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解读】对话胜于对抗——看东亚经贸部长们怎么说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宁谧的阴影

  8月的老挝正值雨季,气候未有想象中炎热。自东昌酒店望去,凉爽的亚热带季风自湄公河上扑面而来,河水滚滚东去,“月亮之城”万象尽收眼底。这里有一种世外的宁谧,沿路随处可见佛寺,少有高层建筑,平层住宅的法式檐顶隐约传递着历史的气息。湄公河贯穿整座城市,宽阔河道的对岸就是泰国。

  本次东亚合作经贸部长系列会议在老挝的东昌酒店内举行。当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急雨刚刚停驻,灿烂千阳映得湄公河上闪闪发亮。

  关于本次东亚合作经贸部长系列会议

  本次系列会议包括多场多双边会议活动。其中中国将出席第15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10+1)、第19次东盟—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10+3)、第4次东亚峰会国家经贸部长(EAS)会议,以及区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第4次部长级会议。来自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俄罗斯、美国的经贸部长们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短短的两天时间之中,共同商讨东亚经贸合作发展的未来。

  作为“压舱石”和“推进器”,本次系列会议达成的经贸成果还将成为9月份领导人峰会的重要成果内容,这让每一位风尘仆仆抵达酒店的经贸部长脸上多了一丝凝重气息。

  当然,这一丝凝重还有更多的内涵。东亚地区作为世界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也如同整个世界局势的发展一样,正步入一段跌宕起伏的多事之秋。

  从南海仲裁案到美韩部署“萨德”,紧张感在区域内迅速蔓延,一抹乌云正笼罩着蒸蒸日上的东亚骄阳。“亚太再平衡”让区域内所有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陡然失去了继续前行的平衡感。

  再加上英国脱欧、美国大选乱象等外围不确定因素增加,东亚乃至世界呈现黑云压城之势,大家都在揣测世界的走向,东亚的走向,乃至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的命运走向。这种彷徨也同样弥漫在本次经贸部长系列会议中,每一位出席会议的经贸部长们都倍感压力。嗅觉灵敏的全球媒体已提前订满了酒店的每一个房间,早早把聚光灯对准了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上海的阳光

  让与会部长们略感欣慰的是,在刚刚于7月初结束的上海G20贸易部长会议上,密布的乌云间隙透露出一缕阳光。G20贸易部长会议出人意料的延时超过1个小时,一度让场外焦急等候的记者们普遍悲观,但最终场内爆发出热烈掌声让一切释然。

  大会主席、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翩然出现在会议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向中外记者宣布了新鲜出炉的“5个第一次”重要经贸成果,即第一次发布全球贸易景气指数,第一次机制化G20贸易部长会议,第一次发表会议共同声明,第一次就全球投资问题达成指导原则,第一次就全球贸易增长问题达成战略性文件。

  “在时下寰球剑拔弩张的政治环境和风声鹤唳的经济环境中,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最终却是让所有人喜出望外的童话式结局。”

  无论是书写历史的首份G20贸易部长会议共同声明,还是横空出世的史上首个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又或是一飞冲天突破甚嚣尘上贸易壁垒的全球贸易增长战略,都得到了国土面积占全球60%、人口占全球2/3、贸易额占全球80%、GDP占全球85%的G20成员的一致认同。这无疑给焦虑的全球政治领袖和经济领袖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拨开地区冲突、恐怖主义、难民问题、经济危机的重重迷雾,人们总算发现了在滚滚乱流中两块可以栖身的磐石:

  一个是全球化。G20成员的共同选择说明了无论是英国脱欧还是正日渐高筑的贸易壁垒,都只是一时一事的暂时波折,全球化依然是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主旋律。

  另一个是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引领作用不可阻挡。911后的历史走向将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文明的冲突”从预言变为现实,西方普世价值的又一次“十字军东征”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繁荣与和平,反倒是中国“和而不同”的传统儒家思想在新的“战国时代”破茧重生,成为中国“远交近融”大国外交的精髓所在,也成为当下唯一有可能解开世界文明冲突纷乱困局的可行之道。

