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句名言,是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引用的。习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亚
洲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即使再强大也永远不称霸。”
“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句话的出处,是号称中国古代“兵法之源”的《司马法》。先秦时期,马是最核心的战略物资,所以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就叫做“司马”。“司马法”其实就是“司兵之法”,是供武官学习的军事法典。今天看到的《司马法》,实际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古本《司马法》,二是《司马穰苴兵法》。古本《司马法》早在周朝之前就已经有了,经过周朝大司马姜子牙之手而变得完备;《司马穰苴兵法》则是春秋时齐国名将司马穰苴所作的兵法。齐威王时,下令大夫们追论古本《司马法》,并将《司马穰苴兵法》附在其后,这就是今天的《司马法》。《司马法》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它不仅是我国军事思想的源头,并且一直被奉为权威的军事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今天,书中的一些战略战术,也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过遗憾的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这部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兵书大部分都散佚了,如今仅残存有五篇。
中华书局出版的《司马法》
“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具体出处,是《司马法》的《仁本》篇。《仁本》是《司马法》的第一篇,讲述的是战争的原则问题,其核心思想,就是战争要贯穿以仁为本的原则,如果目的是为了讨伐不义,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或是用战争终止战争,那是可以的,否则就不应该挑起战争。仁义的原则,不仅体现在发动战争的目的上,也体现在一些具体的战略战术上,比如不能在对方遭受瘟疫、饥荒时用兵,比如对伤病的俘虏应当给予及时救治等。总之,战争是不得已之时采取的手段,所以正确对待战争的态度,就是既不好战,也不忘战,所谓“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今天的一般人可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司马法》明明是一部兵书,为什么还会在其中大讲“仁义”的原则,谆谆告诫诸侯们“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呢?
原因有两个。
第一,战争的后果太严重,成本太高昂,所以必须以极其慎重的态度来对待。对于这一点,翻阅与《司马法》同时代的思想、军事著作,就可以看出,“慎战”乃是那个时代非常普遍的认识。比如同是周朝兵书,号称“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始计篇》)极言战争后果之严重。而对于战争的耗费,孙子曾以发兵十万规模的战役做了估算:“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用间篇》)我们知道,战国时期中国的人口,总数也就不到三千万,即使是强大的诸侯国,其人口也不过数百万而已。十万规模的战役,被卷入的人口达到七十万家,即使是齐国这样的大国,也会被搅动得全国都不得安宁。
第二,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其他的诸侯国,而各诸侯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朝的诸侯,向上追溯,要么是跟着周武王打天下的功臣,要么就是周王室的子孙,彼此之间都是亲戚朋友的关系。在周朝的早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消灭对手,夺取对方的土地和人民,而是为了惩罚那些犯错误的诸侯,让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之间的感情渐渐淡薄,到了战国时期,战争就以攻城略地、抢夺人口为目的了,而战争的手段也就变得越来越残忍。《司马法》基本完备于姜子牙,大成于司马穰苴,姜子牙是周初之人,司马穰苴尽管是战国时人,但仍然处于战国早期,所以书中提出比较温和的战争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一点,和问世较晚一些的《孙子兵法》进行对比,就能看出其中的明显差别。
古往今来的许多或正或反的事例,都说明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
世界上有过许多国家,也曾盛极一时,但因为痴迷于战争,热衷于武力征服,所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比如亚述帝国,它兴起于两河流域,即今天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带。公元前8世纪末,亚述逐步强大,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亚述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完备军事体系的国家,全国奉行穷兵黩武的对外扩张政策,对外的征服战争以凶狠残暴闻名,军队所到之处城镇都被焚烧破坏,财产被洗劫一空,居民被屠杀或被掳走。连年的征战使得亚述帝国民生凋敝,民怨沸腾,公元前612年,亚述在国内各民族的起义中灭亡。
反观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绵延5000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与中国人对于战争的理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正因为我们的先人早就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所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执着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而不是开疆拓土的殖民主义。21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平等开展文明交流,留下了互利合作的足迹,沿路各国人民均受益匪浅。600多年前,中国的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7次远航太平洋和西印度洋,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占领一寸土地,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留下的是同沿途人民友好交往和文明传播的佳话。
今天,重温《司马法》中“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显得尤为必要。之所以如此,原因至少有两个。
第一,战争,尤其是大规模战争的代价,已经不是今天的人类所能承受的了。对于战争,历史学界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就是上一次战争中冒头的武器,一定是下一次战争中首先使用的武器。比如美国南北战争的后期,开始使用机枪,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就大规模使用机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尾的时候开始使用坦克,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纳粹德国就使用了坦克军团。以此类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阶段,人类使用了核武器,那么,假如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那么下一次世界大战最先使用的武器,一定就是核武器。而核武器一旦大量使用,其后果只有一个,就是整个人类的灭绝,这就是当有人问爱因斯坦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人类会使用什么武器的时候,爱因斯坦所回答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使用什么武器我不知道,但第四次使用的,一定是棍子和拳头。爱因斯坦的意思很明确,第三次世界战争大概率的可能性是核战争,而核战争一旦爆发,人类的文明就会中断。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国家都应该对战争有理性的思考。
第二,今天的人类,已经成为一个紧紧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资本、技术、信息、人员跨国流动,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已经变成了“地球村”,国家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每个国家都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的中断。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不是国与国相处之道。穷兵黩武是霸道做法,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另外,我们可以比任何时候都更肯定地说,全世界的人类,其实都是一家人。我们之所以能够这样说,是因为生命科学的发现所给予我们的底气。以前,在基因测序技术没有发明之前,人类对于自己的由来,其实是不太清楚的。因为不同的人种之间在表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不同的人种,很可能是独立由类人猿进化成人类的,比如我们很多人都曾经认为,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欧洲人也曾自认为是尼安德特人的后代。但是,基因测序技术的发明,已经能够非常确定地告诉我们,今天所有的人类,全部来自非洲。大约6万年前,人类开始走出非洲,大约1万到1.5万年前,现代人类的足迹开始遍布世界各地。不仅如此,基因科学还发现,今天地球上所有人类的老祖父,都是同一个男人,大概生活在6万年前的非洲;今天所有人类的老祖母,都是同一个女人,大概生活在20万年前的非洲。所以,整个人类,都是一家人。“战争起源于人类的内心”,如果说以前的人类因为彼此的隔膜而战争,那么,今天科学的发展,应该让我们彼此的心灵拉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更近一些。
当然,我们在强调“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同时,还要注意习总书记引而不发的后半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和平往往要靠实力作后盾。总之,战争是一种不得已之时采取的必要手段,所以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就是既不好战,也不忘战:“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