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f0f56595b21443999885e6656a36ef6c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名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的。这句话的出处是《论语·为政》。原文是:“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孔子说:人要是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了輗,小车没有了軏,它靠什么行走呢?”“輗”和“軏”是古代车子上连接车辕和车轭的插销,大车的叫“輗”,小车的叫“軏”。没有了輗和軏,车子是不能行走的,孔子用“大车无輗,小车无軏”来形容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意思很明显,就是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无法立足,也无法成事的。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出处就是这样。这不是孔子第一次谈诚信。实际上,在《论语》中,“信”字共出现了38次,用在“诚实不欺”这个意义上的有24次。通观《论语》,在孔子的观念中,诚信的要义有三:

  第一,它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诚信的人,简直就不配做人;

  第二,它是与他人交往的基本准则,只有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才能成事,所谓“信则人任焉”;

  第三,它也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据《论语·颜渊》记载,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足够的粮食、足够的军队,以及百姓的信任。子贡问,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去兵。”子贡又问,如果再去掉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这个国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所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在孔子看来,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正因为孔子对于诚信的强调,所以“信”也就与“仁”“义”“礼”“智”一起并称为“五常”,成为儒家最高的伦理道德规范之一。在儒家看来,诚信是一个人的根本。一个真诚的儒者,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要时刻注意以自身的行动来教育子孙。比如“曾子杀彘”。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也要跟去。妻子说你在家里等着,我回来就杀猪给你吃。儿子于是留在家里。妻子回来,曾子就动手准备杀猪。妻子连忙阻止,说自己不过是和儿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会学习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曾子就杀猪给孩子吃了。

  在先秦诸子中,是不是只有儒家对诚信如此看重呢?不是的。对“信”的强调,乃是先秦诸子的共识。比如管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韩非子也说:“巧诈不如拙诚。”《吕氏春秋》甚至将诚信上升到了“天道”的高度:“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乎人事。”(见《吕氏春秋·贵信》)简单来说,就是诚信乃是天地运行的根本法则,天上日月的东升西落,季节的寒来暑往,都很守信用;大地则随四时的变化生养万物,也很有信用。既然诚信是天地运行的根本法则,人类的行动难道能违背吗?

  这些思想家们是用自己的笔说出了诚信的重要,而历史也已证明,他们说的乃是真知灼见。小到个人,大到政府,如果能做到诚实不欺,就会得到他人的信任与支持;如果言而无信,背信弃义,最终则会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商鞅立木为信的雕像

商鞅立木为信的雕像

  正面的,我们可以举出商鞅立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10金。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为其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反面的,我们可以举出“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匆匆赶到,才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宠妃一笑的花招,于是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外敌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先秦诸子,为后世中国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对于诚信的看法,也深刻地影响着后人的思想和行动。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谈到了知人的七条标准,“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贞观政要·诚信》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武则天的《臣轨》中说:“故君臣不信,则国政不安;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兄弟不信,则其情不亲;朋友不信,则其交易绝。夫可以为始,可与为终者,其唯信乎。”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总之,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历程中,诚信成为所有正直诚实、进取勇敢的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支撑点,也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个成员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而且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深层道德意识,成为中国人立身兴国的根本。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对诚信如此看重呢?这与人类的本质属性以及中国过去几千年的生产生活状况有密切的关联。人类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性。也就是荀子指出的“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既然是协作,就需要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那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个体只有全心全意依赖血缘群体才可能维持基本生存,这种彼此的依赖就产生了天然的对于血缘群体的诚信。进入农业社会之后,由于农本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内向经济,受狭隘的时空和交往的局限性的制约,人们依赖于家族亲情纽带和“熟人社会”进行生产、交换和消费。人们在一个知根知底的熟人世界里生活,并因此形成维系这一熟人社会的诚信及其他道德原则和规范。

  那么,这是不是说“诚信”这种古老的道德品质在现代化的今天就已经失效了呢?恰恰相反。不但没有失效,而且适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原因很简单,因为协作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大了。当然,这其中也有变化,那就是近现代市场社会,诚信以契约为基本特征。近现代社会与传统农本社会的一个本质区别在于从身份到契约、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从人身依附到人身独立。近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交换为主要方式,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开放的外向型经济,它斩断了人与人之间的血缘亲情纽带,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使“熟人社会”进入到“陌生人的世界”。在这样的社会中,商品交换的诚信只能依靠契约与合同,并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下展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规范从潜意识形态发展为显意识形态,并且日趋明朗和具体,成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准则。

  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类的协作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诚信更加成为一个人社会生存的首要品德。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成为网络的一个节点。而作为一个网络节点,最大的美德,不是能力强,而是可靠,是值得信赖。而要做到可靠、值得信赖,你就必需要做到两点:一是让合作伙伴清楚地知道你的能力边界,让他们能确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找你,你能够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二是在做事时,你必需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随时保持和网络的高效链接。这两点,实际上都包括在“诚信”的范围之中。而越是可靠的节点,吸引到的链接就越多,你的价值也就越大。在这一点上,孔子用“大车无輗,小车无軏”来形容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是富有象征意味的:“輗”和“軏”本身虽然不为车子提供动力,但却是连接车辕和车轭的关键;诚信虽然本身不是一种能力,但它却是把你和他人、组织连接起来的关键,没有了诚信,就算你本事再大,也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成事。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0日 18:35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