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品读中华经典》系列音频 | 尚书(详解版)

微信扫一扫 ×
ae75f84eea23413eb68228da8eaea367

  本讲要介绍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政史类资料汇编——《尚书》。它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政治、军事、礼制、官制、法制、天文、地理、音乐、舞蹈和教育诸多领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我国上古时期治国理政经验的总结。

  《尚书》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其中有《尧典》《舜典》《大禹谟》等篇,但作者显然不是尧舜禹时期的人,因为那时还没有成形的文字。更何况《尧典》《舜典》的开篇就是“曰若稽古”,明明白白交待此文是后人考察前人事迹写成的。

  目前来看,《尚书》的作者应该是西周至春秋时的史官,他们是当时的大学者。但也有学者认为,《尚书》中有些篇章系两汉魏晋时人所写。这也是可能的。因为《尚书》在长期流传中并无定本,掺入后人的一些作品,不足为奇。

  关于《尚书》的成书时间,一般认为早在春秋时期,《尚书》就已编纂成册;到了战国时期,已有不少知识分子研读过此书。

  《尚书》记录了我国上古时期统治者治国理政的经验,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是崇尚天命,顺应民意。

  上古时代,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文化科学意识尚未萌发,自然力主宰着人的命运。频繁的自然灾害和疫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的生存。何因?何故?人们找不到答案,在冥冥之中,认为这都是天地神祇所为。于是,人的精神世界笼罩在天命之中。崇尚天命,在《尚书》的许多篇章中都有详细记述。

  后来,统治者为了证明其统治地位的合法性,便说权力是上天赋予的,他们是受上天之托管理社会、统治民众的。天命论成了他们执掌权杖的武器。

  再后来,发生了无数的权力争斗和转移,这给一些人以极大的震撼。权力既然是上天授予的,为什么又会失去呢?

  经过几番苦苦思索,智者们得到了答案。原来天命不是永恒不变的,上天既然可以把权力交给你,当然也可以把权力收回去。

  天命为什么会变?上天在什么情况下会把权力收走呢?“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上天爱怜民众,只要民众有要求,上天就会将权力收走,转移给更合适的人。

  那么,上天转移权力的意识从何而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上天和百姓的心是相通的,天命来自民心。要想保有天命,必须获得民心。

  其次是施德政,任贤能。

  殷革夏命,周革殷命,是我国上古时期最重大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深化了当时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对治国理政的认识。“德惟治,否德乱。”“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到了周代,召公更直接指出,夏商两代都是由于“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并以此告诫年幼的成王。后来,成王更把德政说成可以感动神灵,比吃饱肚子还重要。可见,以德施政,成为我国上古时期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

  此外,选用什么样的人,也事关为政的成败。“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强调的都是为政之道,首在用人;用人之道,当用贤能。《尚书》记载,帝尧选拔舜,是由于舜贤能;舜禅位于禹,也是由于禹治水有卓越的功绩。至于后世汤的大臣伊尹和武丁的大臣傅说,都是身份低微的人,但因为他们德才兼备,所以被选拔为辅佐之臣。

  第三是关注民生,安定社会。

  古代先哲曾经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国家的根基在于民众。民众安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权才会稳固。当时的统治者懂得,倘若失去了供养他们生活的百姓,他们自己也就活不成了。因此,统治者主张施政要关注民生问题。

  《洪范》是较完整地提出社会治理原则、方略的一篇文章,它把五行列为施政要做的九件大事之首,可见统治者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保障民众生产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质。这些物质丰富了,民众生活就安定了,政权也就稳固了。该文还把民生问题的内容具体化为“八政”,即施政要做好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八项政务,关心民众的吃饭、生财、祭祀以及救助、教育、治安等问题。这些论述闪烁着古代先哲们的思想光辉。

  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深知实现殷商旧地社会的安定,对于巩固周政权十分重要。他极力推行明德、保民、慎刑的政策,要求卫国诸侯王姬封用自己害了病一样的心情对待殷旧臣民,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他们。经过多年努力,周政权终于稳定,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是提倡勤勉政务,反对安于逸乐。

  古代先哲深知维持一个政权的长期存在并非易事。因为“皇天无亲”“民心无常”,只有勤于政务,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如果“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国家就会灭亡。

  《无逸》篇集中反映了上古政治家们的这一理念。这篇文章是周公归政后,担心成王年轻,会贪图安逸、荒废政事而发表的告诫之辞。他说:“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君主只有了解劳作之艰辛,知道民众生活之辛苦,才会兢兢业业处理政务,维护社会的稳定。

  勤勉政务,要善作善成。就像种地、建房、制作木器一样,如果半途而废,则就将一事无成。

  怀有责任意识,才能克服庸懒逸乐的思想。君主意识到自身责任重大,就会振奋精神,勤于政务,自觉抵制嬉戏逸乐。

  第五是依法治理,谨慎施刑。

  上古时期,由于财富的私有化,出现了寇贼等现象,于是产生了法律,用以调节各种社会关系。早在帝舜时期,就设置了专管司法的官员,制定了“五刑”,并将其图像刻在器物上以警示人们。还规定用刑要做到明察案情,量刑公允。

  《吕刑》是《尚书》中唯一一篇专讲法律的文献,它全面讲述了如何依法治理、慎于用刑。“罚惩非死,人极于病。”施刑的目的不是要置人于死地,而是要让他感到像患了场大病那样难受。“两造具备,师听五辞。”要听取原告、被告双方的讼辞,不能只听一面之辞。“简孚有众”“无僭乱辞”。要从第三方了解案情,不能听信虚假供辞。“惟察惟法,其审克之。”要依法明察案情,将事实审核清楚。“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定案要以法律条文为依据,反复思考,做到公正,令人信服。此外,如果用五刑条文量刑过重,就按五罚条文处治;如果按五罚条文量刑过重,就按五过条文处治。不能轻罪重判,要力求合理合法。

  虽时隔几千年,《吕刑》中提到的这些原则,在今天的司法工作中仍然值得借鉴。

  第六是强化危机意识,加强学习修身

  从多次的权力更迭中,哲人们认识到统治者是否具有居安思危意识对巩固政权非常重要。怀有忧患意识,就不会陷入困境;缺少这种意识,安于逸乐,怠政荒政,就一定会陷入困境。

  周曾是西部边陲的一个小邦国,经过发展,居然灭了东方的大国——殷,这一重大社会变革,给周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灵震撼。他们总结的经验教训之一,就是要以殷为鉴,吸取殷亡的教训。当姬封为卫国国君后,周公就告诫他到卫国后,要虚心学习殷商前代明君治国安邦的经验,广泛听取殷地德高望重长者的教诲,还要遍求古代圣君安民保民、治国安邦的遗闻,以提高为政能力。不学习,就像是面对墙壁站立的愚人,哪里还能执掌权力啊!

  学习不是为了粉饰自我。“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对统治者而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执政能力。为此,先哲强调要通过学习,自觉修身养德。“慎厥身,修思永”,修身要持之以恒。修身要从小事做起,还要长期坚持。要从谏如流,自检自省。这些话,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启发意义。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2日 16:29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