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湖北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23℃人社服务”,温暖最大民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湖北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开展“23℃人社服务”专项行动,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郑 掷摄

  医学上,23℃是人体最佳舒适温度,将这个“温度”注入劳动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会产生哪些“化学反应”?2017年以来,湖北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开展“23℃人社服务”专项行动,进行一场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的“自我革命”,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就业招工 “量身定制”

  2016年底,为了保护长江生态,宜昌田田化工陆续拆除沿江1公里范围内的300余套生产装置和厂房。

  “当时人心惶惶,以为要失业了。不过,市里和公司并没有‘一刀切’,而是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然后分流到其他企业。”现在已在湖北京山市一家化肥厂重新上岗的原宜昌田田化工职工陶伟回忆说。如今陶伟的月薪是7000多元,还解决了住房。

  田田化工关停后,需安置482名职工。对此,宜昌市政府高度重视,前后投入2600余万元用于发放职工退休金、养老保险等,同时组织了6期免费转岗技能培训。

  “企业关停前后,我们先后联系了28家化工企业,到田田化工厂区举行了8次专项招聘会,近百名熟练工人被省内各大化工厂‘抢走’,陶伟被京山市一家化肥厂聘用。”宜昌劳动就业管理局失业保险科科长林华告诉记者,为方便职工到市区再就业,局里还协调了公交车的班次和发车时间。

  通过培训学习,陶伟成为新公司的技术骨干,薪资相比之前涨了不少,还拿到了人社部门和公司发放的奖励和补贴。

  为了破解“化工围江”难题,宜昌计划3年内“关改搬转”134家化工企业,涉及职工5万余人。“职工不仅要妥善安置,还要引导他们向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的新型人才转型,促进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谢天星说,为此,市劳动就业管理局积极推进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发放失业保险金、稳岗补贴等数千万元,同时鼓励转岗职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

  “这是宜昌几家大企业最新的招聘信息,岗位很多,待遇不错,快了解一下!回村里给乡亲们也宣传宣传。”6月20日,宜昌夷陵区黄花镇快递代办点老板李万里一边忙着收发快递,一边向村民介绍宜昌一些企业的招聘信息。

  不久前,李万里获得一个新身份——“乡村小猎头”。在宜昌,像他一样的劳务经纪人已有1200余人,覆盖了95%的行政村。

  近年来,随着广汽乘用车、东阳光原料药、三宁搬迁转型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在宜昌落地,宜昌用工需求迅速增长,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

  一头连着就业群众,一头服务用工企业。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主动出击,联合多个部门和大型化工企业兴发集团,创新设立“乡村小猎头”,进组入户宣传,缓解企业招工难。

  “我们都是本地人,十里八乡谁家有劳动力,谁家想出去打工,我们心里有本账。”李万里说,参加兴发集团培训时,他细致考察了调度中心、生产车间、员工宿舍和食堂,回到村里有针对性地上门宣传。

  背马山村村民舒鹏刚从外地回乡,想在老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时,李万里找上门,陪他到兴发集团看了半天,第二天舒鹏就办理了入职手续。如今,李万里已为30多名村民推介了工作。

  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办公室主任宋桂生说,有了“乡村小猎头”,企业用工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过去每个月只能招进40人左右,近3个月来,每个月新入职120多人,大大提高了招聘效率。

  “就业是最大民生”。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创新“人力资源部长助理制”“招工专员”“乡村小猎头”“招聘夜市”等服务用工品牌,5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7万人,同比增长16%;失业人员再就业24.5万人,同比增长24%;困难人员再就业9.6万人,同比增长20%。

  “爱上宜昌” 聚才引智

  不久前,在湖北省赴北京招才引智暨“我选湖北”计划推介活动中,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大学的73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与宜昌结缘,其中59人达成就业意向,14人达成实习实训意向。

  来自中科院的博士研究生邓娟说:“宜昌的揽才政策优惠多,提供的岗位多,选择的范围广,不少学生都愿意到宜昌来实习、就业、创业。”

