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贵州:强党建聚民心决战脱贫攻坚一线调研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车行我国西南腹地,喀斯特地貌形态各异的“山”成为挥之不去的主景——

  向西,高寒荒凉的乌蒙山脉如长龙盘卧;向东,沟壑破碎的武陵山壁立千仞;向南,滇黔桂石漠化片区横亘千里……困囿其间的贵州,贴着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要发展,首先就得摆脱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嘱托,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用愚公移山精神创愚公“易”山奇迹,贫困发生率从26.8%减少到4.3%,减贫人数全国第一!在这里,我们窥见大踏步前进的中国缩影,在这里,我们探寻“缩影”炼成的奥秘。

滚石上山,一干到底——

精准选派出“尽锐”

  创造奇迹的过程必然英雄辈出,贵州的减贫史上镌刻着一长串的英雄名字: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以愚公移山的意志,花了36年在绝壁上凿出百姓“幸福渠”。盘州淤泥彝族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创办以白酒为代表的村集体企业集群,用苦干实干谱写出嘹亮的奋进之歌。黔南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女愚公”邓迎香,带领村民凿出一条出山路,也开出脱贫路。安顺塘约村支书左文学,率领村“两委”探索出“党建引领、合股联营、村民自治、共同富裕”的塘约经验……

  如今,在苗乡侗寨、彝家院子里,少数民族群众自编自演唱起了“远方的亲戚请你留下来”。“亲戚”,就是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留下来,则是群众对他们的最高褒奖。

  不论从历史和现实的经纬出发,还是从一次次探索创新、实践破题的重要节点出发,均得出一个深刻结论:精准扶贫,谋事成事皆在人。

  如何选出脱贫攻坚“尖兵”?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提出“六个精准”基本要求。贵州各级组织部门把“因村派人精准”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强化政治担当,压实攻坚责任,划出一道道选人用人硬杠杠——

  实行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选配由市、县两级党委书记“双签字”制度;出台进一步选优配强深度贫困村党组织书记16条措施;选派已退出贫困区县的干部到深度贫困县开展工作……

  安顺市紧扣第一书记能力特长、部门职责及各村发展愿景,选派专业干部进专业村,

  把“第一书记”安排到最合适、最需要的地方。铜仁市对1351个少数民族聚居、自然条件差的山区民族村,精准选派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驻村,做到应派尽派。目前,全省有8848名“第一书记”、3.68万名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攻坚拔寨,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严管实督,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近年来,贵州出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38条评价指标,健全述职评议、调研督导、约谈提醒、问责处理各项举措,对66个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进行综合评估,对能力不足、不能胜任的及时调整。截至目前,不胜任不担当的3886名村第一书记、612名村党组织书记已经调整更换。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贵州重磅出台进一步关心关爱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办法,从培养使用、表彰奖励、待遇保障、人文关怀、抚恤救助等方面出台了具体措施。近年来,提拔使用近5000名在脱贫攻坚一线干出实绩的干部。

  黔南州出台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的意见,明确驻村干部享受艰边补贴、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保障,让脱贫一线干部干有劲头。毕节市围绕解决困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工作、生活、家庭、精神意志等难题,给予拓宽发展平台、提高收入水平、解决子女教育、增添精神动力的“四关怀”机制,培育了一批在脱贫攻坚一线尽心尽力、无私奉献的优秀干部典型。

  干部沉下去,民意浮上来——

  一罐蜂蜜,成了黔南州罗甸县麻怀村驻村工作队员金修付最甜蜜的记忆,这是村里的残疾老人徐兴芬为感谢他上门办证送的,他假装卖掉蜂蜜,给老人送来200元钱,没想到老人从别人口中得知实情,拉着他的手不住抹泪:“扶贫干部真好!”

  黔东南锦屏、丹寨等县,三分之二的干部入村蹲驻,与农户同坐一条凳,全天候“在线”,群众欣喜感叹: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这回我要给他们打满分。”贫困户凡学军竖着大拇指表扬铜仁市江口县脱贫“尖刀班”。为了研判村情、解决问题,“尖刀班”驻村干部撒网式召开院坝会、堂屋会、帮扶家庭会、驻村干部小组会,兑现“一般问题不出村、不过夜,马上办结;重大问题上报镇里,限时办结”的承诺。

  全省各地持续掀起春季攻势、夏秋决战、冬季充电行动,脱贫一线干事担当蔚然成风。五年多来,30余万人次干部人才以滚石上山、一干到底的责任感破解难题、攻克堡垒,确保攻坚路上一个不能少、一项不能丢、一步都不迟。

“组织动能”激活产业革命——

座座青山变金山

  临近冬至,广袤的贵州田野活力不减。在黔东南丹寨县兴仁镇烧茶村吊瓜套种板蓝根种植基地,村民三五成群正忙着除草;山坡上一排排蓝莓树蔓延开来,天冬穿插其间,覆盖着特色产业的座座青山,犹如串起的珍珠闪耀黔东大地。

