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我们获得辉煌 他们历尽苦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夹金山上的雕塑。

夹金山上的雕塑。

  7月25日,阿坝州小金县达维乡夹金村幼儿园,教师苏冬梅为身穿红军服的孩子们讲解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的故事。

  7月25日,阿坝州小金县达维乡夹金村幼儿园,教师苏冬梅为身穿红军服的孩子们讲解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的故事。

  7月26日,在红军长征两河口会议纪念馆内,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暑期实践研修培训班开展纪念活动。

  7月26日,在红军长征两河口会议纪念馆内,太原师范学院思政部暑期实践研修培训班开展纪念活动。

位于阿坝州红原县的红军过草地纪念碑。

位于阿坝州红原县的红军过草地纪念碑。

  在四川省红原县日干乔大沼泽旁的一个山包上,俯瞰着脚下茫茫草原的是一座红军过草地纪念碑。一段碑文刻骨铭心:“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

  7月25日至31日,记者参加了“记者再走长征路”四川段的B线采访。一周时间,到了雅安市宝兴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马尔康市、红原县、松潘县等5县市。一路上,体验了爬雪山(夹金山、梦笔山)、过草地(日干乔大沼泽),到访了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等重要会议会址,参观了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红军长征纪念碑总碑等场地,访问了多位红军后人和党史研究人员。三个关键词让人印象深刻:牺牲、信念、初心。

  牺 牲

  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在著名的长篇报告文学中,王树增这样写道,世界上不曾有过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五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二十岁,十四岁至十八岁的战士至少占百分之四十。在长征途中,武器简陋的红军官兵能在数天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畏牺牲举世无双。

  “毛泽东《长征》一诗中,5个地名4个在四川——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提到的长征8个著名战斗战役中,5个与四川有关。”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周锐京说,长征历时两年,红军三大主力在四川境内转战长达一年零八个月,四川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经过地域最广、行程最远、时间最长的省,是革命战略重心由南向北转移最关键的地区,是党中央在长征中召开会议最多(14次)的省,是红军长征途中开展民族工作最频繁、成效最显著的地区(如彝海结盟),是为长征提供人力物力最多的地方,是长征中发生重要战役最多的省,是红军长征途中经历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雪山草地)……也许,四川是长征中见证了红军最多牺牲的地方。

  有一整个的家庭。红原县瓦切镇有个名叫“甲罗尔伍”的老红军,已经去世10年。他老家在湖南大庸(张家界),本名侯德明,长征期间他一家9口参加红二军团,随同老乡贺龙长征。过草地时,年幼的他眼见着母亲倒在沼泽地里。掉队后,他被红原当地喇嘛收养,近70年后重新联系到湖南亲人,才知道全家9口人长征后含他在内仅活了3人。

  有一区一域的热血儿女。据阿坝州党史研究室主任肖飞统计,阿坝州有5000多人参加红军,新中国成立后还健在的仅有50余人。99%的人献身了,牺牲比例之高超乎想象。据《藏族史纲》记载,“(马尔康市)党坝地区仅少年参加红军就有72人。”马尔康市的卓克基、梭磨、本真、松岗、白湾、大藏、草登、脚木足等地,数百青壮年追随红军踏上征程。他们中大多数人再也没能回家。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天宝、原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藏事组组长净多孟特尔、原甘孜藏族自治州州长沙纳是其中的幸存者,被家乡人民誉为“马尔康三杰”。

  有一整个建制班的战士。在海拔4800米的亚口夏雪山上,有一座我国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其中12名红军烈士的牺牲载入史册,没有一个留下姓名。红原县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贺建军说:在1952年7月,解放军黑水剿匪部队西线部队进入亚口夏山,轻骑师137团在驻营地亚口夏山垭口附近发现12具排列整齐的红军烈士遗骨。据解放军141团团长唐成海判断,这12名战士应该属于红军的一个建制班。故事应发生在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北上经亚口夏山时受命留下阻击敌人,结果夜里遇到严寒,因坚守岗位而被冻死了。以石砌墓,用木立碑,137团官兵修了这座“中国工农红军烈士之墓”。

  有真诚的少数民族同胞。那个时候,敢于帮助红军要冒生命风险。中央红军经毛儿盖过草地时,找到两个藏胞向导,一个叫益希能周,一个叫扎东巴。两位都是年轻喇嘛,在甘南拉卜楞寺学经,放假回家碰上红军,主动带领红军走过了草地。1986年,邓小平与叶剑英见面时,谈起当年的藏族向导,“他们过得怎么样了?如果还活着,请一定给予他们补偿和安置。”然而,调查结果却是,在把中央红军大部队带出草地后不久,益希能周就被土匪杀害了。1956年,毛尔盖土匪叛乱,扎东巴躲进山洞,也活活饿死了。

  还有与红军朝夕相伴的战马。在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里,记述了这样一个画面:红军经过宝兴县灵关镇时,铁索桥上,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的战马踩入铁链缝隙,一时难以拔出。为不耽误部队过桥,只好“狠心”下令将战马推到桥下。英勇的战马也为部队作出牺牲。

  “沼泽地里,每公里非战斗减员近100人”。

  “长征每走一公里,就有三四名红军牺牲”。

  这些牺牲者,或有名,或无名,但都是为了中国革命。

  信 念

  相信共产党,相信红军,相信跟着红军走就是有前途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主席这首诗词很好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精神。

