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大众创业】资本遇冷 创业不能等风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主办、新华网承办的“网界青年成长计划”12月9日正式启动。在该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青咖说”上,3W咖啡创始人、拉勾网创始人、董事长许单单作为首期演讲嘉宾,发表了题为“创业的风口去哪儿了”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3W咖啡创始人、拉勾网创始人、董事长许单单在“青咖说”发表演讲。摄影/郭小天

  今年中国掀起了万众创业的高潮,各个行业都在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年李克强总理曾来到我们的3W咖啡,10月份时,拉勾网又得到了总理接见,可以说我们算是中国创业企业中的一个典型。

  我希望能够通过“青咖说”这样一个渠道能够给中国更多创业者带来一些启发,下面讲一些我自己对创业的思考。

  在实战与碰撞中触发灵感

  这一年来,我们一直在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最近有一个新的声音开始出现,据说资本开始遇冷了,很多投资人、很多行业组织和创业者都被这个提法吓到了。这个事情我深有感触,因为在创业之前,2008年我在证券公司做股票分析师,然后到华夏基金做股票分析师,后来到美国硅谷也有做股票分析师。比起绝大多数互联网创业者而言,我在金融方面的理解可能会更加深入。现在资本有没有真的遇冷?我认为是真的遇冷了。去年和前年看就很热,基本上每天都会出来很多融资消息,说这个公司怎么融资了几百万美金,那个公司融资了一千万美金,每天都被各种融资信息充斥,感觉钱整天往下砸,但是现在好几天才能看到一个几百万的融资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业公司融资有点遇冷。

  但是为什么现在遇冷了?其实资本永远都是逐利的。为什么前两年热?因为前两年赚钱的机会多,钱都跑来了。但是钱也分聪明的钱和笨的钱,这么多投资人,30%的投资人是聪明的,70%的投资不是很聪明,看起来是募集很多钱去投资,但是他们也不太理解,都是跟风。前两年各个行业都有很多机会,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更多机会来自于哪些行业?过去这两三年最牛的创业公司是哪些?滴滴打车可以算是最牛的公司,包括今日头条、美团网、大众点评等等。这些公司都有一个特点,主要使用终端都是手机。其实无论是O2O还是互联网金融,80%牛的公司都是采用手机作为使用终端的。以手机作为终端的公司往往会打败以电脑作为终端的公司。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我们使用信息或者使用服务的通道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机会,再产生新的公司,资本才来。但是今天,上门美容、上门洗车、上门修车等等基本上都有人做了,剩下的都是小了,小的又难以融资成立新的公司。前两年因为有比较多大的机会,所以会有资本过来,客观地说,现在大的平台性的机会已经过去了,今天要想再做一个滴滴打车或者大众点评已经不可能了,甚至想做一个“大姨吗”也不可能了。

  到今天,大的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都是超过十年,腾讯已经15年了。那一批公司现在还是占据着市场的主流,但是大的机会所剩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小机会了。那回过头来看,如果只剩小机会了那还创什么业?我对滴滴打车比较熟悉,其实他们起初也不知道能做到现在的规模,所以一开始冲着大机会做不可能的。总体而言,大机会过去了,资金自然就冷了。这个冷是打一个引号的,真的冷了吗?没有。我们3W前一段时间还拿到一笔融资。这个时候,那些自身能力比较强的公司,经过这一轮泡沫还是比较好的公司还是可以拿到资金。以前是泡沫,现在变得正常了而已。所以所谓遇冷只是正常了。

  互联网思维已成年轻创业者“标配”

  再往后走怎么看?资本是跟着机会走的,既然上一波机会80%都是来自于手机使用信息,那资本一定会跟着下一波的机会走。作为创业者,要关注的就是下一步投资者往哪儿投。现在机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这个时候我才更理解国家所讲的大众创业是什么。当今年年初国家提出大众创业的时候,我是不太看好的,因为互联网公司都在北上广深,让成都或者青岛的公司去做,很难做出一个上市公司。我之前一直觉得,要做成滴滴打车、拉勾网或者今日头条不能跑到北上广深之外的二线城市,因为城市缺乏创业的大环境,就算创业者再厉害也做不出来。但是今天我的想法变了,当大机会过去之后,剩下的就是小机会,小机会是什么呢?比如说在青岛的某一个小区开一个小的便利店或者水果摊,原来只卖给路过他的店的人,现在可以利用互联网,加了微信就送你橙子或者枣,这样当你需要水果时,我就可以给你送过去。能做到这一点的还是聪明的小水果摊贩。

