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36e2c99464364b179b88eedef5784f81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里,谈到理想信念时引用的。总书记是站在治党治国的高度,来强调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重要性的,所以他说:“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可谓是语重心长,也意味深长。

王阳明像

王阳明像

  那么,“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出处是在哪里呢?是王阳明的《教条示龙场诸生》。其写作的背景,是他在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因为反对大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贬谪到贵州龙场做驿丞。对那些汲汲功名富贵之辈,这绝对是人生的重大灾难了;但对王阳明来说,这却是他生命全新展开的契机,是让凤凰涅槃重生的那团烈火。在这个偏僻荒远的地方,王阳明正好有大把的时间,对自己的学问和人生,进行最为彻底,最为冷静的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在一个深夜里的大彻大悟。那一刻,有如凌空高蹈,翱翔万仞之上;有如日月入怀,内心一片澄明。他的生命,就进入了全新的境界。

  当时的王阳明本来就已经因为他的气节和学问而在海内享有盛名。如今龙场悟道的消息一旦在海内传开,龙场这个偏僻荒远的地方竟然一下子成了整个中国思想界最富有魅力的地方。四方好学之士来此求学者络绎不绝。面对这些求学的弟子,王阳明给他们立下了四项“教条”,也就是四条规矩、法则,这就是《教条示龙场诸生》这篇文章了。在这四项“教条”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立志”: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huī)惰,玩岁愒(qì)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意思是:志向不确立,天下就没有可以办成的事情,就算学习一门手艺、技术,也莫不如此。如今不少读书人,却在懒散怠惰中荒废时日,百无一成,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立志的缘故。立志成为圣人,就能够成就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能够成就贤人。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没有辔头的马,没有舵的船,四处飘荡,将要去往何方呢?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出处和背景就是这样。王阳明以此教育学生,也以此要求自己。实际上,王阳明自己的人生,就是用高远之志照亮的灿烂人生。中国人讲“三不朽”,即所谓“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能够做到其中任何一样,那么你就已经超越万万人之上,你的人生可以说就是成功而无憾的人生了。但王阳明三点可以说全都做到了。先说立德。他是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影响最大的大儒,不但当时追随他的学生就有数万之众,甚至跨出国门,对日本、朝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直到现在,仍然拥有无数的粉丝。再说立功。他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剿灭了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的数场匪患。因为建立了不世的功业,他被封为建新侯,这是封建时代一个臣子所能够达到的极致。再说立言。他留下了《阳明传习录》《大学问》等多部著作,后人整理为《王阳明全集》。他虽然不以文学名世,但超卓的眼界与胸怀体现在作品当中,自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他的《瘗旅文》以及这篇《教条示龙场诸生》都被收录进了《古文观止》。他还将心学融入书法,不但是卓有建树的书法家,还丰富了中国的书法理论。正因为他的人生太完美,所以赢得了“古今完人”的崇高赞誉。

  王阳明何以能够如此呢?答案就在于“立志”。王阳明很早就确立了自己愿意用一生去为之奋斗的志向,这个志向,就是成就圣贤。当他还是少年的时候,有一天忽然问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王阳明的父亲曾经中过状元,在当时是人人艳羡的事情,所以老师就回答说读书的目的,就是像你父亲那样中状元,然后做官。对于老师的回答,王阳明不以为意,他说读书的目的,不应该是中状元,做大官,而是要做孔子那样的圣贤。圣贤要做的事情是什么?用张载的话来说,就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在这个高远之志的召唤下,王阳明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他在诱惑面前不堕落,在苦难面前不崩溃,得失面前不动心,以勇毅深沉的气度,开创出灿烂的人生格局。

王阳明讲学处:中天阁

王阳明讲学处:中天阁

  其实,王阳明的经验并非他所独有。实际上历史上凡有所成就者,莫不对立志非常重视。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并以“大成至圣先师”为后世所铭记?是因为他“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也就是十五岁就已经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他强调“志”对于人的重要性时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男子汉的志气却不能改变,以此来鼓励自己的学生,也以此勉励自己,要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孟子更是把“志”对于一个儒生的重要性强调到了无以复加。别人问他“士何事?”士人是做什么的?他回答说“尚志”,意思是使自己的志行高远,也就是说他是把高远的志向看作士人的本质特征的。苏轼在《晁错论》中也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王阳明虽然是明代人,但他“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名言,以及他本人在高远志向的引导下开创的灿烂人生,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首先,王阳明的所言所行,充分证明了立志的重要性。所谓“志”,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就是“心之所之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心灵想要到达的地方,或者说是你的安身立命之所,它所对应的现代汉语词汇,是“志向”。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日益细密,人们活得越来越具体,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就只有“目标”而没有“志向”了。“志向”和“目标”绝不是同义词。“志向”是长远的,而“目标”是近切的。小目标当然要有,但如果只有小目标,你的精神就很容易被一些具体而琐屑的东西所困扰;而有了长远的目标,你就会有一种高屋建瓴的眼光,自动忽视和屏蔽那些干扰性要素,居高临下地处理那些具体而微的小事件。王阳明自身的经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被贬谪到龙场而能泰然处之并最终悟道,就是因为他始终不忘成就圣贤的志向,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意思是圣人处在我这个情境之中,又会怎么办呢?在高远的志向面前,眼前的苦难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有点像开车,如果你的眼睛只看着车前几米的距离,车子就会开得七扭八歪;而目视远方,用余光扫视近处,车子就会将你送达要去的地方。

  其次,“志向”指的应该是一个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你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而非具体的事功。以王阳明的志向而言,他要做圣人,而“圣”在儒家而言,指的并不是外在的成就,而是内在的修养,后来儒家经常说的“内圣外王” (“王”读wàng,这里名词作动词用,指为政以王道治天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换句话说,真正可以称之为“志向”的东西,它既极其高远,同时又非遥不可及,是只要你下定决心就一定能达到的。以王阳明而论,他不封侯就不能成就“圣人”了吗?绝对不是。他的临终遗言是“我心光明,夫复何言”,而绝不是“我已封侯,夫复何言”,只要内心一片光明,就已经达于圣人之境,而不必问事功如何。在这个意义上说,王阳明可以称之为圣人,雷锋、邱少云、黄继光、焦裕禄等同样可以称为圣人。我们普通的人,只要像王阳明那样问一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只要我们能尽好自己的本分,无愧地回答:“圣人处此,亦复如此”,我们也就同样达到了圣人之境。而不必因为自己的卑微而妄自菲薄。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6日 15:32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