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9613c41165754143ab2de1c80c386a0b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名言是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引用的。习总书记说:“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出处,是被列为“四书之首”的《大学》。其大意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品德;在于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在于让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

曾子像

曾子像

  《大学》的作者,普遍认可的说法,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及其门人弟子。

  所谓“四书之首”,说的是《大学》在儒家经典中的重要性。儒家经典浩如烟海,究竟应该从何读起呢?经过历代儒者的千挑万选,确定下来了所谓“四书”,也就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一最最基本的书目。这四部经典又该从何读起呢?宋元之后的儒家学者一致认定,非《大学》莫属。也就是说,当你看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童蒙读物,有了初步的文化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生存技能,真正开始所谓“大人之学”的时候,你要看的第一部儒家经典,就应该是《大学》。这样,你的学问之路,才不至于出现什么差错。

  而《大学》最重要的,又是首章。它重要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宋代之后的儒者,安身立命的功夫,基本上都在这几句话上了。按照朱熹的划分,《大学》共有十一章,可以分为“经”和“传”两大部分。第一章独为第一部分,是“经”,是曾子记录的孔子言论,讲述了《大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以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这也是整篇《大学》的纲领。第二章到第十一章是第二部分,是“传”,是曾门弟子记录的曾子分别关于“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具体解释。简单来说,一部《大学》是儒家经典的纲领,而第一章又是《大学》的纲领,其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来自于《大学》的首章,它讲述的是“大学”的宗旨。

  所谓“大学”,是与“小学”相对而言的。按照朱熹的说法,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的社会生活知识与礼仪;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很明显,“大学”和“小学”阶段的任务是不同的。“小学”学习的内容更多是立足社会所需要的生存生活技能,而大学则在于道德的提升,这种提升,不仅局限于自我的单独个体,也包括推己及人,对社会起到推进和示范作用,使整个社会都能达到一种完美的道德之境。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达到这一宗旨呢?孔子列举了三条纲领。这三条纲领不是并列的,而是一个逐渐推进的关系。

  纲领的第一条是“明明德”。“明明德”中的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彰明、彰显的意思。“明德”,是光明的品德。儒家是主张“性善论”的,认为人天然就有美好的道德,只是因为被欲望所遮蔽,所以才会晦暗不明。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去掉那些蒙蔽在我们心灵上的东西,让自己光明美好的品德彰显出来。

  纲领的第二条是“亲民”。对于“亲民”的理解,历史上众多儒者的看法并不统一。主要的意见有两派。一派以朱熹为代表,认为“亲民”就是“新民”,意思是使人在道德上除垢自新;另一派则以王阳明为代表,认为“亲民”就是推己及人,亲近人民,把人民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究竟哪个更准确,学术界意见并不统一。但从《大学》后文中用“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以及“做新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话语来解释“亲民”,则朱熹的解释应当更为合适。现在很多学者努力调和这两种意见,说它们并不矛盾,因为要想让人民接受自己的道德感召,除垢自新,就必须推己及人、亲近人民;但其实主要的意思还是落在了朱熹的解释上。

  纲领的第三条是“止于至善”。这四个字的大意,是让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有人听后一定会感到有些奇怪,为什么“止于至善”四个字会被翻译得那么复杂。之所以这样翻译,是对《大学》通篇考察的结果。因为后文表述得非常清楚:“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所以“止于至善”,就绝对不只是让自己的品德达到完善,而是让天下人都能彰显自己光明而美好的品德,达到一种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这里我们也可以附带纠正很多人心中都存在的一个误解,就是认为“平天下”就是把天下搞定的意思,其实是不准确的。在儒家那里,“平天下”就是“明明德于天下”,他们要搞定的是天下人的道德,成就一个道德完善的美好社会。

  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做得最好的典范,儒家经常举的例子就是大舜:“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站在现代人的视角,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宗旨的儒家教育理念是有其特别之处的。这就是,它最终的目的,在于培养一个道德完善并对社会道德建设有高度热诚与责任感的君子,而不仅仅是一个掌握生存技能的劳动者。

  从表面上看来,与专业技能相比,道德品质的养成似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不直接。但从长远来看,道德品质的传承,却是一个民族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我们知道,一般来说,我们把文化由外至内分为四个层面:器物层、制度层、风俗习惯层、心理层。在这四个层面之中,心理层是最为核心的,按照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研究》中的说法就是:“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观念浮于斯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而这种核心认同的本质,其实就是各自民族的“活法”,也就是其伦理道德规范。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是世界各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一个,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有一大批对于传统的伦理道德有深切认同的儒者。这些儒者在和平年代,居庙堂之高则辅弼政教,处江湖之远则教化百姓;当改朝换代时,他们则以教化来驯服新的统治者,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在原有的文化轨道上继续前进。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核心要素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家一些具体的伦理道德规范,比如“三纲”之类已经过时,但仍然有大量的积极内容,比如仁爱、孝慈等,都是人性中最光明的东西,它们将与时间、与人类同在;而儒家从完善自我道德做起,进而推行到社会、国家、乃至天下,建立一个理想之国的主张,直到今天,也还闪烁着高远的道德光辉。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6日 08:27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