  很多传统行业,比如说理发店、饺子店或者物流等等,下一步会出来非常多的年轻人。90后已经25岁了,其实这些年轻人对互联网是不需要什么思维或者什么概念的,他的思维就是互联网思维,他认为互联网就是自然的东西。当他去做一个新业务,比如说开一个服装店或者水果店或者做一个小外贸公司,甚至做一个会计的代记帐公司,天然的都会把微信、微博等都用在上头,不存在说用一个互联网思维怎么样或者传统行业转型怎么样,对于他来说就不是传统思维,哪怕我开的是水果店的,也是开的是互联网水果店。所以,我才真正理解大众创业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大众创业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创一个公司上创业板或者纳斯达克,这是不可能的,这不符合经济规律,但是中国经济不是靠几个上市公司撑起来的,而是靠无数的中小公司撑起来的。

  三年前我在中关村做一个美发师点评网,公司最后倒闭了,我还亏了一百万。我做那个公司的时候,我找中关村所有的理发店去谈,中关村步行街有一个小房子叫MG造型,他们的位置很糟糕,在一个楼的顶上,它们的顾客98%是来自于互联网,微博占一大半,微信占一小半。现在他们已经开了9家店。我亲眼看着这样一个最传统的行业,他们用三年的时间,他们坚守着,他们的顾客98%来自于网络,他们成为中关村理发点生意最好的理发店。所谓万众创业,这可能就是万众创业。

  创业和互联网思维将刺激中国经济的末梢

  再往后看三年,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各种创业的都是这些年轻人,他开一个水果摊或者理发店就打败了比他们年龄大十几岁的人开的水果摊或者理发店,这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为它促进到了经济的小细胞,小到水果店、理发店,大到开个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等等。这种创业的风潮和互联网思维的风潮两个结合起来会触碰到中国经济的末梢,那可能两三年后,中国的经济效率、经济活力都不一样了。这是我最近一段时间才感悟到的,之前我不是这么想的,之前我想中关村互联网的人最厉害,传统老板不行,其实不是这样的。

  但是再回过头来看,纵然有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的工具,你可以用互联网思维开个水果摊或者理发店,但是商业还是商业,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而已。纯互联网的公司已经是过去式了,今天要做一个腾讯是不可能的,下一步互联网会和传统结合。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就像今天所有的大公司IT部门都要用电脑一样。商业还是商业,创业还是创业,每一个人创业,哪怕是在五年前或者十年前,他们做商业的逻辑对于五年后、十年后做商业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许单单创业方法论:节奏感很重要

  在我们做3W或者拉勾网这四五年,我自己总结了一个方法论,我觉得创业要讲节奏。在最开始,我刚做3W时是没有概念的,觉得要做一个咖啡馆,那我就想需要找场地,需要去谈房租,需要招人,就是这样来做的。每一步遇到困难都会觉得怎么会这样,解决一个困难又出来另一个困难。你会发现,每天都在应对以前没有想到的东西。那时候做创业就是一团糟,往前冲,脑子里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这五年过来,慢慢的就会有一个框架。我自己理解,创业大概有五个步骤:

  第一,瞎子走路——不断摸索探方向。3W最开始是做什么的呢?——只是为了一个有投影仪、话筒、音响、桌子可以移动、可以举办沙龙的咖啡馆。当3W咖啡遇到困境做不动的时候,我们才想到可以做其他事情。3W咖啡虽小,但是他是一个典型的创业公司的历程,是一个不断摸索方向的过程。

  第二,傻子打架——只攻不守打的快。在创业过程中,尤其在B轮之前都不应该打对手。要全心关注你的用户和市场份额,不断完善产品,只求一件事情,自己跑得快。因为你自己还如此之小,这个市场今天并不属于你,说不定你在阻击对手的时候,第三方就出来了。

  第三,孕妇难产——痛苦做抉择。每一个成功在他的最初都做了勇敢的决定。拉勾网面世之前,有很多言论说,凡是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公司必然死掉,但是拉勾网在创立之初坚定只做PC端,不做app,这是我们的选择。考验一个创业公司CEO的能力,90%就考虑在他是否“舍得下手做减法”。

  第四,驴友口渴——求快不求多。要大额融资,是创业者天然的心理,很多创业者都在这个地方被卡住了。创业者不知道,你融资金额大,同样投资者也会有很多的条款限制你,你会花很多的精力说服他。只求快,不求大,这是融资的核心逻辑。

  第五,张三丰打拳——太极平衡。天使轮或者A轮以上的公司,CEO每天面临的事情就是权衡、资源分配。小公司是取舍,只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稍大一些公司很多事情都要做,平衡就变成了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逻辑。

  谢谢大家。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1日 21:17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