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榜样说•说榜样② “摩托医生”贺星龙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编者按:乡村医生贺星龙的事迹能被发现,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山西省翼城县委组织部退休干部高本增。在一次完成山西永和县拍摄任务,途径大宁县时,他听说了贺星龙的故事,便按照内心的典型筛选标准,决定跟拍贺星龙。他没有设定内容应该要拍成什么样,只是贺星龙走到哪儿他扛着摄像机跟哪儿,从2013年开始跟拍贺星龙,几年的时间内,他往返几十次,在贺星龙家同吃同住达157天,靠着最简单没有修饰的镜头,一点点真实地记录看到的故事。本文为高本增2017年记录下的贺星龙的故事。

黄河岸畔“摩托医生”

——记山西省大宁县乐堂村80后村医 优秀共产党员贺星龙

  贺星龙,38岁,共产党员,一位80后村医,他2000年从卫校毕业实习后,放弃留县医院的就业机会,决意要回村当一名医生,谈了两年的女友也就此分了手,17年来,他24小时待命出诊,骑坏了7辆摩托车,方圆28个村乡亲们有了病都找他,行程40多万公里,医诊病人范围4600多人,出诊次数达165000人次,免收出诊费35万余元,背负23500余元债务,他在行医的17年里,信守承诺,回报百姓,不记名利,负债为民,关爱留守儿童,守护留守老人,关注百姓健康,他这一路走来,靠的不仅仅是当代年轻人的热情和勇气,不仅仅是一名乡村医生的医德和医技,更重要的是一名年轻共产党员的信仰和任性。被当地老百姓誉为最美乡村医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2岁那年,最疼爱他的爷爷,52岁时身患肾病,因无钱无医治疗,临终前,把他叫到跟前微弱的说“娃呀,好好念书,长大学医”,这一幕深深的刺痛了懂事的贺星龙,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有了当医生的梦想。

  从小立志 当医生

  在吕梁山南麓,在大宁、永和段,以黄河为界,河西属陕西,河东为山西,在黄河东岸上,大宁、永和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乐堂村就坐落在临汾市大宁县的西北方,这里地处河东黄土高原暖地,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瘠薄,十年九旱,当地农民以耕种谋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黄土地上,寻找着生存的路子。乐堂村在这一带算是出了名的穷村子,“有驴不买木岩村,有女不嫁乐堂村”,这句民谚,在黄河两岸不知传了多少年。

  上世纪80年代,贺星龙就出生在乐堂村,姊妹中他排老大,他的童年生活是在缺衣少食、照顾弟妹的日子里度过的,但在他的记忆中挥之不去,并影响了他一生的事情是,亲眼目睹了孕妇因无医生接生,难产死在去医院的路上,目睹多少农民因无医生医治,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夺去了生命,一个个离世的悲景。12岁那年,最疼爱他的爷爷,52岁时身患肾病,因无钱无医治疗,临终前,把他叫到跟前微弱地说“娃呀,好好念书,长大学医”,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懂事的贺星龙,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有了当医生的梦想。

  通过几年的努力,贺星龙如愿以偿,1996年,他初中毕业,考上了太原市卫校,可6800元的学费,让他望而却步,最后却选择了只要3000元学费的运城民办卫校,可就这3000元,对他家来说真是天文数字呀,母亲把家里翻腾了一遍,才凑了302元,就在他梦想将要破灭时,饱受无医痛苦的村民,你家三十,他家二十,全村人凑齐了三千元,让他上了学,在学校为节省生活费,他每顿饭只花四毛钱买两个馍,吃母亲给他带的韭菜花,喝白开水。为准备来年学费,假期他就抓蝎子、挖药材,上学时从家里带上两袋绿豆,在市场上卖了交学费,就是这样才勉强完成了三年的学业。

  毕业归来,去大宁医院实习,他因租不起房子,就每天24小时守在医院里,夜里睡在医院的长条椅子上,到了冬天和锅炉工住在锅炉房里。为了讨好锅炉工,他几乎承担了拉煤、掏炉灰的活儿,实习期间,他勤奋好学,积累临床经验,为了掌握更多的医疗知识,该他上班时他上班。不该他上班时他还上班,争着上班,争着干活,不放过一个科室。为了掌握妇科知识,能到妇科实习,每次到妇科前他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不让别人看出破绽。两年实习完,医院看他是个苗子,有留他的意向,可贺星龙却推辞了,他执意回到村里当了一名医生。而贺星龙自有他的说法:“老百姓凑钱供我上卫校学医,就是想让我到村里给他们看病,我要是留在城里,良心上对不起老百姓。”

