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这句名言,是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时引用的。原文的出处,是陈寿《三国志》的《吴书·孙奋传》。其具体的语境是这样的:当年孙权有七个儿子,孙奋排行第五,封为齐王,居住在武昌。孙权死后,他的幼子孙亮即位。丞相诸葛恪担心孙亮那些兄长们权势太盛,威胁到孙亮的地位,所以就将孙奋迁往豫章,也就是今天的南昌。孙奋本来就是个颇有野心的人,如今从富庶显要、兵马聚集之地被迁往不那么重要的豫章,自然心有不满,不但抗命不尊,而且还时有违背礼法的行为。此前,孙奋的哥哥孙霸因为桀骜不驯,争夺太子之位,已经被孙权赐死。诸葛恪于是就给孙奋写了一封信,结合历史,特别是孙霸的反面教训,给孙奋讲了一通身为帝胄子孙当以大局为重的道理,劝孙奋以往事为鉴,所谓“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如此才能不负身份,不但可以保身,而且有利于天下国家。

  不过可惜的是,孙奋并没有完全听从诸葛恪的劝告,当时虽然迁往豫章之地,但仍然桀骜不驯,多行不法。其最终的结局,是被后来的吴主孙皓赐死。其实,也不仅仅是孙奋,孙权的七个儿子,最后的人生结局都不太好,基本上都死在皇室的残酷内斗之中了。这真是令人感慨。当年曹操看到年轻英俊、神采飞扬的孙权,想到自己的老对手孙坚竟然有这么优秀的儿子,不由得感叹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古代汉语的表达比现代汉语有更多的模糊性,要是不看上下文,这句话既可以翻译成“好想生个孙仲谋那样的儿子”,也可以翻译成“好想像孙仲谋那样生儿子”。现在看来,“生个像孙仲谋那样的儿子”是令人羡慕的,但是如果“像孙仲谋那样生儿子”可真的就是人间的悲剧了。

  这句话的原文出处以及上下文的语境就是这样。不过,要说到把历史当做镜子,这个提法的专利权它不在《三国志》;而这句话所具有的意义,就更不局限于孙奋不听规劝、最后身死的一人一事了。查找史籍,其实不少古人都有过类似的说法。早于《三国志》的,比如汉代贾谊的《新书》就说:“明鉴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晚于《三国志》的,比如《后汉书·冯异列传》也有这样的话:“明镜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而让“镜子说”闻名天下的,又无过于《旧唐书·魏徵传》,根据文中的记载,当魏徵死后,唐太宗说了一段无限感伤而又意味深长的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一点:以史为镜,乃是受到中国社会广泛认可的一种共识。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6日 15:29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