  招才引才留才作为城市发展的“先手棋”,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在激烈的人才抢夺战中全面发力,努力为宜昌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该局提请宜昌市委市政府出台打造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城市、“我选湖北·爱上宜昌”计划,发布鼓励高校毕业生在宜昌就业创业3个文件,确定了3年引进10万名大学生就业目标。2018年新增高校毕业生3.3万人,较2013年增加2.1万人,增长175%,新增就业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0.79%,均居全省地市第一。

  “我们还推出了‘基层大学生成长计划’宜昌版,设置‘乡村振兴专技岗’‘大学生扶贫村官’等基层服务项目,深化与在宜昌的5所高校战略合作,精选优质顶岗实习岗位与学院对接。”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创业指导科负责人魏立红说,2018年,在宜昌高校学生留宜昌就业率突破30%,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

  据介绍,两年来,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举办“我选湖北·爱上宜昌”专项活动430场,开展寒暑假实习实训集中行动,累计吸引6.3万名大学生在宜昌实习实训。

  “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既学到了土地征收及拆迁的程序,也熟知了办公室的常规工作。”在宜昌市城乡建设服务中心实习的三峡大学学生刘怿轩告诉记者,今年毕业后将留在宜昌工作。

  此外,该局还在全市设立15个高校毕业生一站式服务窗口,建立22个服务团队,高校毕业生来宜昌只入一次门即可解决所有问题。

  宜昌天顺达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廖春宇,就是“一站式”受理服务受益者。去年7月,她来到宜昌自贸片区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受理窗口,申请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原以为很麻烦,没想到服务人员很快就审核通过了她的材料,经上门核实后,于7月9日就拨付了创业补贴。“现在,我们公司刚与715创意园签订了服务协议,赚了第一桶金。这都要感谢‘一站式’受理,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廖春宇说。

  智慧就业 “一次不用跑”

  家住宜昌市西陵区的万芙蓉和朋友合伙经营着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今年她们想升级店面,于是向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咨询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第二天,工作人员就打来电话,告诉她贷款申请不用再往服务大厅跑,通过手机即可办理所有手续。

  打开手机,登录宜昌市民E家,进入“网上就业局”,选择创业担保贷款,填写几项重要信息,不到10分钟万芙蓉就完成了申请程序。

  “事情办到哪一步,还可以网上随时追踪,一目了然。”万芙蓉说:“没想到政策力度这么大,而且还不用跑路,在网上就能办理,真是太方便了。”

  方便的不仅有市民,还有企业管理人员。易国栋是葛洲坝建筑工程公司社会保险科负责人,以前让他头疼的稳岗补贴申报手续,现在通过“网上就业局”,足不出户就能办完。

  易国栋告诉记者,“以往我们需要往返七八趟到人社局去,才能把稳岗补贴的申报工作完成,现在不用出门,网上就可完成”。

  2016年底,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在全国率先建成“网上就业局”,八大部门核心数据库被打通,失业金申领等13项公共就业服务实现网上办理,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零跑路”。2017年,该系统被评为中国“互联网+政务”50强。

  “以前我们的办事系统和流程是方便自己,现在才真正方便了群众。”谢天星坦言,刀刃向内的改革有阻力,阻力都在思想上。

  “以前办理失业保险金申领,第一个窗口办理失业证,第二个窗口登记,第三个窗口领取失业保险金,每个窗口都要重复提交相关材料的复印件,其实这些文件都在我们的系统里。”谢天星告诉记者,3年就用坏了一台复印机。

  “现在办理失业保险申领,所有流程都在网上实现,一次都不用跑。”谢天星说,提交“终止解除劳动合同书”,局里跟企业一起研发了电子签章,直接提交电子版;失业证上必须贴的照片,直接用数据库中身份证照片生成;失业金发放,提供银行账号即可。

  便捷高效的网上办事系统,传递着宜昌公共就业服务的温度。在这里,“23℃”服务“落下来”的是改革措施,“扬上去”的是群众笑容。通过推动“一窗办”改革,将原来22个办事窗口整合为6个综合窗口,增设母婴室等便民设施,让办事群众“一次叫号、一窗办结”。

学习专栏: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

学习专栏: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9日 10:51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