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内蒙古包头九原区阿嘎如泰:做农牧民的贴心好“安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网页

  不久前的一个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阿嘎如泰嘎查20多位牧民经过15天民族手工艺传承培训后,正式结业了。这天,苏木党委书记来了,苏木达也来了。牧民们捧着亲手缝制的银碗袋、鼻烟袋、熏香包、针线包,饶有兴致地给他们介绍着制作工艺。

  “刺绣是我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年轻人会的不多,恰巧遇上苏木举办这个培训班,我就来参加了,没想到还获得了一等奖。”蒙古族姑娘乌云格说。

  乌云格的获奖,得益于阿嘎如泰苏木党委、政府在今年9月份开展的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当时有几位牧民要求,希望学习民族手工艺制作,但苦于没人教,致使这个祖辈们留下来的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可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培训班在自家门口这么快就开办了,还吸引了周边嘎查村的不少牧民前来学习。

  “通过办这个培训班,让更多的牧民加入到传统手工艺制作中来,不仅要传承指尖上的民族文化,还要把它做成产业,把牧民的手工制品通过苏木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出去,实现增收。”阿嘎如泰苏木苏木达布呼格吉乐说。

  这正是苏木党委的初衷:聚焦问题导向,切实为牧民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做他们的贴心好‘安达’,才能赢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阿嘎如泰苏木党委书记崔云认为。

  安达,蒙语指无血缘关系的人,用誓言结成的生死之交。崔云的观点,很快得到了苏木党委、政府全体干部的认同。

  苏木副书记李国保说:“开展主题教育,为的就是推动党员干部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使命。只有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与人民交成真正的朋友,才能取信于民。”

  的确,要想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展是根本。

  在苏木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4个嘎查村均在全区率先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挂牌并投入运营。

  阿嘎如泰嘎查凭借集体的矿泉水厂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已走到了全区的前列;

  乌兰计五村的集体经济将在土地承包的基础上,与村里大型企业舌尖管家进行深度合作;总投资145万元的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培训中心正式动工;阿嘎如泰天然矿泉有限公司也开始生产线扩建,一幅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拉开。

  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支撑起农牧民奔小康的底气,而苏木党委、政府“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民生实践,则让农牧民们更直接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所期所盼给予的热切回应和关怀。

  “过去一下雨,这巷子里积水能有半墙高,车都过不去,更别说人了。这次给我们新修了排水管,以后下再大的雨我们也不愁了。”乌兰计五村村民任海指着刚修好的排水井高兴地说。

  乌兰计五村有3条主干道路的排水管线因老化导致雨水很难排出去,尤其下大雨,地势较低的乡间小路和村民院内积水成患,这是当地村民多年来的一块心病。

  开展主题教育以来,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这个问题,村党支部不等不拖,多方筹措83万元资金,用一个月的时间,把3条道路的排水管道全部进行了更换,周围1000多户居民无不拍手称赞。

  别看现在村民都说好,过去,因村秩序混乱、党组织涣散,村内3年未发展1名党员,乌兰计五村党支部因此被扣上了“后进支部”的帽子。今年借着主题教育的有利契机,苏木把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乌兰计五村党支部通过积极检视整改,终于摘掉了“后进”的帽子。

  慢慢地,细心的群众发现,村里的公厕被改造得不再臭气熏天了;环保户厕一个个装到村民院子里了;污水处理系统安进村民家中了;而24把崭新漂亮的休闲座椅也成为小广场和村民家门口的一道风景了……

  “要做群众的好‘安达’,就得坚守初心,在解民忧、暖民心上下功夫。”这是阿嘎如泰苏木全体党员干部形成的新共识。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9日 15:08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宿党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