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刘桂珍:“小女人”撑起山村一片天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两学一做·榜样

两学一做·榜样

  刘桂珍,山西省代县峪口乡段家湾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39年前,因群众看病不方便,她放弃考大学的机会,当了乡村医生;1988年,村小学唯一的老师调走后,她又挑起了代课教师的担子;1996年,71岁的老支书干不动了,她出任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村两委换届,她连村委会主任也一起干了。多年来,她将4副担子一肩挑,在默默坚守中追求和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女人一生能挑起多重的担子?身高1米53、体重仅80余斤的刘桂珍,看上去很瘦弱。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女人”,将乡村医生、代课教师、村支书、村主任四个担子一肩挑起,一干几十年。

  父亲一句话 女高中生成了乡村医生

  山西省代县段家湾村又小又偏,没人愿来当村医,乡亲们生活不富裕,靠天吃饭,有病都是扛着,实在抗不过就抓两副中药或者买点西药,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踏进医院的门。能有个自己的村医,是村民们一直以来的盼望。1978年高考前,学习一向很好的刘桂珍正在备考。偏偏这时,县里要开乡村医生培训班的消息也传到了段家湾,思来想去,老支书刘白小把目标盯在了女儿刘桂珍身上,“村里就你一个高中生,你不干谁干”。

在山西省代县两家店村,刘桂珍在一位村民家中为他测量血压。

在山西省代县两家店村,刘桂珍在一位村民家中为他测量血压。

  带着父亲和全村人的期许,刘桂珍留在村里,从最基本的医学知识学起,两次进修学习,掌握了给人看病的本领。在以后数十年的行医过程中,她潜心钻研医理、临床医案,使医技有了很大提高。她还自学了针灸,免费给乡亲们扎针看病,卖药一律按进价,有时候还经常送药给大家。有的村民家境困难,刘桂珍又帮他们把新农合的费用交了。“有的老人非要给我钱,看他们颤颤巍巍的从口袋里摸出一个手绢,一层层的打开,里面就几十块钱。看的我心疼,虽然我也不富,但比乡亲们强点,再怎么说一个月也有400块钱的补助,够了。”

  这些年来,刘桂珍贴人力贴药品贴护理,力所能及的帮着村民。“村里人少,常住也就20来人,我收入微薄,总比老百姓多。村支书一个月能发300元,代课教师一个月600元,我得到的够多了。”

  山里娃没人教 她毅然执起教鞭

  1988年,段家湾小学唯一一名老师走了,也没有新老师愿意来。15个小学生眼看就要成“文盲”,家长们心急如焚。村里找到刘桂珍,“你就暂时给学生代代课,等分配来新的老师,你就不用代课了。”谁知道这一代课,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快20年了也没等来正式老师。

刘桂珍和山西省代县王家会小学的6个学生合影

刘桂珍和山西省代县王家会小学的6个学生合影

  2006年,因为学生太少,村小合并到邻村王家会。王家会小学如今只有6名学生,村里好多学生都转去城里了,五年级的丁秀娟还是不想走:“我舍不得老师,老师哪儿都好。生病了去家里看我,给拿药,还陪我们打沙包、跳绳、打羽毛球玩。”刘桂珍心软,听着就流泪。

  有人问,一辈子都在大山里付出辛劳,值得吗?刘桂珍说:“我觉着值。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当了村干部 再苦再难也要守好村庄这个‘阵地’”

  1996年,段家湾村党支部换届,其他人不是外出打工,就是不识字。村民们又都想到刘桂珍。轮番劝说之下,刘桂珍当上了村支书。2003年又兼任了村主任。

  都说农村的事难办,一根针难倒一个汉。但在刘桂珍看来,找对了方法也没有多难。这个方法就是“没私心”。

  2010年起,刘桂珍带领村民种植油松苗,很多村民因此脱贫。这两年市场不好,油松苗不好卖。村里一有人来看树苗,刘桂珍总是让其他村民先卖。村里的新农合收费也是刘桂珍负责,除了劝说村民们按时缴费,刘桂珍还会为在外打工和实在不愿交的人先垫上,有时垫着垫着就成了“糊涂账”。她总说“现在不给他们交上,等病了就晚了”。

  但刘桂珍这个好人讲起原则来又不一样。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时候,不少在城里有楼房、有车、有商铺的村民想让这个好人松松手,但是都遭到回绝:“有房有车还算啥贫困户?”

刘桂珍在填写贫困户无劳动能力人员信息登记表

刘桂珍在填写贫困户无劳动能力人员信息登记表

  段家湾是个地质灾害村,2012年,村里启动第二次搬迁。好搬的早都搬出去了,剩下的都不愿意搬。“我知道大家都在看我,只要我一搬,一些村民也会跟着搬。”刘桂珍一咬牙,拿出省吃俭用的8万元,又借了4万元,第一个购买了一套县移民小区楼房。果然,其他13户村民跟着她一块搬了过去。

  如今,刘桂珍的这套搬迁房已经装修好5年,但一直空着。她依旧住在旧村乱石砌成、泥巴糊墙的老房子里。

  “新房子为什么不住?”“病人叫我,我就走不了。到了县城,我也还得回来。”刘桂珍说。

  刘桂珍家破旧的相册里,珍藏着一些陈年旧照。在一张张略发黄发旧的照片里,有刘桂珍与她外地工作的兄弟姐妹的照片。老刘家六个子女,除了刘桂珍,其余都在外地或县城工作、生活,唯有当时最清秀最聪明的刘桂珍,留在了段家湾,一留就是30多年。

  刘桂珍说:“我没当过兵,但觉得作为村干部,也应该有‘阵地意识’,这个阵地就是我们的村庄,既然上了阵地,再苦再难也要守好它。”

  延伸阅读

  【新闻联播】刘桂珍:被需要就是我的幸福

  【新华社】一肩四担数十载——山西一位基层共产党员的执着坚守

  【人民日报】山西代县段家湾村刘桂珍:她的好 百姓看得真

  【光明日报】心中只装百姓事——记山西省代县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桂珍

  【经济日报】“一肩四担”为乡亲——记山西省代县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刘桂珍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3日 06:27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