  “病人就是亲人,电话就是病情,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宁肯多跑十趟诊清病,不可少去一趟延病情,”并把“24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放到了手机的彩铃上。

  骑上摩托 去看病

  2000年春,贺星龙满怀信心回到了村里,可理想和现实往往隔着一道鸿沟,要行医看病,可他却连最起码的乡村医生资格证、听诊器、血压计都没有,怎么行医?家里因孩子上学欠的债还在不断地上涨,家里的现状,只能维持全家人的生存,更谈不上办诊所,贺星龙一度茫然。了解儿子秉性的父亲,把他住的窑洞腾出来,作为诊所,自己住在危窑里,并且狠心把家里仅有的两只母羊也卖了,加上家里卖玉米的400多块钱,一共凑齐了960块钱,才够买回来几件必用的医疗器械。

  诊所办起来了,一连几个月都没有人来找他看病,人们在质疑他这个20岁的毛头小子的水平和能力。无奈之下,他通过同学,向其经商的父亲借了2000元,购买回需用药品,准备登门为病人看病。你不找我,我就找你,随后贺星龙听说哪家人有病了,就主动上门给人家看病,可村民还是婉言谢绝了,这一招不行,贺星龙又施出一招,让我看病,药不要钱,可越是这样越没有人信他。无奈之下,他就先给家人看,给亲朋好友看,一年下来,光药钱就搭进去近3000元,看好了村里十几个人的常见病,可过后,还是没人找他看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父亲,劝他出去给人打工,缓解家里的困境,过几年年龄大了,家境好了,再办诊所也不迟,可贺星龙一句也听不进去。创业有成就的初中同学知道后,前来约他到太原加盟医药营销,一年下来,干得好的话能挣到四五万块钱。按理说这样的差事算不错了,可贺星龙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第二年一开年,他就印了4000张宣传页,发到周围的村里,郑重承诺:病人就是亲人,电话就是病情,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宁肯多跑十趟诊清病,不可少去一趟延病情,并把“24小时上门服务”的承诺放到了手机的彩铃上。而让人们真正相信他能给人看了病的是,他治好了上乐堂村张立山,被大医院连续下过三次病危通知,为了查清老人的病情,白天他出诊看病,晚上观察治疗,直到老人度过危险期。老人的病好了,感动了老人,感动了家属,也感动了乐堂村的村民,慢慢地乐堂村找他看病的人渐渐多了。因没有交通工具,他每天起早摸黑,背着两个诊包,翻沟爬坡找近路,上门为患者看病。

  随着医治范围的扩大,病人的不断增加,靠步行一天下来看不了几个病人,急得他就跑到县城废品收购站,花了40元钱买了辆旧自行车,骑自行车进村入户给人看病,每天最多能跑三个村,晴天还好说,遇到雨天,泥泞的山路使自行车推不前,扛不动,无奈之下,他狠狠心,跑到信用社就贷了4000元,买回来第一辆摩托车。

  骑上摩托车,他如虎添翼,他没日没夜地奔驰在黄河两岸的村村庄庄。山窝院落,沟沟梁梁,尽情地释放自我。

  骑上摩托车,节省了时间,方便了患者,可麻烦了他,一箱油只能骑三天,十天一大桶,一个月他要到百里之外的县城带三趟油,加之远离县城,山高沟深,道路狭窄,救护车难行,为防止延误病人病情,权衡利弊,他再次到信用社贷款,买回一辆三轮摩托车,充当起了拉油进药的货车,抢救病人的救护车,农忙时节的农用车。

  随着时间的推移,贺星龙行医的名气越来越大,医药零差价,不收出诊费,服务态度好,随叫随到,在徐家垛周围的乡村里广为流传,在外打工的村民生了病,专程回到村里找贺星龙诊治,图的就是能省几个钱。

  常言道,人老病多,病老医多,行动不便,难以照料,这些年来,经他治疗过的470多位留守老人,每天都有一两个找他看病,插导尿管的、灌肠的、哮喘的,患心脏病的等等,发病多在深夜和凌晨,这下难为他了,二十几岁的娃娃胆不正,深夜一个人在山沟里走,那真是有点怕。记得2001年深秋,连阴雨已下了几天,晚上2:10分左右,南山村民冯思进老人打电话,要插导尿管,这是他行医以来第一次出诊,当时他人年轻气胜,只想着去救病人,骑着摩托车就走,可是到大山深处的小路上,路上泥泞难走不说,一种鸟儿的怪叫声,吓得他心心惊胆战,头发直立,他推着摩托车往前走是怕,往后退还是怕,无奈之下,一直鸣着喇叭,自己给自己壮胆往前走,直到凌晨4点多才到患者家里,浑身湿透的衣服,不只是汗水还是雨水。从那以后,什么神啦、鬼啦全抛到脑后,无论患者什么时候叫,他都能第一时间赶到,屈身治疗,时间长了就养成了跪地诊断的习惯。

