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句话是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引用的,习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可谓是高屋建瓴,语义深刻。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出自《大学》,原文是:“《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意思是:“《诗经》说,殷商还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天意和它是相衬的。如今我们应该把它当作前车之鉴,天命才能永远在我们这边。为政者能够得到民心,就能治理好国家,如果失去了民心,国家就会走向灭亡。所以君子最看重的就是德行,有了良好的德行才能争取到人心,得到人心才能得到土地,有了土地才能拥有财富,有了财富才能满足衣食用度。”这段话一边追述商朝往事,一边用往事告诫当世,层层推论,强调的是民心的重要性。
《大学》是我国古代儒家代表作“四书”之一,本来是《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唐代文学家韩愈、李翱对它大力推崇,到了北宋,司马光又编订《大学广义》,这时候《大学》才独立成书。后来朱熹把它列在“四书”之首,《大学》地位再次得到提高,成了学子必读的经典。《大学》里面论述民众重要性的句子,除了“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以外,还有很多。比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和老百姓的愿望和利益保持一致,老百姓才能支持你,不然百姓讨厌什么,你就享受什么,百姓喜欢什么,你就诋毁什么,那老百姓为什么要支持你呢?这也就是《大学》中进一步论述的“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同“灾”)必逮夫身”。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的出处和大致背景就是这样。实际上,对于一直想通过争取民心来维持政权稳定的儒家来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作为一个被历史实践证明的普遍真理,它也到了人们极大的认可。
要“得众”,一要施惠于民,二要取信于民。
施惠于民,不能只是施些小恩小惠给百姓,而是要真真切切地关注、解决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春秋战国的时候,各个诸侯国互相打仗,谁都想让自己的地盘更大,想让地盘上的人口更多。但是要想达到这一目标,不是说说就行的。很多君主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比如梁惠王,河内闹灾荒,他就把百姓迁移到河东,河东闹灾荒,他就又把百姓迁移到河内。这一来一往之间,梁惠王对自己的爱民之心感到非常满意,可是自己国家的人口就是不见增长,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当他困惑的时候,大思想家孟子过来告诉他:“你这样是不行的,真正的爱民之心应该是帮老百姓踏踏实实地过上好日子。鼓励百姓多种桑树,大家就有衣服穿;督促百姓按时农耕,大家就有饭吃;少收一点赋税,老百姓就能多吃一口饭;多发展一点教育,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还背着东西在路上辛苦地行走了。日子都好过了,人口自然就多了。”这是非常实际的道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句都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把握住了民众真正需要的,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才能实现君王的伟业。事实上,这种理念不仅仅适用于乱世。治世得民心,可以安定社稷;乱世得民心,可以扫荡乾坤。无论什么时候,施惠于民这条线都不能断。
商鞅像
人无信不立,国家也一样。一个说话不算数的政府注定无法得到民众的信任,也就没法保证政令的顺利推行,长此以往,国家的灭亡就成为了必然。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称赞商鞅变法时取信于民的举动:“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讲的是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商鞅想变法,但是不管你变法的初衷有多么好、变法的措施有多么棒,要是民众不支持、不相信,那也是白费。所以商鞅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城中立了一根木头,宣称谁能将木头搬到南城门就赏赐谁十金。开始大家都在围观,想着搬根木头就能拿这么多钱,天上怎么会有这种掉馅饼的事。见没人来搬,商鞅又把赏金增加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木头搬到了南城门,商鞅立刻按照先前的许诺把五十金给了这个搬木头的人。于是大家就觉得,这个人,这个政府,是可信任的。五十金的赏赐是小事,通过一根木头和五十金,让民众明白这个政府是言出必行的,这才是大事。得到民众的信任是此后变法措施得以推行的基础,这一点商鞅非常清楚,我们更应该有所感悟。
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论政体》),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因为暴政而丢掉民心,进而丢掉国家的例子比比皆是。秦始皇当年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可以说是功业显赫。戍卒陈涉的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怎么就能让秦朝的危机一下子彻底爆发了呢?西汉的贾谊好奇这个问题,他说:陈胜吴广以及他们率领的士卒,不过是“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没有雄厚的财力,没有高贵的出身,没有超群的智慧。而横扫六国的秦王朝,为什么会因为这样一群人而元气大伤呢?思考之后,贾谊给出了这样一个回答:“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当年七国纷争,百姓的日子太苦了,强秦的统一给百姓提供了暂时远离战争、休养生息的机会,所以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可惜始皇帝似乎没有这个觉悟,他不但不给百姓修复战争创伤、努力发展生产的机会,反而用沉重的赋税和徭役满足自己的欲望。“天下苦秦久矣”,一点点火星迅速变成燎原的大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羽刘邦紧跟其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就这样灰飞烟灭了,又一次用沉重的代价证明了“得众”与“失众”之间的巨大差距,留给我们后人无限的感慨和深思。
其实,不只是秦王朝,古今中外很多政权都是因为“得众”而兴盛,又因为“失众”而衰亡的,就连首举义旗的陈涉,最后也陷入了贪图享乐、骄傲自满、脱离民众的失败泥潭。当年那个和老百姓“约法三章”的汉高祖刘邦,大概不会想到三四百年之后黄巾军高喊的口号,这就是由得民心到失民心转折的体现。罗马曾经盛极一时,建筑、绘画、雕塑、语言、哲学、戏剧、宗教等等都是当时人类文明的顶峰,这是共和政体带给它的机会。可惜的是,罗马没能维持住,体制逐渐转向专制,公民意识渐渐淡薄,军事集团之间连年争斗,可以说是民不聊生,终于导致了从国家到民众层面上的分裂和隔阂。当民心成为一盘散沙,再辉煌的文明也只能成为一段历史。英国历史学家吉本畅游意大利的时候感慨地说:“我踏上罗马广场的废墟,走过每一块值得怀念的——罗慕洛站立过的,西塞罗演讲过的,恺撒倒下去的地方,这些景象顷刻间都来到眼前。”(《罗马帝国衰亡史》)这些话我们今天看来是非常伤感的,留给后人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说明的是民心对于政权的重要意义,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是这样的。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们都喜欢朋友,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顺利的环境中,这也是“得众”。而个人的“得众”之道相对于国家来说要简单得多,它需要的往往只是真诚加一点人际交往的小技巧。
三人成众,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人心。人心的得与失之间,不仅是个人的成败,更是家国的兴衰。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