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韦编三绝(详解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微信扫一扫 ×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韦编三绝”这个典故,是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引用的。习总书记说:“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瞄准国际先进知识、技术、管理经验,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

  “韦编三绝”的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说的是孔子晚年特别喜欢《周易》。因为翻阅的次数太多,连穿竹简的熟牛皮绳都断了好几次。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成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狭长的竹片,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一根竹简能写的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要用绳子按次序编连起来,才能最后成册,便于翻检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孔子所阅读的《周易》,是用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所以才会有“韦编三绝”的说法。

中国古代的简册

中国古代的简册

  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是孔子对《周易》很重视,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周易》究竟是怎样一部书,为什么孔子会对它如此重视呢?第二是孔子对《周易》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态度,这就引伸出了第二个问题:孔子这种学习态度,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我们先说第一点:《周易》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孔子为什么对它如此重视。

  就性质而言,《周易》是古代一部用来占卜的书。古时科学尚未昌明,人们认为事物的吉凶祸福是由某些神秘的力量所左右的,为了获得神明的启示,就借助一些特定的手段,希望能从一些征兆上获得对未来的预测。先秦时期,预测的手段五花八门,但最重要、最正式的就两种:一种是烧灼龟壳,从龟壳爆裂的纹理和走向来预知祸福,这叫“龟卜”;一种是对蓍草进行排列组合,从所得到的不同结果(专业术语叫“卦象”)来判断吉凶,这叫“蓍占”。“龟卜”已经失传,只留下一些对于占卜结果的记录,这就是“甲骨文”;而“蓍占”则保留下来,其载体,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易》了。所以,简单来说,《周易》就是一部指导人们使用蓍草占卜,以及对占卜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的“占卜手册”。

  但《周易》深厚的文化内涵,却不是区区“占卜手册”四个字所能涵盖得了的。它蕴含着古人对世间万物的观察与思考,对规律与趋势的认识与把握,以及如何权衡得失、趋利避害的方式与态度。它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蕴含着最为深沉的中华文化基因,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一部原典。明乎此,则孔子对《周易》何以如此痴迷,也就非常清楚了。

  再说第二点:孔子对于《周易》的学习态度,对于我们有何启示。

  首先,是对学习的重视。

  孔子是一个对学习极为重视的人,这和孔子的身份有关。孔子有许多身份,但最重要的是教师——“大成至圣先师”的封号就是对孔子这一身份的最好说明。是孔子把被官府垄断的教育带到了民间,中国教育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野”的转化就是由孔子完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自身不断学习,同时不断把自己的知识,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传授给下一代,这两点构成了孔子生命的主要内容。

  《论语》中就记录了许多孔子强调学习的言论。他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就是:“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至于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的话就可以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就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从孔子对自己一生的阶段划分来看,他把立志学习作为自己人格生命的真正开始。孔子学习起来,那真是如饥似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学习起来总怕赶不上别人,已经得到的知识又唯恐会失去。他学习时也不会感到疲倦厌倦,而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到了知识,并时常温习,难道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而“韦编三绝”这个典故,正是孔子重视学习的一个典型例证。

  其次,是关于学习内容的选择。

  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人类知识的总量与今天相比要少得多,但即使这样,也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人的头脑所能容纳的极限。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有所轻重,有所取舍。因为知识的载体是书,所以这个轻重取舍,就经常表现在对于不同书籍的选择与侧重上。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有一个著名的“二八法则”,就是说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一小部分,大约是百分之二十,其余百分之八十尽管是多数,却并不那么重要。这一法则被广泛运用到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读书其实也是这样。一般性的书籍你也需要阅读,但它们并不需要占用你太多的时间;但一些特别重要的书籍,在你的阅读总量里所占的比重可能并不是很多,但你需要用百分之八十的时间精力,去反复阅读,直至消化吸收。对于这一点,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有一个很好的描述:“一些书只须浅尝辄止,一些书只需囫囵吞枣,但也有为数极少的一些书,你却需要仔细品味,并消化吸收。”中国有句古话,叫“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很重要的书,你必须拿出孔子“韦编三绝”的态度,不必贪多,读一本是一本,认真阅读,消化吸收。只要你这样做了,让这些书内化为你的精神气质,那么你就是一个有根底、有内蕴,而不是夸夸其谈、游谈无根的人。

  《周易》对于孔子来说,无疑就是那为数极少、但需要仔细品味并消化吸收的重要书籍。

  再次,是坚忍持久的努力。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付出坚忍而持久的努力。关于这一点,中国古代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比如“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孔子“韦编三绝”的典故虽然没有刻意强调时间,但熟牛皮的绳子都被孔子翻断多次,他阅读《周易》所花费的时间之多,其实已经暗含在这个典故之中了。而现代的学习理论也证明了这种态度对于成为人才的必要性。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意思是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才高人一等,而是他付出了持久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当然,一万小时的学习时间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能否成为顶尖高手还需要看个人的天分以及机缘;而且“一万小时”的规定也似乎太机械,有些复杂的技艺需要的时间更长,而有些简单技艺需要的时间则可能比较短。但无论具体个人与具体技艺之间的差别如何,长时间的刻苦付出都是必要的。

  孔子本身对于《周易》所下的功夫是收到了丰硕成果的。在所有的文化遗产中,他对《周易》情有独钟,用功最深,而在某种程度上,《周易》实际上也是在孔子的手中才真正完成的。根据一般的说法,最初创制六爻八卦的是伏羲;将八卦演绎为六十四卦的是周文王;而《易传》这部解读《周易》的权威著作,其作者正是孔子——这就是所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总之,在“韦编三绝”这个典故中,我们看到了孔子对于文化的热爱,对于经典的重视,以及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我们虽然不是孔子,但只要能够付出努力,并持之以恒,即使成不了大师,至少也能成为一名具有真才实学的行业专家,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人才。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6日 09:08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