的历史故事。湖南省测试院离休干部李万保每晚必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此剧,他正是八路军129师警卫连老战士。

《太行山上》的回忆

  8月13日,绵绵细雨的早晨,笔者如约前往地矿医院拜访抗战老兵李万保。来到病房,李老正端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精神很好,慈眉善目,举手投足之间,老兵风采依稀可见。老人已有94岁高龄,近一个世纪的岁月带给他独有的平静与安详。

  李万保生于1921年,老家在河北省获鹿县永北村。由于家庭贫穷,13岁时他就给地主放羊。1938年2月,17岁的他参军了,到八路军129师警卫连当战士,1956年8月从中国人民解放军45师133团炮兵营副营长转业。“《太行山上》拍得很好,我们那时的条件可比电视上更艰苦。”李老说起《太行山上》不禁感叹道,“电视上的八路军都穿戴整齐,我们那时衣服有补丁,鞋子有破洞。”

  “天当被子,地当炕”是李老说得最多的描述语。那时食物不足,有什么就吃什么,经常是有一顿没一顿。医疗条件也是相当差,药品缺乏,有病时只能用土方法来处理,如肠胃疾病,就吃点炒菜的油,用来润滑肠道。打摆子(疟疾的俗称)时也只能把大蒜捣碎,用汁涂抹于手腕处。由于汉奸、特务多,晚上经常要搬家,到12点就要换地方,以躲避敌人的攻袭。

  “当时武器装备也极其落后,一个班只有3、4支枪,大部分战士背的是大刀和红缨枪。”李老自豪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以少胜多的抗战故事,那是在1938年,日军有180辆军车,八路军通过埋伏仗打败了日本军队,缴获了大量的武器。

枪疤是我的勋章

  笔者发现李万保的左腿有些异常,问起他,原来是1939年的一个夜晚,八路军去偷袭日军的一个炮楼,返回时,山路被敌军把守,只好走水路。当时河水全结冰了,由于李万保已经跑出了一身的汗,突然被冰,腿部适应不了,只听一阵响,腿筋全爆了出来,李万保走不了路,可是身后的鬼子大叫“抓活的”,2个战士只好搀扶着他跑。现在李万保的小腿后面还有一大块疙瘩。战争留下的印记不只在腿上,他的左腮帮处还有一道深深的凹印,那是与敌军作战时,日军的子弹从脸上划过留下的,“还算命大,子弹再偏一点,就没命了”。

  “父亲对我们非常严格”,李万保的大儿子李进军讲道,“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父亲都要求我们节俭。”李进军正说着,笔者无意间发现他的裤腿上打了处补丁,李进军是珠宝店老板,足可见父亲对他们教育的严格。李万保的小儿子曾任派出所所长、交警队副支队长,父亲常常给他敲警钟,他也践行父亲的教诲,清白做官。(此文原标题为“李万保:太行山上的老兵”)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1日 11:31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刘昱焓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