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涨姿势】这些打开夏至民俗的正确方式 你知道了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确立最早的节气之一,在传统文化习俗里,一般在夏至会进行很多祭祀活动。小编整理了古人度夏的习俗和养生小妙招,一起来看看吧。

  祭神祭天

  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以祈求消灾年丰,用歌舞礼乐的方式,祈祝国泰民安。

  每逢这天,各地农民忙着“祭天”,即祭祀神灵,以祈求风调雨顺。这祭天也南北有别,南方人多求晴,防止涝灾;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时至今日,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夏至日祭天的习俗。

  但是,农民并不希望这天有雷雨。民谚称:“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这对于靠天吃饭的农家人来说,无论是干旱还是伏热,都是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的。

  百官放假三天

  在宋代,从夏至这天开始,朝中百官还要放假三天。端午放假之后只能等中秋的小编表示,夏至放假是什么鬼。互赠粉脂囊辽代时,妇女则互赠粉脂囊,用来除去身上的汗渍味。随着端午节的出现,这一‘夏至’的习俗被挪到端午。

  忌剃头理发

  清朝时,剃头理发是夏至日中的一项习俗禁忌。据《清嘉录》记载,“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简单的说就是,在夏至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要按时起居,不准口出诳语骂人,当然也不要剃头理发。

  吃面馄饨 喝麦粥

  中国有句俗语叫“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面,而面条都要过凉水,俗称“凉水面”,用来消夏避伏。而在北京地区,则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还有民谚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麦粥不仅是清香宜人、健脾养胃、老少咸宜的美味,能有效缓解人们“苦夏”时的食欲不振,同时还可祛湿利尿,是夏至节不可多得的美味。无锡人在夏至这天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其混沌和合之意。

  小贴士

  夏至为五月中。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接近极地处是白夜,一年中最有诗意的一天。

  夏至三侯

  鹿角解: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蜩始鸣:雄性的蝉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起居养生

  宜晚睡早起 不宜夜晚露宿

  运动宜在清晨或傍晚

  饮食宜食苦酸咸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2日 14:49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