  2014年7月14日,贺星龙在云居给一位患者看病,接到上村冯三贵妻子的求救电话,焦急地说:“娃他爸被人头蜂蛰了,昏迷了”。贺星龙马上背上出诊包急忙赶去,他就到了现场,只见患者全身发紫、大汗淋漓、还在昏迷状态,大小便失禁,贺星龙立马对症治疗,顺便再路上拦了一辆三轮车,第一时间把病人送到县医院,到了县医院,冯三贵的家人没有带钱,贺星龙从自己兜里掏出300元钱,不够,他又从医院旁边开理发店的他媳妇同学那借了500元,帮忙交了押金,给患者办理了住院手续,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才离开医院。事后,患者家属逢人便说:要不是贺星龙,我丈夫早就没命了。

  2014年4月,割麦村,一患者因高烧在永和和临汾住了半个月,花了3000多元,也没退烧,当时抱着有病乱求医的想法,其父找到了贺星龙,通过诊断是布鲁菌病,贺星龙对症下药,一周后康复,家属给了600元治疗费,而贺星龙只收了280元,患者全家心里过意不去,给他做了一面锦旗,以示感谢。

  在大宁县乐堂村,跟踪拍摄贺星龙的两年时间里,我了解到,这儿的病人发病期多在冬季,为此,我就连续两个冬季住在乐堂村,就连过年也不放过,真正体验了一下大宁老百姓的冬季生活,就是这两个冬季的拍摄,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一幕幕。

  2013年腊月十二,天下着大雪,索堤村贺润平孙子发烧引起了抽风,贺星龙接到电话,顾不上搭防滑链,就骑摩托车前去医诊。摩托车行至拐弯上坡时,却让他作了难,80米长的陡坡上覆盖着大雪,每走一步就倒退两步,摩托车不知摔了多少次,好不容易上到坡头,当他骑上摩托车,还没骑稳时,又一次滑坡,摩托车像脱缰的野马直冲下去,连人带车摔进了路边的排水沟里,当时只感到脚有点痛,不碍事,又急急去给小孩子看病。回到家里,看着红肿的右脚,他满以为只是破了一点皮,自己包扎了一下,就拖着受伤的脚去给人看病,妻子不在身边,也没人劝阻他,就由着他的急性子去吧。

  第二天,他拄着拐棍,一瘸一拐到步街给老人输液,然而,他前脚刚进门,后脚就接到上乐堂村张立俊打来的电话,说他的哮喘病又犯了,喘不上气来。放下电话,尽快给孩子输上液体,就挑着担子,翻沟走近道。因为走大道要十四五里路,谁都没料到,他这一走,却让他经历了死里逃生的一难,当时天下着大雪,他受伤的脚又不能用力着地,下沟时,因腿支撑不力,他人从半坡滑到沟底,好歹没有伤着他,可在爬坡时,却潜伏着更大的险情在,就在他几乎爬到山顶时,不慎连人带包一下从100多米的山顶滚到沟底。一刹那,我吓得不知所措,呼喊声响彻山谷,幸亏过路的两个村民,急急地下去把他扶了上来,看到他脸上、手上的划伤,我的心在颤抖,而贺星龙动了动胳膊腿,觉得没啥大碍,简单地给自己处理了一下,又一瘸一拐地给老人去输氧气。

  老人的病缓解了,可他的脚伤更重了,一连几天脚疼得他坐立不安,到了晚上,脚伤钻心的疼,折磨得他彻夜难眠,大雪封山,路雪难融,要到县城去治疗,至少得等七八天,无奈,他只好忍着,十二天后,县医院诊断出他右脚内踝关节骨折,需卧床治疗,可他在医院买了点石膏粉,回到家里给自己打上石膏,在家里躺了半个月,又匆匆去给病人看病,伤筋动骨一百天,他何尝不想如此,可是不能呀,他的个性和韧性决定着他。

