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这句名言,是2014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引用的。
这句话的出处,是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其大意是:多种颜色交相辉映,在互相映衬下更加彰显;各种声音一起合奏,在彼此交响中达到平衡与和谐。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这段传奇,与中国的抗战有很大关系。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天津很快沦入日本侵略者之手。为延续文化命脉,京津高校被迫大规模南迁,其中,清华、北大、南开奉命迁往长沙,合组为国立长沙大学;南京、上海失守后,又迁往昆明。1938年4月,三校正式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当年5月4日正式开课。国难当头,中华文化命悬一线,当此之时,西南联大汇聚并培育了一大批精英。翻看西南联大师生名录,钱穆、闻一多、吴大猷、周培源、梁思成、陈省身、朱自清、陈寅恪、冯友兰、沈从文、陈岱孙、钱钟书、华罗庚、费孝通……可谓群星灿烂;而其迸发出的民族精神,以及对民族与文化的热爱之情,尤其令人感佩。1945年,随着抗战的全面胜利,西南联大的战时使命也宣告终结,三校师生遂重回故地,独立教学。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在这次事件中,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苦难、付出的代价,以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都令人唏嘘感慨,而西南联大的历史,则是抗日战争时期最为生动的文化注脚。抗战胜利后,为纪念这一段苦难而辉煌的岁月,西南联大师生树碑为纪,并公推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撰写碑文。冯友兰先生慨然命笔,遂有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在这篇碑文中,冯友兰先生回顾了西南联大的艰难支撑和三校在此过程中亲密无间的合作,并将其特殊意义归结为四点,而其中的第二点就是:“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从具体语境上来说,“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当然是形容抗战期间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虽各有特色,但能够无间合作,共同造就了西南联大的一段佳话。但是,正像冯友兰先生所说,西南联大的特殊意义,尤在于它是中华民族命运的一个缩影和一段启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文明古国,它亦古亦今,亦新亦旧,历经磨难而终能浴火重生,正是《诗经·大雅·文王》中所说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了。那么,中国何以能如此呢?关键就在于中国的文化从来就不是单一、尚同的,从它的源头开始,就具有和而不同、善于包容的特点。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表现在地域文化上。不同的景观、生产生活方式、食物的来源等,无不受到环境的制约。中国自古就是大国,辽阔的疆域包括了许多不同的地理单元,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文化必然是复杂多样的。早在春秋时期,处于不同地域的国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这些地域文化特点,也为后世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所传承。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还表现在思想学术的多样性。按照学术思想划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思想流派至少有儒家、法家、墨家、道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等。尽管因为种种原因,中国的典籍遭受过严重的破坏,不少思想流派受到过打压,但总体来说,这些学术流派基本上都传承了下来。到了魏晋南北朝之后,佛教在中土的影响日益广泛并日益中国化,这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还表现在它的历史积淀特别丰厚。中国是世界上对历史最为尊重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世界上最为清晰的。
所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财富。这些丰富多彩的、差异性十足的文化因素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存在,从而造就了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也成为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因素。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