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观点】“熔断”能断得了烦恼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日,股市“熔断”成为舆论热点,熔断机制一时间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香饽饽”。

  熔断机制(CircuitBreaker),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具体来说是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2015年12月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熔断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采用5%和7%两档阈值。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听见这个名词是不是觉得很高大上?有些人会不会有种一头雾水的感觉?其实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家里电闸上的保险丝,当电压不稳超过一定的阈限值时,保险丝自动“熔断”,这样危险的电流、电压就不会伤害家里的其他电器了。从这个角度看,熔断机制似乎非常有用,可以一劳永逸了。而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有人戏称,美国从1988年实行熔断机制至今,只有1997年实行了一次熔断机制,而我们在实行熔断机制后,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对熔断机制的“完美测试”。

  有学者指出:半年多时间不断出现的股市“奇观”,大多与相关政策或机制有关,让人不明白的是,管理者为何不在新政策或新机制出台、运行前,评估其潜在的影响或者风险?

  问题来了,“熔断”能断得了烦恼吗?

  问题的答案显然是不能,就像家里的电闸如果总是“跳电”,非但对电器会造成伤害,同时也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当这种现象频繁出现时,我们不能指望“熔断”解决一切问题,而应该反思家里的线路设置是否有问题?家里的电器是否超出了用电最大负荷?从源头上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躲不开的。

  就像有位专家说的:任何政策都有可见功能和潜在功能两个方面;传统“公共政策学”习惯研究政策运行后产生的风险,多是讲事后控制或事后评估--若能在政策出台前尤其是运行前就研究运行的安全边界(预期),把控制机制适度前置,或许能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按照专家的意思,“熔断”机制实行后如此“敏感”,是对我们的警示,我们不能老想着做“事后诸葛亮”,要未雨绸缪,提前预防。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熔断”思维和“熔断”做法比比皆是,很多时候我们习惯“出事后”去补救、去追责、去“切割”,却很少看到施行前和过程中的责任认定。这可能和我们长期习惯的“只要结果”的做法有关。

  股市“熔断”不可怕,可怕的是“熔断”之后我们只知道嘲笑“熔断”,而没有人愿意去思考或者提供更有建设性的意见。更可怕的是即使知道“熔断”“是药三分毒”,居然不注意平时的“身体健康”而以“吃药”为乐。

  就像任何政策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一样,“熔断”也不能了断所有的烦恼,股市俨然已经成为了一面镜子,它直接映照出管理者的智慧和责任心。

  别让“熔断”“断”了股民对股市的信心,更别让“熔断”“断”了管理者为人民服务的全心全意。因为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找到原因并解决之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岂能一“断”了之?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6日 14:40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