  2014年,农历11月份,一早我随同贺星龙到割麦村看病,病还没有看完,远在40多里地处的曹家坡又来电话,为了不耽误病人的病情,我让他先走,等我骑上摩托车追上他时,他却倒在了下坡急转弯的地上,摩托车、药品撒了一路,贺星龙爬在地上,除了两只眼睛外,浑身上下都是土,脸上、手上、脚上都是血淋淋的,幸好几位赶集的妇女路过,在她们的帮助下,把贺星龙送回了家。说起来贺星龙还算幸运,他倒的地方,与路边两米多的水泥沉淀池只有二尺远,那后果真是不敢想象呀。因为摩托车骑得太快,下坡时为避开沙堆,刹车太急造成翻车。这些年来,贺星龙每天都是这样,因去的村子多,看的病人多,为了赶路程,摩托车他越骑越快。是一般人的两到三倍,正如飞驰一般,难怪当地人叫他“疯子”“傻子”。

  说他傻子,也不为怪,贺星龙行医这么多年,信守承诺,24小时上门服务,可不近人情的事儿也经常发生,有些年轻人,家里有车,有摩托,有个小病不来诊所诊治,而是打电话让贺星龙到他家给诊治,说输上液不影响他午休;还有些患者给下命令,你几点几时到我家给输液,输完液我还要给人家添礼去;遇到患者多,不能按时去,待他去后,患者不给他好脸色看,甚至不给药钱,说误了他的事;更有的患者打电话让贺星龙马上去给他看病,可从早到晚,贺星龙去了四次都见不到他的人影,直到晚上9:00钟才输上液。

  每遇此事,贺星龙也只能低头不语,受暗气,当他从不挂在脸上,疯也好,傻也罢,贺星龙都认了,他没有怨言,没有放弃,或许这也就是贺星龙的可敬之处。

  “只要有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我就不会走,我走了,好过了,他们怎么办,谁给他们看病,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甘受清贫 长相守

  时至2004年,贺星龙行医范围达到8个村,每天出诊都能碰到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生病的场面,具有善心的贺星龙有了关照他们的想法,就为此事,他主动找到乡镇医院院长协商,承担起全乡1028名儿童的防疫工作和200多名儿童营养包的发放,留守儿童的健康有了保障,可带给他的却是一个沉甸甸的责任。

  这些年来,经他治疗过的470多位留守老人中,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13户五保户,他们无依无靠,无经济来源。2000年起,贺星龙就主动承担起13户五保户的医疗费用,过年给他们送米送面,大年初一还把他们叫到家里吃顿团圆饭,每人买一件新衣服,而贺星龙他却连续6年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过年时就穿件开摩托车店同学送的工服。

  徐家垛村85岁的贺德明,是位负伤的残废军人,妻子和两个儿子早几年就过世了,老人一人生活,10年前却患下了严重的前列腺增生症,插上排尿管才能正常小便,不定期发病,一发病不管白天黑夜,春夏秋冬,贺星龙都会及时来给他处理,每逢到乡里开会,到县里办事路过他家,贺星龙都会进去看看,收拾收拾家务,可这一做就是十几年。

  距乐堂村十里路的上村,五保户残疾人冯对生,一个人住在闲置的学校里,平时很少有人踏进这个门,老人自幼下肢残疾,由于无人照料,脚踝骨头溃烂已两年了,贺星龙一天一趟,病人多的时候也两天一趟,照料老人吃喝,给老人换药,料理家务。老人病重住县医院,贺星龙就每天早上6:00动身赶往县医院,在床前照料。

  上乐堂村张立俊老人,老伴去世后,忍受不了孤单,贺星龙在县城旧货市场买回一台旧电视机,修好后给老人安装上,解除了老人的孤独,让老人不出门就能看上电视。

  上村村民贺凤娥,下肢瘫痪,南堡村村民冯秀莲常年生病,卧床不起,贺星龙就三番五次到县里几家废品收购站,购买回两辆破旧的轮椅,拿回家修打修打,赠送给两位老人,使两位老人下了床,见到了太阳。在他行医的28个村里的留守儿童多时50多个,少时20多个,孩子们生病,他免去治疗费不说,还对特困户的孩子加一照顾。

  索堤村贺云喜,妻子患有精神病,整天跑得不着家,两个孩子上学困难不说,就连孩子的换季的衣服都不能按时换,贺星龙就凑空带妻子买上换季的衣服给孩子换上。

  步街村贺还平,妻子也是因病一走就是一两个月不会见,两个孩子丢给70多岁的奶奶照看,上幼儿园大班7岁的女儿,4门功课答了400分,也没有一个书包,贺星龙就时不时地给孩子送去书包和铅笔。