  向历史提问

  显然,上海阳光也照在了湄公河上。7月24—26日,在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议上,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外交部长们共同发表了关于“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联合声明”,为紧绷的区域局势成功降温,也为即将召开的经贸部长系列会议做了最理想的政治铺垫。

  但这还远不能让在8月3日夜幕下络绎抵达万象的经贸部长们彻底释怀。能否延续外长会议对话合作基调,能否为不到一个月就将召开的领导人会议准备足够份量的经贸成果,本次经贸部长系列会议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经贸范畴。“

  会议是一种博弈,也是一番思索。相信无论远近,出席本次会议的经贸部长们在航程中都注定无眠。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不但要字斟句酌对每一项提议每一个文本进行利益衡量,还要小心翼翼地仔细思量握在他们手中的东亚未来。

  而中国人很快给出了答案。在系列会议首先开场的第19次东盟—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10+3)上,中方率先提出了以合作为主线的五点倡议。

  哪怕是对于深陷“萨德”困局的韩国和关系紧张的日本,中方仍抛出愿与日、韩共同努力,早日达成一份全面、高水平和惠及三国人民的中日韩自贸协定的橄榄枝。

  中方的高姿态得到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部长周亨焕的积极回应。他高度肯定上海G20贸易部长会议达成的重要成果,并在会议中明确表示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开展跨境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项目合作恰逢其时,韩方全力支持中方倡议。

  中方显然有备而来。事实上,把时间倒回到东亚合作经贸部长会议召开前三天的8月1日。高虎城已率领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出现在了柬埔寨首都金边,会见了柬埔寨首相洪森和柬埔寨国务兼公共工程和运输大臣孙占托等政府高官,主动向外界释放出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为会议对话合作基调确立做好了铺垫。

  根据中方统计,2015年,中柬双边贸易额44.3亿美元,增长18%,其中,柬埔寨向中国出口6.7美元,增长38.1%。根据中方统计,2015年,中国对柬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9亿美元,累计直接投资约36.1亿美元;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4.2亿美元,增长0.5%,完成营业额12.1亿美元,累计合同额121.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6.6亿美元。

  中方主动引领东亚合作的信心来自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自信,更来自于对于东亚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准确判断。地缘政治不能脱离盘根错节的地区历史文化而独活。与有200余年历史的美国不同,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更好的历史通视感。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东盟国家期间,向东盟领导人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并马上得到东盟国家积极响应,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壮丽画卷。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这一倡议既包含“我住此江头,君住此江尾”的睦邻友谊和历史情怀,更重要的是清晰指明了“共饮此江水”这一地区命运共同体在当下世界格局中的现实处境和发展方向。

  合则强,孤则弱,分则乱,争则亡。这段曾被习近平主席引用,出于中国古籍《管子》的短句,不仅在中国历史和东亚文明史上被反复证明,也为东亚领袖抽丝剥茧化解当今世界政治迷局提供了最有价值的中国智慧。

  得道者多助

  “东盟”

  ↑东盟成员国。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在1991年是79.6亿美元,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721.6亿美元,年均增长18.5%,目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是我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在10+3会议取得开门红后,8月4日召开的第15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10+1)将本次系列会议推向高潮。

  中方在会议上明确表示↓↓↓

  中方始终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

  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

  支持东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方还进一步提出了深化双边经贸合作的五点建议,为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李克强总理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就“2+7合作框架”达成的重要共识勾画出了行动路线图。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还讨论通过了《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为世界范围内的产能合作提供了良好示范,也为9月份领导人会议提交了含金量很高的经贸成果。除了会场内的高歌猛进,会场外也掌声不断。中方利用会议间隙频密与东盟各国经贸部长们进行双边会谈。

  “老挝”

  8月4日,高虎城先后会见了老挝总理通伦和老挝工贸部长、老中合作委员会主席开玛妮,并与开玛妮部长共同签署了三项经济技术合作文件。

  作为本次系列会议的大会主席,这位风采照人的女部长对会议顺畅举行居功至伟。她流利的汉语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八卦一番才惊奇地发现她在北京成长、毕业于史家小学的经历。

  “马来西亚”

  姓名:穆斯塔法

  职位:马来西亚贸工部长

  马来西亚贸工部长穆斯塔法不但在与高虎城会谈时高度肯定中方五点倡议,还迅速把与高虎城的合影萌照发在FACEBOOK上。他在会议上公开表示,根据他多年从事经济学研究的经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第一。

