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品读中华经典》系列音频 | 徐霞客游记

微信扫一扫 ×

  提起徐霞客,我们立刻会想到他的名著《徐霞客游记》。这部用日记体写下的著作不仅是我国地理学史上一颗闪亮的明珠,而且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书中关于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广泛而深入的考察记述,尤其具有科学价值,是世界最早有关这一研究的宝贵文献。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它有如下特点:

  第一,内容广泛而丰富。《徐霞客游记》的内容涵盖了自然和人文两大类,作者关注面十分广泛,自然方面,像风景名胜、大山大河、岩石洞穴、气象气候、动物植物等,都是他探讨的对象。人文社会生活方面,像文物、碑刻、年节、民俗等,也都是他感兴趣的内容,并记录在书中。

  第二,描写详尽而细致。比如徐霞客对大理石的记录详到花纹、尺寸和位置;在少数民族妇女的装束时,详载发型、盘垂方式、巾帽使用等。这些都是难得的历史资料。

  第三,记录真实而可信。徐霞客在日记中所作的记录,都是他经过实践而得出的认识、体会和感想,因此是十分真实的,这也是学者将《徐霞客游记》看作是科学文艺作品的原因。

  第四,结构完整而精细。《徐霞客游记》的内容可以分成四部分——正文、小字夹注、专条附记、有篇名的专文。正文是该书的主体。以时间为经,行程为纬,按日系事,步步展开,引人入胜。后三者范围不同,规模各异,对重要问题层层展开,进行横向解剖。

  谈到《徐霞客游记》的现代价值,首先它是一部科学文艺作品,其核心还是科学性,它为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举例来说,在西南地区,徐霞客用了三年时间对石灰岩地貌和岩石性质进行深入考察,正确描述了石灰岩的各种特征,并将观察的现象做了分类和整理,记录在书中,这是前无古人的。徐霞客在这方面所作的科学贡献极大,比起欧洲1774年爱士培尔、1858年罗曼对石灰岩进行的考察,要早二三百年,而且他对钟乳石、石灰岩地貌成因的分析,也与今天基本符合。

  其次,《徐霞客游记》记录了由于自然条件与社会历史的差异而形成的各种民俗,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资料。比如书中所述除常见的元旦放爆竹,元宵观灯,重阳登高外,还记载了一些边疆地区的特殊风俗。  

  第三,《徐霞客游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徐霞客不是为了日记而写日记,而是在所见所闻后,自然而然地抒发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真实想法,加之良好的文字功底,于是将大自然美好的面貌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最后,还应指出的是,作为旅行家的徐霞客那种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精神,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去学习。徐霞客在旅行考察中,主要靠自己的徒步跋涉,偶尔乘船,很少骑马。每当一天行程结束,他总要把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有时日行百里,到了晚上还要在危垣破壁之下,点起油灯写作,即使露宿山野时也不中断。了解徐霞客的这些经历后,我们在读他的游记时,定会被其坚定的毅力,顽强的意志,以及不畏艰险、勇于探索自然奥秘的决心所深深打动。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2日 16:22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