  这些年来光为13户五保户贴药达4万多元,患者赊账、死账5万多元,致使全家四口人,负债生存。而让贺星龙值得欣慰的是,他于2008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时至2008年,贺星龙在周围13个村行医,他每天行程多达100多里,个人劳累不说,延误病情事大,他有了在北部建立第二诊所的想法。恰好,距他家30多里的移民新村,有两孔闲置的窑洞要出售,家里没有钱,他就东凑西借了12500元钱,瞒着妻子买了下来,作为第二诊所,可世上哪有不漏风的墙,妻子知道后,和他大闹一场不说,两人的婚姻也差点走到尽头。

  妻子的埋怨不无道理,当初嫁给他,图的他是个医生,有个收入,将来能过上好日子,可现在他整天没日没夜跑着给人看病,钱没挣下,却欠了一屁股债,还没办下正经事儿,妻子很是不解,可日子还得过呀,妻子只好忍着,穷光景穷过吧,可这终究不是个法儿。

  时至2009年,贺星龙的两个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孩子到县城上学的事,真让他们有点为难,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租好点的房子,无奈之下,妻子只好找了一间离学校较远,即将拆迁的旧民房。

  一家四口,分居两地,妻子看了孩子,管不了家里,贺星龙又从来不在病人家里吃饭,妻子只好每周回来给贺星龙做一周的面条和馒头,冷冻在放疫苗的冰窖里,让他自己生活。夏天还可对凑,可是到了冬天就没那么顺心了。

  多少年来,大宁的老百姓冬天取暖,就靠柴火炉子,妻子不在家,生活、煮饭、烧炕这一切就靠他了,这种生活短期还可将就,可时间一长家里还真是乱套了。每到周末,妻子回来心里就得难受几天,冬天是患者发病高发期,贺星龙平均每天要看30多个病人,在近200平方公里,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北边的液还没输完,南边又电话催着去,因他匆匆忙忙,没个固定点,吃饭没有个着落,早上走时带的馒头冻得像铁疙瘩,挂在摩托上的水杯早冻成冰块。他每天早上5点钟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到家里,泡包方便面算是他一天可口的饭,没人烧柴火炉子,窑里寒气逼人。他就和衣睡觉,这样的生活他度过7个冬天,几年前就患了个糜烂性胃炎。

  为解决两个家庭的困境,妻子费了好大劲在城里谈妥了一间门面,准备开个诊所,心想等到生米做成熟饭,逼迫贺星龙到城里行医,闯出一片天地,圆了进城的梦想,可等贺星龙知道后,夫妻俩又发生了一次唇枪舌战。

  拗不过丈夫的妻子,为了生活,当时妻子只好在县城找了一份边学打字,边打杂的工作,供两个孩子上学。随后他又在村里别人名下,租种了四亩地,解决家里的生活用粮。以后的几年里,日子过得不富裕,还算平静。

  可是2013年,国庆节长假,同学聚会后 ,又再次打乱了平日的祥和,同学多年不见,真是刮目相看,开店的、当老板的、有成就的,个个豪气逼人,手机、衣服、手表、轿车、耍的都是名牌,不但大宁有住处,临汾、太原也房购。贺星龙在他们中间像是外星来人。就为这些,贺星龙也不为而动,可几位同学的好言相劝,却深深地刺痛了他的自尊,“当初,让你到太原加盟医药,你不去,要当医生,当模范,当英雄,现在你落了个啥 ,不说你了,将来你能对得起孩子吗?”当时贺星龙不知是觉得没面子,还是有愧,一个人躲在卫生间哭了半个小时。聚会没完他就走了。

  一连几日,贺星龙闷闷不乐,经常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同为80后的妻子知道真相后,没有抱怨,没有责怪,更多的是与丈夫沟通、疏导,激励自己的丈夫走下去,随后就把娘家妈接到城里看两个孩子上学。自己陪同丈夫出诊,一来开导开导他,二来当他的助手。最终使丈夫走出阴影,开心的工作。

