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要为大家介绍的这部书是《菜根谭》,它的作者是明代万历年间的洪应明。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本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事的格言集。明朝万历年间,社会危机四伏,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但朝廷上下却是醉生梦死,腐败横行,奸权当道,正人君子被排斥,有识之士被埋没,社会风气日下。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洪应明,虽学识渊博、才智过人,却在仕途上屡受挫折,志不得伸,这让他对社会现实有了入木三分的观察和深切的体会。《菜根谭》这本格言集凝聚着洪应明对整个人生社会万种世态的分析,饱含着他企图拯救社会、劝人为善的一片苦心,也显示了他的学识和修养。本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无所不及,读之不仅趣味盎然、富有哲理,而且言近旨远、促人警觉,同时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书名取“菜根”二字,颇有味道。洪应明的好友于孔兼说:“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洪子曰:‘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其所自警自力者又可思矣。”于孔兼为洪应明的好友,这个解释应该接近作者的原意。
《菜根谭》将《修省》放在开篇,意在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唯有修身立德的人,才能经得住考验,抵挡得住外来诱惑,抵制歪风邪气,与不良行为作斗争。洪应明始终认为德行修养是成事之基。他说:“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良好的德行修养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就像兴建楼宇,如果基础不牢固,是不可能经久耐用的。
那么,如何修身和保持良好的德行呢?洪应明提出要摒除心中的贪念。人的正常欲望应该得到满足,但凡事都要有度,欲望过度,就是贪。书中说:“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所以,做人应当淡泊名利,把“不贪”二字作为修身之宝。
《菜根谭》还强调从政者要廉洁奉公。“居官有二语:‘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在洪应明看来,获得不该得到的利益,是遭受祸害的根源。因此,为官者要具有廉政意识。洪应明还说:“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这句颇有辩证思想的话,意在指出真正清廉之人,其廉洁思想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他不会把清廉作为噱头四处宣扬,从而给自己歌功颂德。为官清廉者,应该做到心如规矩、志如尺衡,要严格自律、坚持原则。
对于为官者,书中还说:“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这是要求为官者要慎独自律、表里如一,即使在细微的地方也不可粗心大意;即使在没人听见、没人看见的地方,也绝对不做见不得人的事;尤其是处于贫困潦倒之时,更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总之,《菜根谭》这部书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推崇,它对于我们修养心性、学习为人处世之道、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