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盘点共和国那些让人无比自豪的瞬间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张衡一号”卫星(资料图)

  2018年2月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2017年5月5日下午,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成功首飞,这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中华民族半个世纪的航空梦想终于开启了新篇章。

  2017年1月18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圆满完成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后,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

  量子卫星“墨子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发射升空,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

  2015年11月16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美国公布,中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连续第六度称雄。

  历经十几年筹备,五年半施工,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并投入使用,坐落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据了解,FAST项目是我国重大科技项目,系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是人类直接观测遥远星系行星、寻找类似太阳系或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潜在智慧生命的重要设施。

  2012年6月27日,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自此,“嫦娥”开始奔月之旅。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火箭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这是中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图为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举行出征仪式,杨利伟向前来送行的人们挥手致意。

  2000年10月31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突破。

三峡大坝全景(2006年5月14日摄)

  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其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主体工程三峡大坝全长2309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1997年11月,三峡工程顺利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6月,三峡工程下闸蓄水,首批机组开始发电。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达到海拔185米设计高程,比原计划提前近10个月,标志着三峡大坝建成。2008年10月,三峡工程2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建成。三峡工程对防洪、发电和促进航运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这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大型探测系统——谱仪

  1988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这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和对撞成功,为中国粒子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975年刘家峡水电站建成发电。这是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己勘测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施工安装,自己调试管理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也是黄河干流上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航运、养殖等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

  1973年8月26日,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100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由北京大学、北京有线电厂、燃料化学工业部有关单位共同设计研制成功。图为工作人员在启动算题的资料照片。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58年,中央决定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组建专门的研究、设计机构,拨出专款,研制人造地球卫星。度过三年严重困难时期之后,中国科学院研制人造卫星的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突破和进展。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该报告计划在1970年至1971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

  1968年12月,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当时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铁路桥上南行北往的火车可以对开,公路桥上四辆大卡车可以并行。南京长江大桥把中国南方与北方的交通动脉——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连接起来,将江南与江北的公路交通连接起来,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之一。

  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获得成功。导弹飞行正常,核弹头在预定的距离精确地命中目标,实现了核爆炸。这次试验成功,使中国有了实用型导弹核武器。这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国防力量在快速地向前发展。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这一成就集中代表我国科学技术当时所能达到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图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升起的蘑菇状烟云。

  1957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举行通车典礼,从此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正桥为铁路公路两用,长1155.5米,连同两端公路引桥总长1670.4米。

  1956年7月13日,从一汽总装配线上开出了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图为全厂职工夹道欢呼。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图为由成都驶往重庆的第一列火车出站。

  成(成都)渝(重庆)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该路全长505公里,完全由中国自行设计施工,采用国产材料修建。这条铁路是清朝末年就酝酿兴建的川汉铁路的一段,拖了近半个世纪没有铺上一根钢轨,而新中国成立后仅用两年时间就建成通车。成渝铁路的建成,推动了西南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专栏:为祖国喝彩——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

专栏:为祖国喝彩——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30日 16:51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