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西藏民族大学:凝心聚魂 深学笃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网页

  2019年9月,西藏民族大学迎来了2800余名新生。西藏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欧珠以 “新时代追逐新梦想踏上人生新征程,新学期喜迎新同学开启民大新起点”为主题,为学生们上了入学第一课,在助力新生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同时,也意味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校园拉开了帷幕。

  “要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找准着力点,真正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活动伊始,西藏民族大学就给开展主题教育定下了“调儿”:要对照师生群众新期待,找准着力解决的新问题,挂图作战抓整改。

  紧扣高校发展“痛点”查起来

  地处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大学,肩负着为西藏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却也有自己发展“痛点”:“身”在内地,但教学水平与内地兄弟院校有差距;“心”为西藏培养人才,但年轻教师对区情却相对陌生。

  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决心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真正找药方、出良药,把这个“困扰点”彻底剔除。

  “如果不去调研,不走群众路线,如何才能提高服务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能力?”走进西藏,走到农牧民群众身边,这是迅速掌握西藏区情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式。

  2019年暑期,西藏民族大学梳理了校园稳定安全建设、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大学生就业创业等9个方面的调研内容,深入西藏有关厅局和高校进行调研交流。通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师生深入西藏农牧区,用所学知识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引导农牧民群众倡导科学文明新生活,破除陈规陋习,过好当下幸福生活。

  要追寻“根”,也要开拓新“源”。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高校资源,前往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从学校的办学理念、体制机制改革、基层党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改革提供了有力借鉴。

  充分发挥“红色优势”讲起来

  “我的家乡在措美县卓德村,民主改革以前我的爷爷顿久是农奴。民主改革后,爷爷分到土地、牛羊和家具,打心眼里敬爱金珠玛米。因着这份敬爱,爷爷从1971年至今亲手缝制了170多面国旗……”

  这是西藏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8级学生索朗旺姆娓娓道来的故事,里面有感恩,更有珍惜。

  “西藏民族大学的前身是西藏公学,具有为国家和西藏重点培养民族干部的特殊历史任务。成立之初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农奴的后代,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进步也很快……”这是在西藏民族大学建校之初就开始在此任教的老教师王联芬刻在记忆里的故事,里面有感动、更催人奋进。

  ……

  自欧珠的“开学第一课”开讲以来,西藏民族大学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西藏、陕西两地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和文化资源,让主题教育真正“讲起来”。仅仅在9月6日至8日3天时间里,全校范围内共开展“开学第一课”36次;截至10月10日,全校开展十八军老战士、老干部、老专家辅导报告16场,共有2600多名师生接受教育。

  “我们还着力让‘讲’的形式活起来。”西藏民族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焦忠武告诉记者,西藏民族大学探索形成了“课堂+课外+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以延安革命圣地、照金革命纪念馆、马兰革命遗址、富平习仲勋纪念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等为主的一大批教学实践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考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打上了鲜明的红色烙印。

  红色烙印一旦铭刻,便成了一份力量,一种信仰。“听了讲座、看了基地,使我对‘老西藏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藏汉一家亲是老一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作为新时代党员大学生,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2017级会计2班党员昂斯朗的话掷地有声。

  “一竿子插到底”改起来

  李书勇是西藏民族大学教务处教师教育发展中心主任,2019年下半学期开学还不足两个月,但他却分明能感受到来自校党委求改革、求变化的讯号。

  加大工科教学及培养力度、缓招日语专业转而改为西藏急需的印地语和尼泊尔语的招生……“让专业和学科设置更合理,更能契合学生就业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改革和探索紧密结合了西藏的现实需求,提升了服务西藏社会发展建设的能力,也更利于发挥高校‘智囊库’作用。”李书勇认为,传递出的这些讯号,使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也更为明确。

  其实,这就是西藏民族大学党委紧扣吴英杰书记对高校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的积极回应。

  立行立改,这在西藏民族大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在目前梳理出的问题清单里,“改起来”的还不止这些。

  过去,西藏民族大学有大小社团60多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保留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西藏民族大学把学术、科研、创新作为评价社团的新标准,通过清理整合,目前保留社团39个,真正起到丰富大学生“第二课堂”的目的。

  “同学,小心烫手,慢点走!”“餐盘请主动放回回收处”……这是西藏民族大学食堂里“文明监督员”的声音。9月,在收到学生反映食堂有抽烟等不文明的行为后,西藏民族大学后勤部门立行立改,第二天组织带着红袖标的“文明监督员”就在各食堂走马上任,对就餐时个别学生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

  环境更好了,伙食也更好了。来自江西的研究生雯雯一边吃着冒菜,一边心满意足地说:“现在食堂的饭菜种类很多,冒菜、香锅、川菜、面饼……偶尔改变一下口味,很幸福。”

  西藏民族大学的“整改”真正把刀刃向内,把问题当“利剑”,甩开膀子“一插到底”。大到服务西藏能力的提升,小到学生味蕾的满足,在西藏民族大学的主题教育里,都无不涉及。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1日 13:35 来源:西藏日报 编辑:宿党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