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句名言,是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引用的。
“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句话的出处,是号称中国古代“兵法之源”的《司马法》。先秦时期,马是最核心的战略物资,所以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就叫做“司马”。“司马法”其实就是“司兵之法”,是供武官学习的军事法典。今天看到的《司马法》,实际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古本《司马法》,二是《司马穰苴兵法》。古本《司马法》早在周朝之前就已经有了,经过周朝大司马姜子牙之手而变得完备;《司马穰苴兵法》则是春秋时齐国名将司马穰苴所作的兵法。齐威王时,下令大夫们追论古本《司马法》,并将《司马穰苴兵法》附在其后,这就是今天的《司马法》。《司马法》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它不仅是我国军事思想的源头,并且一直被奉为权威的军事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今天,书中的一些战略战术,也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过遗憾的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这部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兵书大部分都散佚了,如今仅残存有五篇。
“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具体出处,是《司马法》的《仁本》篇。《仁本》是《司马法》的第一篇,讲述的是战争的原则问题,其核心思想,就是战争要贯穿以仁为本的原则,如果目的是为了讨伐不义,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或是用战争终止战争,那是可以的,否则就不应该挑起战争。仁义的原则,不仅体现在发动战争的目的上,也体现在一些具体的战略战术上,比如不能在对方遭受瘟疫、饥荒时用兵,比如对伤病的俘虏应当给予及时救治等。总之,战争是不得已之时采取的手段,所以正确对待战争的态度,就是既不好战,也不忘战,所谓“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古往今来的许多或正或反的事例,都说明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
世界上有过许多国家,也曾盛极一时,但因为痴迷于战争,热衷于武力征服,所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比如亚述帝国,它兴起于两河流域,即今天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带。公元前8世纪末,亚述逐步强大,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亚述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完备军事体系的国家,全国奉行穷兵黩武的对外扩张政策,对外的征服战争以凶狠残暴闻名,军队所到之处城镇都被焚烧破坏,财产被洗劫一空,居民被屠杀或被掳走。连年的征战使得亚述帝国民生凋敝,民怨沸腾,公元前612年,亚述在国内各民族的起义中灭亡。
反观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绵延5000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与中国人对于战争的理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正因为我们的先人早就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所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执着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而不是开疆拓土的殖民主义。21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平等开展文明交流,留下了互利合作的足迹,沿路各国人民均受益匪浅。600多年前,中国的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7次远航太平洋和西印度洋,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占领一寸土地,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留下的是同沿途人民友好交往和文明传播的佳话。
当然,我们在强调“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同时,还要注意习总书记引而不发的后半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和平往往要靠实力作后盾。总之,战争是一种不得已之时采取的必要手段,所以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就是既不好战,也不忘战:“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