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解读】中纪委“学思践悟”发文——历史文化决定道路选择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本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金牌栏目”——“学思践悟”推出新系列:学习领会“七一”讲话,坚定文化自信,首篇发布《历史文化决定道路选择》。

  说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大家并不陌生,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言犹在耳,说到“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很多人也都能朗朗上口。

  “学思践悟”栏目,一向发表与纪委工作相关的重要论述,为何专门拿出一个系列来讲“文化自信”?学习好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再读一读“学思践悟”的文章,不难领会其中的深意。

  文化自信是总源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曾多次提到“文化自信”——

  20142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20143月,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团审议时,习近平讲到,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201410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41220日,习近平和澳门大学学生座谈时谈到,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

  20165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

  汉语“文化一词,是人文化成的缩写,出自《易经》卦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的涵义,就是以人文活动的总结点化人的生活以及与人有关的天下外物。

  现代社会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凝结在物质之中,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但又超脱于物质之外,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包括那些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

  因此,就如习总书记一次次不断的总结,这“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文化自信是总源头,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什么文化决定走什么道路

  “学思践悟”文章旗帜鲜明的指出,历史文化决定道路选择,中华民族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决定着中国特色的道路选择。

  王岐山书记曾在中央纪委全会以及其他多个不同场合谈到了历史文化。

  比如,20141025日,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上指出,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文化营养。

  王岐山在20153月两会期间参加山西代表团审议时讲到,看待腐败问题要有历史、哲学和文化的思考。

  201511月,王岐山在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谈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决定13亿人民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昨天、今天和明天,历史、现实和未来,一脉相承。“中国特色”,说到底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底色。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承了5000年的辉煌文明,正因为我们有一条属于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道路。

  其实,翻开中学生的政治、历史课本,“国史国情”跃然其中,文化的根蕴于历史之中,读懂了这些“国史国情”,自然就能理解从1840年以来追寻民族复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扛起了先锋大旗,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归根结底,这是历史文化的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

  “学思践悟”以特有的犀利风格这样写道——

  文化差异性构成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更美好。忽视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想把全世界的文化变成单一文化,只能是无视历史的痴人说梦。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中国的未来绝不是西化,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在于发展阶段的差异,根本在于文化DNA的不同。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都必然是“中国特色”。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

  自信,不是自大,也不是自卑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信我们所传承的中华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相信她给予我们的智慧与力量,坚信我们能走出一条胜利的“中国特色”之路。

  这种自信,不是闭关自守,而是对客观世界的多重认识、尊重与包容,在坚守自己特色的同时,科学借鉴他人长处,从而使自身得到发展和进步。

  自信,就不能是怯懦恐惧,尽管在近代史上,中国遭受了百年屈辱,但中国人民还是站起来了,尽管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遇到了困难,但中国人民还是富起来了。

  事实说明,对于一个人来说,不自信就无法自立,不相信自己又怎么能获得成功?对于一个民族也是一样,不自信就无法自强,只有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对自己的道路自信,才能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实现梦想。

  自信,是建立在自知基础上的自信。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斤两,他的自信往往是盲目的,对于文化,如果不知道她内在的精髓与核心,就形成不了深沉、持久的自信。

  作为一个中国人,摸摸自己的胸脯,当我们远离了课本与考试,“国史国情”是不是都还给了老师?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家国情怀”,核心地位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及修齐治平、崇德重礼等等,是不是还能如数家珍,并且身体力行呢?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民惟邦本”,“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清慎勤”,这些传统文化的珍贵积淀,是否时刻萦绕在心,在履职用权时体现出来了呢?

  当我们真正了解了我们自己文化,在历史寻到了文化的根脉,唤醒了记忆,汲取了智慧和力量,也就能坚定自信的寻找到正确的方向,坚定自信的走出自强自立之路。

  坚定文化自信是“不想腐”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这个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就是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领导干部“不想腐”。

  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从“强力治标”到“标本兼治”、从外在约束到内在自觉的过程。

  徒法不足以自行。治理国家不可能只靠法律,管党治党也不能仅仅依靠党纪党规。法律法规再健全、再完备,最终还是要靠人来执行。好的制度,约束“坏人”不能作恶,而好的教化,可以让“坏人”最终变“好人”。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寻求营养,借鉴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礼法相依、正心修身等历史经验和思想,他律与自律相结合,让道德与文化发挥作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根本上找寻解决办法。

  从三年多来中央纪委的工作部署来看,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不断传递的信息来看,从十八大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狠抓“四风”,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再到如今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先是党员干部个人的作风、党风政风,再是传承优良家风,社风民风,最终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自信。纠偏、扶正、固本,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一点一滴在汇聚在延伸在升华,体现着修齐治平的思想,体现着决策者的良苦用心。

  文化是土壤,埋下希望,收获未来,厚植高贵的种子,必将盛开灿烂的清廉之花。(来源:学思践悟)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9日 14:12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 编辑:田雨棣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