  长征时,红九军出版的红军报就叫《不胜不休》。

  在海拔4100米的夹金山垭口,记者想起邓颖超在回忆录中写的:“奇寒和气压低并没有威胁到英勇红军烈火锻炼的心,浩浩荡荡的队伍都爬上了山顶。”在登夹金山时,毛泽东把马让给伤病员和体弱的女同志,负伤的王稼祥因怕战士受累坚持不坐担架。

  在松潘县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里,碑园党支部副书记秦成勇讲了一个“把中央党校五个教授讲哭”“也把自己讲哭了”的故事:爬雪山时,彭德怀看到一个衣着单薄的战士牺牲了,生气地质问:谁是物资管理员。后来知道,竟然牺牲者本人就是物资管理员。“管吃的会被饿死,管物资的能被冻死,有劲的被累死,”“红军战士总是把困难甚至死亡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战友。”在马尔康党坝、木尔宗一带,有老百姓亲眼看到,长征中的红军战士,仅仅半碗糌粑,从这个战士手中传到另一战士手中,又传到其他战士手中,转了一圈,糌粑颗粒未少。因为,谁也不忍心吃。

  正是在长征中,党有了核心,红军有了正确的方向。毛泽东曾多次讲到:红军过草地时,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而是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小金县两河口镇一座关帝庙,是两河口会议召开地。会议确定了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为推动北上,中共中央又连续召开了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等会议,与南下搞分裂的张国焘做了坚决的斗争。

  红军长征如此曲折,而终能成功,正是因为,遵义会议和苟坝会议、会理会议以来,我们党逐步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核心地位,两河口会议以来确立了正确的北上路线,沙窝会议和毛儿盖会议等会议又坚持了北上路线。有了核心、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中国革命才有了胜利的方向和道路。

  “跟着走。”在回忆长征时,邓小平这么说。

  “最重要的信念就一条,就是相信共产党,相信红军,相信跟着红军走就是有前途,相信共产党做的事情就是为穷苦老百姓好,相信共产党说的就是真理。”习近平总书记谈起长征时这样说。

  初 心

  共产党做的事情就是为穷苦老百姓好

  关于长征,一位叫B·瓜格里尼的意大利诗人曾这样写道:

  黑夜沉沉,朦胧的黎明时分,

  遥望辽阔而古老的亚细亚莽原上,

  一条觉醒的金光四射的巨龙在跃动、跃动,

  这就是那条威力与希望化身的神龙!

  他们是些善良的,志气高、理想远大的人,

  交不起租税走投无路的农家子弟,

  逃自死亡线上的学徒、铁路工、烧瓷工,

  飞出牢笼的鸟儿——丫环、童养媳,

  有教养的将军,带枪的学者、诗人……

  就这样汇成一支浩荡的中国铁流,

  就这样一双草鞋一杆土枪,踏上梦想的征程!

  正是在“梦想的征程”中,我们找到了红军将士的初心。

  红军的初心,就是彻底为了人民!

  红军的初心写在标语里。

  要为穷人谋幸福。“参加红军打倒款子,穷人得吃安乐茶饭!”“参加红军打军阀发财人,才有衣穿饭吃!”

  要为民族谋复兴。“参加红军打帝国主义,不当亡国奴隶!”“誓死不当亡国奴!”在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里,有一首诗这样写道:“枪林弹雨无所谓,饥寒交迫更不奇”,必将“血汗浇开山河笑,天安门上挂国徽”。

  红军的初心体现在行动中。

  红军进入天全灵关殿(今宝兴县灵关镇)时,为不惊扰百姓,战士们在屋檐下席地而坐到天亮,秋毫无犯。在马尔康木尔宗,自己还没吃饭的红军战士把一桶糌粑和一小口袋黄豆留给老人。

  红军的初心感动了土司安登榜。在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已经解说了13年的秦成勇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安登榜出生于松潘县镇坪呷竹寺世袭土司之家,是松潘南部地区实力最强、影响最广的羌人首领。世袭土司的身份意味着衣食丰足,但安登榜却成为了第一个率领族人参加红军的羌族土司头人。“他为何参加红军?就是为了不让部落百姓遭受国民党反动派苛捐杂税盘剥和各种迫害。”广大羌民也从此消除了对红军的顾虑,积极帮助和支援红军。1935年8月,时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番民游击大队长的安登榜,在北上抗日的征途中壮烈牺牲。

  离毛儿盖会址不远,上八寨乡阿藏村1组34号,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小时候见过红军的藏族老人罗让今年96岁了,对记者讲起红军故事仍如在眼前:红军纪律严明,拿了邻居多顿家的青稞,找不到人,就留下一块木板当借条。

  红军的初心记在老百姓的心里。对于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跟着红军走,有的甚至追几公里也要参加红军这个问题,老人罗让的回答干净利落:因为红军把人当人看,真正对穷人好。

  今年5月21日,也就是参观了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次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崛起工作座谈会上问了三个问题:“长征中能活下来的有多少人?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呢?”

  红军战士用自己的牺牲、信念和初心,回答了习总书记这长征三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网页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4日 07:3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