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是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的。习总书记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聚集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的意思是,功勋因为人才而建立,基业因为人才而宏大。这句话的出处,是东晋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习凿齿《襄阳耆旧记》中关于董恢的记载。那是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四郡回来以后,任命费祎(yī)为昭信校尉出使吴国,董恢以宣信中郎的职务陪同出使。在一次宴会上,孙权喝醉了,就问费祎说,魏延、杨仪两个人,虽然也对国家有一些小功劳,但都是没什么胸襟气量的小人,且一向不和。如今他们都手握重权,现在诸葛亮在还好,如果有一天诸葛亮死了,他们一定会给蜀汉造成麻烦。你们做大臣的如此糊涂,不提前谋划这件事,难道是想把麻烦留给子孙吗?面对孙权的突然发问,费祎一下子卡了壳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董恢在一旁悄悄对费祎说:“您可以这样回答孙权:杨仪、魏延两个人关系不好是因私人恩怨,但两人并无叛逆之心。‘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功勋是因为人才才建立起来的,基业是由于人才才宏大起来的,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为了防备莫须有之事,就舍弃两人不用,这就像是为了防备风浪就把船凿沉一样,不是很荒谬吗?”孙权听了,认为很有道理。

  历史上关于董恢事迹的记载,就只有《襄阳耆旧记》上的这么一点。放到历史的长河之中,董恢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但他人虽微,言却不轻。他的一番话,不仅在当时那个外交场合替蜀汉挽回了尊严;更重要的是说出了古往今来亘古不变的一个真理,那就是人才对于成就一番事业的极端重要性。

  古今中外的历史已经证明,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项事业的成败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典型的例子比如商鞅。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魏惠王亲自到公叔痤家中看望,询问假如公叔痤不在了,谁能接替他担任国相。公叔痤便向魏惠王推荐了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魏惠王没有说话。临别时,公叔痤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魏惠王还是不以为然。魏惠王走后,公叔痤把商鞅叫来,将自己向魏惠王所说之言都告诉了商鞅,说我向魏王推荐你也好,让他不能用你就杀了你也好,都是站在国家的立场。说了这些话,我也就对得起魏国了。现在我把你叫来,是因为我们还是朋友。据我看来,魏王是不会任用你的,所以你还是赶紧跑吧。商鞅回答说:“如果魏王相信你的话,他一定会重用我。假如他不听您的话,没有重用我,他又怎么可能听您的话杀我呢?”所以商鞅并没有急着离开。再后来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魏惠王与商鞅失之交臂,结果魏国日益走向衰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很快富强起来,并为后来的统一六国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这样的例子我们还能举出很多。比如伊尹之于商汤,姜子牙之于周文王,管仲之于齐桓公,诸葛亮之于刘备,等等,不一而足。

  通过以上的事例,我们可以知道“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乃是对于人才重要性的正确论断。不过,明白了“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的道理,还不等于功勋就建立了,基业就扩大了。实际上,大到国家领袖、小到企业和单位负责人,只要想做一番事业的话,都会真切感受到“人才难得”这几个字的分量。对于他们来说,认识到“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乃是成就事业的基本前提,而如何培养、识别、任用人才,让人才帮助国家或企业建功立业,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人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富有中国智慧、可资借鉴的启示。这些启示,用今天的话语来概括,其实也就是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总结的: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这几点结合起来,就把如何吸引人才、如何发现人才、如何使用人才这几个大问题都说清楚了。

  “爱才的诚意”和“聚才的良方”,讲的是如何吸引人才。

  关于如何“聚才”,古人也使用过许多方法。比如春秋战国的时期的“养士”与“客卿”。所谓“养士”,就是各诸侯国君以及有实力的大夫,把号称有一技之长的人养起来,慢慢去发现和使用他们,用这种方法得到的人才,比如毛遂、蔺相如等。所谓“客卿”,就是把别国的贤才招来为自己所用,用这样的方法得到的人才,比如吴起、李斯等。颁布“求贤令”,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方法,比如秦孝公继位后就向天下发出诏告:“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商鞅就是秦孝公以“求贤令”招来的杰出人才。隋唐以后,科举考试成为将人才聚集到朝廷并为国家所用的最普遍而有效的手段。

  “识才的慧眼”,讲的是如何选拔人才。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呢?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千古的难题。古代考察人才的具体方法有耳听、口问、考言、视声、视色、察情、观诚、观友、观隐与综合分析等。如孔子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退而省其私”;诸葛亮提出“七观法”:“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些考察人才的方法,为古代正确选择人才提供了依据,也为现代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了借鉴。

三顾茅庐像

三顾茅庐像

  “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讲的是如何使用人才。

  “用才的胆识”,特别突出地表现在对优异人才的破格使用上。古话说“千军易求,一将难得”。一千个平庸的诗人也比不上一个李白。特别优异的人才,对于一项事业的成败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样的人才,一旦发现,就要破格使用。典型的例子就是诸葛亮。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空有匡扶天下之志而找不到切实的出路。三顾茅庐后,年仅二十八岁的诸葛亮则为他指明了天下的格局及其具有的机会和未来努力的方向,让刘备茅塞顿开。当刘备意识到诸葛亮就是他苦苦寻觅的那个人之后,就义无反顾、毫无保留地信任他、依赖他,给予他高官要职。刘备成全了诸葛亮的才智,而诸葛亮也成就了刘备的霸业。

  “容才的雅量”则要稍微复杂些。他既包含对彼此之间因为历史、个性等引起的矛盾的容忍,也包括对人才所具有的一些缺点的宽容。在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齐桓公对管仲的态度。当年齐桓公还叫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齐国国君的位置,管仲是为公子纠服务的。为了阻止公子小白夺取国君之位,管仲单人匹马奋力追赶上公子小白。他假装恭顺,上前拜见公子小白,乘公子小白不注意,突然猛发一箭,要不是公子小白的腰带钩替他挡了这一箭,也就没有后来的齐桓公了。管仲不仅与齐桓公早有过节,作为个人,他也有不少缺点与瑕疵。比如他在打仗的时候曾经是逃兵,比如他和朋友交往时会占别人的便宜,比如他追求享乐、喜欢奢侈的生活,等等。但齐桓公认准了管仲乃是千古难遇的奇才,于是不计前嫌、不计小节,举国以任之,终于成就了自己的霸业。

  古往今来的历史,都说明了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如今的时代,竞争是全球化的,对人才的需要,就更加迫切。对于国家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一套培养人才、让人才涌现并善加利用的机制;对于个人来说,则是要努力提高自己,将自己打造成为某一领域的杰出人才。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都能给我们以借鉴和启示。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6日 15:59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