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安而不忘危(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f841e28442ce40538938cbf66ba7b58a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名言,是2014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讲话中引用的。习总书记指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特别是各种威胁

  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社会安定挑战。”习总书记在谈到经济工作、新疆工作时,也引用过这句名言,警示大家要保持忧患意识,看到那些还没有出现但是可能出现的问题。

中华书局出版的《周易》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出自 《周易·系辞下》。《周易》是中国源头性的文化经典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系辞》的作者相传是孔子,它概括和阐发了《周易》的基本思想,是阐述先秦儒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作品。其相对完整的上下文是:“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大意是:陷于危险的人往往是过去贪图安逸的,灭亡的政权往往是过去自认为能够保全的,动乱的国家往往是曾经治理还算适宜的。所以君子即使处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也从来不忘记危机的存在,国家安然无恙的时候也警惕着灭亡的可能,社会安定也不会掉以轻心,这样就能够保全自身,保全国家。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体现出了《周易》中所包含的深切的忧患意识。实际上,《周易》中的“《易》之兴也,其有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也是已知“忧患”一词最早出现的地方。那么忧患意识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说,它是“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生活安乐的时候也不忘记潜在的危险,顺风顺水的时候也知道还有失败的可能;它也是超越一己安危的、对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是摆脱“一姓之兴亡”,关照“万民之忧乐”的心胸。

  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中国向来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源于天道,也源于人事。上古时期,洪水、野兽、瘟疫随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忧患意识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出来。那些上古的神话,比如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都表现出了深切的忧患意识。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所要忧患的东西就更多了。从文明的大环境来说,中华文明是典型的“大河文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一方面孕育了我们灿烂的文明,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时常泛滥,给两岸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另外,中国自古就是大国,疆域辽阔,而辽阔的疆域也就意味着发生自然灾害的几率会显著增加。这是“天道”。而从“人事”来讲,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上演过太多兴衰存亡的故事,这些事件无不激起后世对于自身命运的反思。

  正因为如此,忧患意识便在中国文化中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居安思危已经成为我们祖先生存的法宝。《周易·震卦》说:“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固;人不经忧患,则德惠不成。”植物受过伤的地方容易成为最坚固的部分;一颗饱经忧患淬炼的心,更容易成为闪耀着勇敢坚毅光芒的心。这是上古三代忧患意识的遗留。

  先秦时期,忧患意识在中国文化中有了更加丰富的表达。《左传·昭公四年》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说的是多难兴邦的道理。灾难是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愿意遇到的事情,但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灾难的磨砺下,意志常常会更加顽强,步伐常常会更加坚定。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忧患实际上是问题的外显,它提示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彻头彻尾的安逸是不存在的,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既然已经知道忧患意识对于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那就必须作出努力,主动走出安乐的小圈子,不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秦之后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乃至广大劳动人民,更是把忧患意识发展成更深更广的文化性格。唐太宗李世民目睹隋朝灭亡时候的乱象,在心中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忧患意识,他“每每以隋相警惕,不敢骄纵荒佚,而成治世”。陈子昂一生坎坷,他的忧思却超出自身苦难的范围,“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目光所到之处尽是芸芸众生。安史之乱后,盛极一时的唐朝走向动乱和衰颓,诗人们目睹时事,满心忧患。面对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而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把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写到了极致。

  而历史也一再用生动的例子,反复告诉我们“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杜牧有句很有名的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嘲讽执政者不懂亡国丧家的耻辱。这里面所说的“后庭花”是一首叫《玉树后庭花》的曲子,以极其轻佻浮艳的口吻讲述了宫中花天酒地的生活,作者是著名的亡国之君陈后主。据《陈书》记载,陈后主整天浑浑噩噩,陈国已经“政刑日紊,尸素盈朝”,他依然没有任何担心。甚至在隋兵打过来的时候,他还在和宾客写诗,还说隋军绝对打不过长江来。直到韩擒虎大军打到城下,他才匆忙拉着正在陪自己喝酒的爱姬张丽华等人躲进井里,最后被生擒。正所谓“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杜牧《台城曲二首》)。这一对比,将陈后主贪图享乐、无视危机的形象刻画得入目三分。

  还有后唐庄宗李存勖。刚开始,李存勖殚精竭虑,迅速中兴后唐。但中兴后滋润的生活慢慢让李存勖觉得江山已经永固。他开始宠信伶人,甚至涂着粉跑到戏台上,亲自演出。最终国家崩溃,他自己也被伶人带领的士兵所杀。这大概就是欧阳修所说的“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吧。曾经无数次在生死一线的刀光剑影中凯旋,却死在中兴后的歌舞升平中,那曾经的功业又有什么意义呢?只能是和同样荒唐的陈叔宝一样,让”门外楼头“(《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悲恨成为后人议论的材料而已。当代岂无前代事,座中常有戏中人,不知道李存勖登台演出或者台下观演的时候,有没有试过前代兴亡的戏份?有的话,心里难道就真的毫无忧虑吗?

  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安而忘危,存而忘亡,治而忘乱,都是取祸之道。要想保护自身的安全,要想维持政权的平稳运行,就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

  时代发展到今天,忧患意识对现实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这是根据现实情况提出的务实新要求。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清醒的头脑和底线意识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时刻保持的红线。问题不会因为你看不到它或者不去想它就不存在,如果被一时成就或者表面现象所迷惑,沉溺于暂时的安逸中,逐渐丢掉最基本的底线,那么后果将无法想象。

  对于国家来说是这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是这样。古人讲:“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就是在警示我们,平时就要多做准备以应对不时之需,不要沉迷于一时享乐,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6日 11:13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