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e4961d1278c34fc983aa660e43f15935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引用的经典名句。

  这句名言的出处,是《商君书》的《算地》篇,其大概意思就是,治理国家,只有在充分考察风俗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合适的法规;只有在弄清国情的基础上,才能抓住国家的根本任务。如果不观察当时的风俗,不抓住国家的根本任务,那么法令制定后民众就会混乱,政务再繁忙也没有什么效果。

  商鞅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为重大的人物之一。“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强盛的基础,为后来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不过,商鞅的改革,也因触动了秦国一大批旧贵族的观念和利益而受到他们的切齿痛恨,所以,等到信任商鞅的秦孝公一死,旧贵族们就对商鞅群起而攻之。商鞅最后的结局,是受到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的酷刑而死。

  商鞅虽死,但他所创制的一系列制度却被后世秦王所继承,其中包括处死他的秦惠文王在内,而其思想也完整地保留在了商鞅及其后学所著的《商君书》中。

  《商君书》总共26篇,《算地》是其中的第六篇。这篇文章谈到的问题很多,而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清算国家的各类土地资源并充分利用之,刺激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堵住工商业等其他一切财富出口,让农业生产成为百姓致富的唯一手段,只有如此,国家才能实现富足。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对本国的民情、国情有充分的了解,所谓“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

  商鞅改革的成功,本身就证明了“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这一主张的正确性。

  正是在对当时的风俗人心及秦国国情了解的基础上,商鞅提出了自己的改革主张。既然原有的井田制已经妨碍了对土地的充分利用,不利于发挥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那么就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既然交纳赋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那么就把大家庭打碎,分化出更多的小家庭,家里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必须加倍交税;既然农业是国家的根本,那么就大力奖励农业生产,同时对工商娱乐等影响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行业,进行严格的抑制;既然百姓有对荣誉地位的渴望,那么就奖励军功,废除原有的世卿世禄制。而其核心理念,就是所谓“利出一孔”“驱农归战”——把其他所有利益的出口全部堵死,只给百姓提供一个与国家利益一致的出口,这个出口就是“农战”:要想获得财富,你就得努力耕地;要想获得荣誉地位,你就得走向战场。老百姓在内竭力种地,国家就会富足;对外拼死作战,就能战胜敌国。这样,就把国家的目的和百姓对于功利的追求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

  “观俗立法,察国事本”的反面,当然就是“不观时俗,不察国本”,而其结果,就是“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

  鉴古是为了知今。习近平总书记是在谈到中国的法治建设时引用“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这句名言的,但其意义,却不仅仅局限于法治建设。这就是,中国的事,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因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才能富有成效地解决问题。国家如此,地方如此,部门如此,具体到我们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0日 17:54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