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句名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时引用的。
这句话的出处,是《吕氏春秋·孝行览》部分中的《义赏》篇。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的上下文,讲的是晋楚城濮之战的一段插曲。大战之前,晋文公招来大臣咎犯,说如今敌众我寡,咱们该怎么办。咎犯主张使用诡计战胜楚国。晋文公拿咎犯的话去询问雍季,雍季不同意,然后说出了这句非常有名的话。意思是你用把水池排干的办法来捉鱼,眼下当然有收获,但明年就无鱼可捕了;你用把树林烧光的办法来打猎,眼下当然有收获,但明年就无兽可打了。我们这次就算用诡计战胜了楚国,但以后呢?这不是长久之计,最好不要用吧。晋文公最终还是用了咎犯的建议,使用骄兵之计麻痹对方,而后诱敌深入,将楚国打败。胜利之后,晋文公论功行赏,雍季得到的赏赐在咎犯之上。众人不解,晋文公于是做出了解释,说雍季的建议图的是长久之计,咎犯的建议为的只是一时之利。这次虽然我不得已采用了咎犯的建议,但不能因此就将咎犯置于雍季之前。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的出处与上下文情况就是如此。
对于这句话,我们需要理解的有两点:第一,为什么雍季会用“竭泽而渔”“焚薮而田”来比喻在战争中使用诈伪的手段呢?第二,在反对“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主张中,包含着哪些可以为现代所用的宝贵思想?
咱们先说第一点:为什么雍季会用“竭泽而渔”“焚薮而田”来比喻战争中使用诈伪的手段。
这是因为,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打仗而不用阴谋诡计,并且尽量少地杀伤对手,乃是当时的共识。原因也很简单,向上追溯的话,诸侯们的祖先要么是周朝的王室子孙,要么是当年跟着周武王打天下的功臣,本来就是自己人。春秋时期,距离当年武王和周公分封天下的时间还不太久远,彼此还是有些情分的,所以那个时候诸侯之间的战争,基本上都还是讲规矩的,阴谋诡计和一些残忍的手段基本上是不能用的,并且只要对方认输,战争也就结束了。这么说吧,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很有点竞技体育的意思,虽然激烈,但背后是有规则、有底线的。
所以,雍季反对在战争中使用诈伪,而晋文公对于自己在战争中使用了诡计感到不好意思,并在封赏的时候将雍季置于咎犯之前,是合乎那个时候的普遍观念的。
再说第二点:在反对“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主张中,包含着哪些可以为现代所用的宝贵思想呢?
简单来说,这段话包含着一个极其重要的理念,这个理念,用现代话语来表述,就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个现代名词。它最早是在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提出的:“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而其最广为接受的含义,就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说的:“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概念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很晚的,不过,它的一些具体内涵,却很早就出现在我国的一些典籍之中了。除了我们今天所学习到的这句话之外,类似的表述,我们还能够找到很多。比如《逸周书》中记载大禹就曾颁布过保护野生环境、野生动物的诏令:“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礼记·月令》中,“仲春之月”中有这样一条:“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月令”是上古的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年十二个月的时令,讲述朝廷在每个月应当注意的各种事项。仲春,也就是春季的第二个月,正是捕鱼打猎的好时机,那么在捕鱼打猎时要注意什么呢?就是要有所节制,不要用排干江河池沼的方式捕鱼,不要用焚烧山林的方式来打猎。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典籍中也记载了一些人物的环保事迹。
知名度最高的,当然非孔子莫属。《论语·述而》记载: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孔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用弋射的方式获取猎物,但是从来不射休息的鸟兽。
孟子也有“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话,反对无限度地捕捞鱼类,无节制地砍伐树木。
对照古人的话语,我们就更应该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就是“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