  “菲律宾”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中方与菲律宾贸工部长洛佩兹的会谈。走出会见室的高虎城略显疲惫,又难掩兴奋。他告诉团团围拢的媒体记者,南海问题现实存在,但并非双方关系的全部。

  中菲双方有能力、也有智慧通过协商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中方注意到新一届菲律宾政府多次表示,愿意通过双边渠道进行对话,改善中菲关系,为中菲各领域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正是在此基础上,他同洛佩兹部长进行了深入交谈,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加强中菲经贸合作,早日重启政府间经贸磋商机制,共同推动双边经贸关系重回正常发展轨道。

  会场外的频繁握手又点燃了会场内的热情。在随后召开的第4次东亚峰会国家经贸部长(EAS)会议上,中方强调,虽然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去全球化”的声音有所抬头,但全球化仍是这个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中方坚定支持全球化进程和多边贸易体制发挥主渠道作用,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主张各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携手应对挑战。中方言必信,行必果。

  古老的智慧

  在最后进行的区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第4次部长级会议中,一度被外界视为RCEP最大对手的TPP已然无人问津。

  这不禁让人回忆起年初高虎城在出席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时,面对记者关于RCEP和TPP对冲关系的尖锐问题,他表现得格外淡定。

  他说,TPP和RCEP都是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的路径选项。中国对任何持开放、包容、透明的地区自贸协定安排都是开放的。我们不认为TPP针对中国,也不认为TPP与RCEP对立,两者恰恰是相行不悖的。无论是先见之明也好,雍容大度也罢,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那场发布会上关于RCEP的陈述↓↓↓

  “自贸协定能够成为通行准则,首先必须适合于成员国的发展水平,最终决定于市场。”

  关于RCEP

  RCEP成员国人口占全球48%,GDP占31%,对外贸易占28%,包括印度和中国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参加谈判国家有的人均GDP不到1千美元,有的超过5万美元。RCEP是差异性最大的区域性自贸协定,这也正是它的潜力所在。作为一个囊括不同发展阶段、文化背景和人口规模国家的自贸协定,RCEP如果达成协议,将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事件。

  当不到一年前TPP以号称史上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协定横空出世时,没有人会认真体味高虎城的这一番话。而出席本次会议的经贸部长们,终于能够冷静坐下来重新评估RCEP的重要性,特别是它背后“和而不同”的中国哲学。与近年来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自贸协定谈判举步为艰形成巨大反差,中国对于推进自己的自贸区战略却似乎成竹在胸。

  先是在2014年APEC北京峰会上引领各方批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

  之后又在2015年先后与世界第14大经济体韩国和世界第12大经济体澳大利亚签署并实施了自贸协定。

  不同于总是看不懂中国的西方政治家,熟知中国历史的东盟国家领导者们非常了解其中究竟。

  早在1400年前,中华民族就以最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开创了彪炳史册的“开元盛世”。如果说西方科学民主是20世纪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动机,那么在21世纪前途叵测的纷纭乱世中,从伊拉克、利比亚到乌克兰、叙利亚,西方逻辑与政策四处碰壁,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并看懂了“求同存异”的中华民族古老东方智慧,并共同看好“一带一路”这一浸润着中国历史经验和传统哲学的伟大倡议成为引领时代的崭新动力。

  当中方在10+6会议上提出推进RCEP谈判的四点倡议,与会经贸部长们很快就尽早达成一个“现代、全面、高质、互利”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了共识。RCEP仅只是东亚合作的一个剖面,东亚合作经贸部长系列会议的圆满落幕让全世界对这一个金秋九月充满期待。

  即将召开的G20杭州峰会和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或许将成为这个世纪东亚乃至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其中中国印迹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艘锈迹斑斑的沉舟无法阻挡友谊的小船在这片连接亚洲国家的和平、友好、合作之海上扬帆启航,世界经济发展的短暂波折也无法阻碍全世界人民追求合作共赢的勃勃生机。

  正如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过的辛弃疾那句古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来源:商务微新闻)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2日 14:29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编辑:李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