  可在特色脱贫产业推进之初,村干部吃了不少闭门羹。

  “世世代代种玉米,你说改种就改种?”“吊瓜、板蓝根能挣钱?种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村民质疑,不愿流转土地。村“两委”发动党员带头试种了110亩,一年下来,收入15万元,比种玉米的两倍还多。“村民心动了,主动要求流转土地,2019年我们又扩种了300亩,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烧茶村党支部书记杨秀贤笑道。

  农村产业革命,一头挑着脱贫攻坚,一头挑着乡村振兴,能否落地见效,基层党组织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一环。贵州充分发挥基层攻坚战斗堡垒的作用,集思广益,做足文章。

  做好激活“神经末梢”的文章——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大理村支部书记蒋大才深有感触:“过去没有组建党小组,村‘两委’往往顾此失彼,在组织动员群众上做得不够,产业就发展不起来。”

  近年来,贵州在加强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实行全员培训、精准培训、实战培训,配好干事创业的“领头羊”,推动在产业链、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同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把群众组织发动起来,使基层“神经末梢”成为群众心中的“神经中枢”。

  黔南州平塘县推广“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支部+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做大做强茶叶、蔬菜、烤烟等特色优势产业,涌现出学校订单优先贫困地区的“校农结合”产销对接模式,并在全省推广。黔南州罗甸县树立“党建+”思维,引产业到镇、引企业到村、引技能到户、带增收到人,立体化推进,彰显党建扶贫责任担当。

  做好“抱团发展”的文章——

  依山傍水而居,产业小散杂,发展动力不足,这几乎是贵州各地农村产业革命遭遇的相同阻力,如何“突围”?

  2017年,六盘水盘州、黔东南州台江等县市探索出一条“抱团发展”的道路,有的将地域关系、人文资源、产业发展相近的村子捆绑,组建联合党委,整合人、财、物等资源,实行弱村“抱团”脱贫,有的采取村内“十户一体”帮带发展。如今,一个个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产业村、中药材村,产品远销国内外。

  目前全省各地按照“地域相近、人文相亲、产业相连”的原则,探索建立“以强带弱型”“产业引领型”“村企融合型”联合村党委。村级集体经济突破5万元的村有11472个,占85.29%,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1646个。

  做好“示范引领”的文章——

  “我们卡拉村的命运就靠鸟笼来改变。”黔东南州丹寨县卡拉村党支部书记王玉和语气坚定。他用小鸟笼编出大市场,带领村里80%以上的家庭生产鸟笼,村子成为全国知名的“鸟笼第一村”。

  丹寨县注重从致富能人、合作社负责人、知识青年中推选村支书和村干部。目前,全县村干部中,致富能人和知识青年占60%以上,并在10个村试点开展“一肩挑”工作。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有了致富能人“带头”,找准脱贫攻坚“发力点”,真正帮助农民打通了发展产业的最后一道壁垒。据统计,全省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13924个,带动212万农户直接参与发展,户均增收1848元。

贴心服务,牵线搭桥——

让搬迁群众“身心皆安”

  从2015年打响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到2019年6月底188万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入住,贵州大地上演一场前无古人的“大迁徙”。

  如今,“战局”进入了后半段,问题由“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不能种地,生活来源怎么办?从散居到聚居,社区怎么管?如何建强党组织“主心骨”,让搬迁群众对未来“坚定信心”?

  “我们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的建设为统领,着力完善基层党建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明实践和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让搬迁群众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让搬迁群众万众一心跟党走。”贵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瑞军说。

  “党建+就业安置”,构建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让搬迁群众对发展“充满信心”。

  铜仁市创新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的建设“五全”模式,实现安置点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力量全保障、政治引领全方位、制度机制全链条、责任压实全过程,合力做好搬迁户的就业安置问题,确保有劳动力家庭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涌现出万山区旺家花园“扶贫微工厂”等亮点做法。

  走进旺家花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厂就设在党群活动中心,搬迁群众上楼看家带小孩和下楼务工谋生活两不误,移民群众楼上楼下变身产业工人。“以前在北京上班,每月除去房租和日常花销就所剩无几了,现在我在家门口上班,还拿到了数据注册师职业技能证书,一个月净赚3000多,还能照顾家庭,一举多得。”搬迁户冉飞说。

  “党建+社区治理”,让搬迁群众在社区里“生活安心”。

  各安置点通过党建引领,强化社会事务、治安管理等职能,把大数据融入社区管理之中,加强社会风险防范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黔东南州通过公共设施进社区、公共服务进社区、公共财政进社区的“三进”服务,合理布局公交专线、集贸市场、儿童托管等服务设施。“便民服务大厅、幼儿园、四点半学校、卫生室一应俱全,有党支部牵线搭桥,办事顺心顺意,真好!”搬迁到清江移民小区的党员们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党建+文化建设”,培育搬迁群众市民意识,让搬迁群众精神上“过得舒心”。

