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是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引用的。习总书记说:“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思想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所尊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出处,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庆历三年(1043),他出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发起“庆历新政”。新政受挫后,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颍州。皇祐四年(1052)逝世,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岳阳楼记》这篇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写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是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作的。滕子京被贬谪到巴陵郡,在他的主政下,巴陵郡很快政和人通,面目为之一新。公务之余,滕子京又重修了岳阳楼这座名胜古迹。楼修好后,滕子京向范仲淹求文来纪念这件事。范仲淹欣然命笔,于是就有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篇。文章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重修岳阳楼的缘由;第二部分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给人的感受;第三部分也就是引文所出自的部分,是从普通人的“览物之情”引申到“古之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远之境,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其相对完整的上下文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大意是:啊!我曾经探求古时那些仁人志士的情感,他们的心情,大概是不会随天气的阴晴而变化吧!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心是不会随着外物的好坏以及自己的得失荣辱而悲喜的。他们在朝廷上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身在江湖,就为君王担忧。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我的忧虑在天下人之前,我的快乐在天下人之后吧”。啊!没有这种人,我又能和谁同道呢?
《岳阳楼记》最后这段文字虽然不长,但却是整篇的精华所在,特别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是中国士人所能唱出的最为高亢而嘹亮的声音,具有千古不灭的价值。
言为心声。范仲淹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是因为他所具有的那种圣贤情怀。他本人确实就是那种把天下人的忧虑放在自己之前,把自己的快乐放在天下人之后的那种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然是因《岳阳楼记》而闻名天下的,但实际上,它早就成为范仲淹自我激励的座右铭了。和他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范仲淹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范仲淹纪念馆中的牌楼,上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语
为了实现在即的抱负,青年时代的范仲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宋代释文莹的《湘山野录》记载:“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读书困了,累了,就用冷水洗把脸,继续苦读,直到深夜。为了节约时间,有好几年他睡觉的时候都是不脱衣服的。
范仲淹是一个“不忘初心”的人。他做官之后,用自己全部的精力,践行着自己年轻时许下的诺言。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范仲淹后来官至宰相,是从地方官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干上去的。他曾经在很多地方为官,可以说每做官一任,必定要造福一方,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人民都感念他的德泽,尤其是邠州和庆州的百姓,与归附宋朝的外族人民,都画了他的肖像,给他立生祠纪念。当范仲淹离世的噩耗传到各地,人们深为叹息;西夏甘、凉等地的少数民族羌族,数百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哀伤,且斋戒三天才散去。
在朝廷为官时,他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自励,敢于秉公苦谏,纠补朝政阙失,时有奋不顾身之举。后来为相,主持“庆历新政”,范仲淹给朝廷“条奏当世务”,提出了系统的政改方案,体现出他的远见卓识。他光明磊落,不徇私情,在考察官员的时候,凡是不合格的,都一笔勾去。有人表示惋惜,说你这一笔勾下去,一家人就得痛哭流涕啊。范仲淹的回答是:“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意思是说:一家人哭总比一省人伤心痛哭要好些吧!《宋史》本传评价他的改革举措,是“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倖滥,考复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
范仲淹的道德文章,获得了千古的尊重与崇敬。纪晓岚说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
在中国历史上,像范仲淹这样心怀天下、公而忘私的,可以说代不乏人。比如西汉名将霍去病。元朔六年(前123),年仅18岁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随他的舅父名将卫青出征。他率领800骑兵长途奔袭,斩获匈奴2000余人,战功冠于全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在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年(前119)与匈奴军的战斗中,霍去病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共斩俘匈奴10万余人。汉武帝论功行赏,下令给他建造府第,但霍去病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匈奴还没有灭掉,我要家做什么?这句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励着后人。
唐代诗人杜甫,当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毁坏,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的寒士,唱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宋代诗人陆游,一生为光复失地、重整山河而奔走号呼,殚精竭虑,置生死荣辱于度外。即便在病患之中,仍然对国事念念不忘:“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又如近代的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鸦片烟。林则徐的禁烟,本是正义的行为,但鸦片战争失利,林则徐遂横遭诬陷,被发配新疆。在出发前,他写下了《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中最著名的句子是:“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历史上这些光辉的人物,将国家天下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把“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演绎得无以复加。中国的历史,因为有这些人而闪闪发光,令人尊重。
这些人给我的人生启示,主要有两点。
第一,伟大的目标导致了伟大的人生。我们这里要说明的是,“伟大”是指品格,而非高官厚禄,身居高位。范仲淹是千古名相,但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即使他不能身居高位,甚至连进士也未能考上,他依然会有一个伟大的人生。这是他心怀天下的志向决定的。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说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范仲淹回答说:“造福天下,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如果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则又莫过于成为良医。好的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第二,是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向我们示范了如何将高远的人生境界落到实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乍一听是一个高远到几乎无法实现的人生境界。但是,范仲淹等人的例子,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高远之境是怎样落地的。对于范仲淹来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落实在他的新政、落实在每一处为苍生谋福利的行动上。对于霍去病而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落实到每一次舍死忘生的战斗中,落实在他“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具体行动中。转换到我们今天生活的具体环境中,假如你是党员干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像焦裕禄那样,绝不抛弃任何一个困难的群众;假如你是科学家,就要像李保国那样,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