  他教育引导村民,既要保养好身体,还要维护好环境,更要寻找出致富路,让留在村里的人称心,让外出打工的人放心。

  护人护村 护环境

  2013年,黄河边上的28个村子的乡亲们都找他看病,总行程达40多万公里,骑坏了6辆摩托车,背破了12个药包,无论从哪方面讲,他都达到极限,但他还在挑战。

  乐堂村委,全村4个自然村,143户,547口人就散落在长达10公里的黄河东岸上,留守在村里的340多口老人和儿童中,有点文化的也只有贺星龙一人。村民们除了看病外,其余生产生活中带着文化元素的事,也得着贺星龙,更不用说现代科技和文化知识,为此,贺星龙也就成了村里的大忙人,成了没有职务的村干部。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乐堂村里的水、电、路早2012年前就逐步落实了,水通到村里了,可通到每家每户却成了又一难事,村里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去了,让留守在村里的老弱病残抡镐、拿铁锹挖饮水沟,更是难上加难,但为了方便留守老人的生活生存,贺星龙就组织人一家一家挖,一家一家安装,耗时一年多才使水通到家户。

  2005年,贺星龙成了乐堂村党支部委员、村委委员,组织上分配给他的工作就是搞好村民服务,这一职务在平川县城是一份闲差,可在大山深处的乐堂村,却是一重要岗位。时至2009年,村村通油路项目开始后,横穿乐堂村10公里的主干道,开始运作,工程一路很顺利,可就是在最后2公里处出现了问题,主干道末端处的曹家坡村,村民因土地问题挡住不让施工,影响工程进度,贺星龙知道后主动去协商,贺星龙劝道,路通了我去给你们看病也方便,从现在起,我给你们每人免费输两次液,就是这么简单的承诺,村民们就散开了,村民也不是因免费输两次液而买他的帐,关键是贺星龙在村民们心目中的威信高,村民信得过他。

  村里主干道拓完了,硬化了,这无疑给村民带来极大的方便,可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田间路,却是摆在乐堂村干部面前又一大难题。村民上地干活,走的还是走了几百年的羊肠小道,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求。就为此事,贺星龙带领留守老人,奋战三个冬春修通了四条沟的十八里机耕路,解决了部分农作物的耕作和运输,告别了驴驼马戴的历史。

  随着现代文明的融入,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乐堂村路边的节能路灯亮了,电视有色了,手机普遍了,电脑进村了,封闭多年的农民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闻的愿望实现了。可相继带来的是操作技术上的问题,不知从何时起,贺星龙由不由得承担起了25盏路灯,140个电视机锅盖的调试养护和维修。

  如果现代高科技的产品,村民不懂不会操作,还有情可原,可连救灾帐篷也不会搭就难以说过去,可想而知,这里的村民有多么封闭和落后,2014年6月的一天,天气预报有暴雨,乡村两级干部早已将救灾帐篷,送到住危窑的村民家里,深夜2点10分左右,贺星龙接到10里地外曹家坡,王对还打来电话,说是窑洞的前脸塌了,家里人在雨中搭不成帐篷,贺星龙放下电话,骑着摩托车冒雨往那赶,路上天黑难行,他就借着闪电摸着前行,直到凌晨4点多才把帐篷搭好,使一家人有了安身生之处。

  贺星龙在组织留守村民完善,村里基础设置的同时,更加关注的是村民的农业调产和经济收入,前些年,因种药材、种烟调产的失败,打击了村民调产的积极性。2012年,县委县政府提出种果树的调产思路后。村民响应迟缓,为推动调产顺利的进行,贺星龙率先在自己租种四亩地里种上142棵红富士果树,并在他的地里现场做示范,召开推进会,他一再教育引导村民,即要保养好身体,还要维护好环境,更要寻找出致富路,让留在村里的人称心,让外面打工的人放心。让乐堂村人挺胸抬头,过上好日子,在他的带动下,目前,乐堂村已发展果树800多亩,有望五年后见成效。

  贺星龙,这位80后,这位摩托医生,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这位农村干部,在他行医的17年里,没有索取,唯有奉献,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留守老人和儿童,奉献给这块古老的黄土地。我跟随贺星龙跑遍了他行医的28个村,每到一处,我随意提起贺星龙,得到的都是肯定的点赞,也是乡亲们对他最大的回报。这些年他被评为优秀防疫医生、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大宁县第十一届党代表,是党组织对他的肯定和关爱,这将是贺星龙以后从医生涯的基础和动力。

  眼下,38岁的贺星龙的身体大不如前,右脚骨折留下后遗症,常年骑摩托车致使双腿关节留下风湿性关节炎,每天背三四十斤重的药包,致使他的脊柱侧弯,每天吃饭没规律,8年前就患下慢性糜烂性胃炎,淋了雨身上好起风疹。

点击进入《榜样3》专题节目

点击进入《榜样3》专题节目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6日 10:36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