  帮助搬迁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六盘水市通过开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妇女夜校”,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等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生活习惯、家庭美德等教育,加快搬迁群众融入过程。

  截至2019年3月,全省925个集中安置点里,基层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的战斗堡垒,打造了易地扶贫搬迁的“贵州样板”——

  大规模人口从生态脆弱的深山区、石山区迁入城镇,“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正在改变;彻底改变近200万农村群众的世代命运,有效阻断了代际贫困;锤炼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在铜仁市万山区的扶贫微工厂,一面“跟党说句心里话”的心愿墙上,写满搬迁户的心里话:“感谢党组织让我告别打工生活,在家门口就业,让我事业家庭双丰收。”“看今朝,多幸福。”……

聚才用才,扭“匮”为赢——

量身打造一支永不走的队伍

  “目前全县已种植樱桃15万亩,产值近4亿元,带动全县三万多人致富增收。”行走在大小山沟,毕节农牧局农技人员徐富军是田间地头的熟脸,他培育的“玛瑙红”樱桃新品种不仅带动纳雍群众脱贫致富,还被全国10余个省市引种。

  大山连大山,深谷接深谷,原本长满石头的旱地坡地生长的只能是贫困,现在因为“人才+科技+扶贫”行动,深山群众的命运被改写。引导专家与产业对接,正是近年来贵州智力扶贫工作的核心内容——

  自2016年起,全省启动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每年选派1万余名农技专家到乡村助推发展;去年开始,贵州围绕茶叶、蔬菜、食用菌等12项特色优势产业,分类建立省市县三级产业扶贫专家库,分级建立产业扶贫专家组,成立若干服务小分队,将1.4万余名专家精准匹配到贫困村产业链上。

  得益于这一机制,专家找得到群众,群众也见得到专家,致富增收有了门路。

  “在外打工挣得不多吗?为什么回来?”

  “孩子这头哭,我在那头哭,可真不是滋味。”

  “回来后靠什么养家糊口?”

  “这不多亏了中药材基地,我们一家人都在这打工,收入有保障!”

  在黔东南州丹寨县昌昊金煌(贵州)公司的科技大棚里,贫困户黄梅谈起生活变化,笑容挂在脸上。在外地打工赚的少还顾不了家,现在经过专家手把手培训,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了,“每月收入两三千,还有流转土地的租金,没有比这还好的营生了。”她说。

  为了更大限度引入人才“活水”带富一方,贵州强化激励措施,鼓励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脱贫攻坚一线挂职、兼职、参与项目合作,规定人才在贫困地区取得的业绩、成果等,可作为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据,在贫困地区工作累计时间,也可作为评审职称、竞聘岗位等所需基层服务年限时间。

  人才互派,交流取经,智力援黔为贵州打造“永不走”的人才队伍。近年来,贵州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抢抓人才机制,向对口帮扶各省市派出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交流3873人,开展教育、医疗等“组团式”帮扶,加强科研创新合作,省级层面和各地均出台了加强对口帮扶人才选派管理工作的文件,为挂职交流干部人才提供施展能力的平台。

  杭州市与黔东南州通过学校医院结对,持续加大人才帮扶力度。杭州市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退休后放弃民办学校高薪聘请,远赴黔东南州台江中学义务支教,培养出一支优秀教师骨干队伍,学校办学质量大幅跃升。他还资助100多户苗族贫困家庭,用义举带动更多人开展支教助学,被树为“时代楷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危重症科片护士长汪四花担任台江县人民医院院长,带领帮扶团队,建立健全医院管理制度60余项,选派125人(次)医务人员到杭州市三甲医院学习进修,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研发112项,推动台江人民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跳跃上新台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一组数字令人振奋:近年来,全省组织9批385名省内外专家人才走进331家企业实地“把脉问诊”,先后选派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人才1.2万人次投身基层一线,59556名特岗教师到基层任教,各类人才在一线大显身手。人才匮乏的短板不断被补齐,正转化为贵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强大内生动能。

  撕掉绝对贫困的标签,成为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贵州的成绩单上写着:贫困人口从923万减少到155万,2019年预计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4万,减贫人数全国第一。搬迁188万人,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省,到2019年底已全面完成搬迁;掀起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十二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释放能量,助推全省前三季度一产增长5.5%、增速居全国第二,种植业增长8.4%、创近年来最高增速。

  站在决战和决胜之年的交汇点上回望——

  这场战天斗地的减贫史,是一场发展要素的大聚合,创造出的无数奇迹,何其卓绝,更显勇毅!

  群山回唱,困厄不再。旭日从磅礴的乌蒙山升起,苗岭飞歌穿过沉静的山湾、高高的岭坡,长声悠悠,飘荡开来:

  “芦笙吹起来,

  唢呐响起来,

  双手干起来,

  贫困山乡面貌改。”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3日 13:5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宿党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