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继承弘扬廖俊波精神 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共政和县委组织部长 陈德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福建省政和县是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廖俊波精神“发源地”,也是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近年来,政和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弘扬廖俊波精神,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双推进”计划,持续推进工业、城市、旅游、回归“四大经济”发展战略,全县23万党员群众一个声音,吹响“摆脱贫困”的历史冲锋号,闯出一条具有贫困山区特色的富民强村路子,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1421户4.34万人到2018年的8户30人,预计年底将全部实现脱贫,脱贫率100%,40个贫困村将陆续“摘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聚合力,脱贫攻坚有力量。“老区苏区绝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要致力摆脱贫困,一切为了政和的光荣与梦想。”政和县党委、政府全面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学习践行廖俊波精神,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科技特派员指导竹荪种植 (刘永锋/摄)

科技特派员指导竹荪种植 (刘永锋/摄)

  一是聚省市帮扶之力。积极对接福建省统战系统、省直部门、石狮市等的帮扶,借势借力争取一批扶贫开发重大项目。2012年以来,累计帮扶项目400多个,帮扶资金20多亿元,以“每年都要给群众一个惊喜”的承诺让城市面貌发生巨大改变,城镇化率从31%提高到46%,工业基础不断优化夯实,作为传统农业县的政和正逐步形成“两条腿”奔跑的发展格局,一座有“归属感”的城市正逐渐形成。二是聚干部带动之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政和县以2018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实现1村1名35周以下、1名大专以上学历村“两委”成员,有力解决基层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精准选派驻村帮扶干部,先后向老、边、贫村派驻290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1155名县乡党员干部挂钩帮扶18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选派科技特派员76人。2018年来,进村入户5800余人次,落实解决问题3760余个,帮扶项目2860多个,帮扶资金3300多万元。三是聚社会参与之力。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鼓励企业反哺社会,发动64家企业,从助学等6个方面帮扶40个贫困村;开展“巾帼扶贫”活动,依托省妇联巾帼扶贫资金,为15名创业妇女发放巾帼扶贫小额贴息贷款100万元,并创建21个巾帼范基地;开展“慈善募捐”活动,建立爱心长效扶贫基金,政和县广大干部职工带头捐款,筹集资金约3400万元,通过开展“慈善情暖万家”等活动发放捐赠款2148.2万元。

各地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陈震/摄)

各地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陈震/摄)

  二、强引领,脱贫攻坚有方向。“摆脱贫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给一任打基础”,廖俊波主政政和县期间提出,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强扶贫一线战斗“堡垒”,以“开局就是冲刺,起步就是决战”的干劲,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建好“硬堡垒”。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把368个“活力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专业合作社或协会上,全县124个村级党组织全面开展“达标创星”活动,每年按照7%的比例倒排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一支一策”对症下药开展整顿,近年来,3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得到全面整顿转化提升;大力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升工程,新建、修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71个,建立35个乡(镇)、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打造13个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教学点(基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二是提振“精气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学在深处、干在实处,注重在扶贫开发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树立扶贫开发“一线用人”导向,“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2017年提任或转任重要岗位的33名干部中来自扶贫一线干部23名,占70%,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8名党员干部获评市、县级“廖俊波式”好党员好干部,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做有示范。三是拓宽“新思路”。分级分层、多方式开展“短、小、精、专”的培训通过县乡党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讲习所”等平台,实现县、乡、村三级干部精准扶贫业务知识培训全覆盖;组织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共300多人次到浙江、贵州等地学习脱贫攻坚经验做法,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先后开展建筑建造、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2135人次,有效提高贫困群众的就业渠道。

政和县铁山镇江上村“一村一品”产业 (徐庭盛/摄)

政和县铁山镇江上村“一村一品”产业 (徐庭盛/摄)

  三、重实措,脱贫攻坚有成效。廖俊波常说“赚钱的事让老百姓干,不赚钱的事让我们党委政府来。”他带领全县党员干部一心扑在为民谋利的事业上,并逐渐形成了全县党员干部的共识与自觉意识,全县各级党组织把富民强村摆在农村工作首位,坚持抓实四大举措。一是实施产业帮扶。按照“一园两带”的思路,发展高山蔬菜、吊瓜、莲子、水果等产业7.09万亩,逐步形成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累计带动贫困户近2000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依托石狮政和山海协作产业园、县经济开发区等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600多人,年人均收入3-4万元;着力打造闽北最大电商生态圈,安排50余户参加电商培训,年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二是实施搬迁帮扶。围绕“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要求,先后在中心村、集镇、园区周边建立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8个,同步解决安置居民就业问题,累计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造福工程搬迁636户2448人,实施危房改造1932户,实现搬迁群众人均收入年均增收16%以上。三是实施金融帮扶。创新设立县扶贫小额信贷协会,进一步拓宽抵押面,开展林权证、农业钢构设施、农业销售订单等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总结推广“党建+金融+产业”模式,先后筹集小额信贷风险保证金1955万元,撬动邮储银行等4家商业银行信贷资金1.7亿元,带动1739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贷款优质率达100%。四是实施政策帮扶。9个乡镇先后成立教育基金会,募集资金达1亿元,累计发放奖助金2000万元,惠及师生近万名;建立44个县直机关党组织结对帮扶46位建档立卡户普通高中学生制度,累计发放补助金35万元;全县农村贫困家庭全部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投保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对缺劳动力及其他方面原因无力生产致贫的贫困人口1378人,纳入低保进行保障。

政和县东平镇现代农业项目(光伏)(陈漪泠/摄)

政和县东平镇现代农业项目(光伏)(陈漪泠/摄)

政和县澄源乡吊瓜项目(徐庭盛/摄)

政和县澄源乡吊瓜项目(徐庭盛/摄)

政和县镇前镇羊肚菌项目(叶晶晶/摄)

政和县镇前镇羊肚菌项目(叶晶晶/摄)

  四、建机制,脱贫攻坚有保障。“要发展就要敢担当、敢担责,勇于改革创新,就不惧怕突破条条框框。”政和县将稳脱贫、真脱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党建促扶贫常态长效机制。一是抓落实,跟踪问效。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县直单位挂村实绩档案,全县94个县直单位挂钩帮扶4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分8个主项目、16个考评内容量化考评挂村帮扶工作,作为单位及其主要领导参评各类综合性先进的依据之一;全县10个乡镇(街道)、4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层层签订扶贫开发责任状,实行“七级管理”机制,把扶贫工作列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推动形成“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鲜明格局。二是抓投入,激发活力。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加强投入保障,破解村级组织在服务群众、推进脱贫攻坚中“手中无米,叫鸡不灵”的难题,制定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指导各村用好扶贫资金、林业等13项具体措施,设立3000万的脱贫基金,年收益用于补足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10万元的村和扶助贫困户;此外,县财政每年统筹600万元,支持12个试点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贫困村(户)“造血”功能。三是抓督查,传导压力。由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农业、林业、水利等相关单位组成督查组,重点围绕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施策、造福工程搬迁、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等5个方面开展督查,形成抓脱贫工作落实的倒逼机制。2017年以来,在“百日攻坚战”“四比六促”工作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工作开展专项督查3次,对督查发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扶贫资金使用工作中存在的档案不全、程序不符、对象不清等问题进行通报,并限时要求整改。

  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政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短短几年,“地处偏远,山高谷深,乡亲人民生活比较困难”山乡发生巨变,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指数提升35位,2013-2015年县域经济蝉联全省发展十佳,连续四年获评“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获省级生态县、市级文明县城命名等等。新时代,新使命,政和县广大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持续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致力建设新时代秀美新政和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8日 16:33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石光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