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战地日记】战“疫”路上,他两次逆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孩子已经不烧了,前方压力肯定很大,我申请随时回去”;

  “前方很多人我熟悉些,听您安排”。

  2020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晚,两条再次请战的信息出现在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长张宗久的手机上,发来信息的正是一天前刚从武汉抗疫前线回京的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与评价处副处长马旭东。

  直奔一线 升级“防”“治”

  2020年1月12日,马旭东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派出工作人员,前往武汉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当时尚处在在疫情发展初期,武汉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设置和管理尚不规范,发热门诊患者数量快速增加,疾病特点和有效医疗手段尚不明确……一系列问题给前方工作组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虽然尚未明确病毒是否存在人传人,马旭东也丝毫不敢怠慢,他知道在传染病防控和患者救治上,时间就是生命,每耽误一分钟,就增加一分患者的生命安全风险。

  要发现和解决问题,就必须要到一线去。 13日凌晨一到达武汉,马旭东就决定重心下移,深入一线脚踏实地开展工作。当天,他陪同专家到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市第五医院、第六医院、普仁医院等发热患者较多的医院开展调研。“目前每天发热门诊患者有多少?发热患者接诊流程是怎样的?在院留观的患者有多少?医院有没有感染病房?三区两通道如何设置?”“这位患者您是什么时候来医院的,去过华南海鲜市场吗?您家里人有没有发烧咳嗽?”……每到一家医院,他都会到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与医护人员和患者沟通交流。

  通过连续几天的调研,在前方组领导的统一部署下,马旭东建立起了武汉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患者日报告机制,每日密切监测不同区域发热门诊患者数量变化。在监测中,一个情况引起他的关注: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武汉市60多家医疗机构每天发热门诊量从1600多直线上升到近5000人次。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接下来发热门诊可能出现患者暴增,防控升级刻不容缓!马旭东当机立断,及时指导省市和相关医疗机构加强发热门诊改造,预留资源和储备空间,应对可能出现的局面。

  随着疫情的发展,医疗机构收治能力逐渐难以满足患者收治需要,马旭东积极协调并实地参与开展“7+7”定点医院设置与改造工作,为及时收治患者提供了保障。同时,针对前期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大量留观积压的情况,马旭东积极协调湖北省和武汉市开展发热患者核酸检测和确诊工作,建立了核酸检测阳性患者日报告和监测机制,对确诊患者的传染病接触史、人群特征、区域分布和发病时间进行密切关注分析,及时发现了武汉市外如孝感等地疾病流行的情况,为整体防控政策制定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撑。

  随着发热患者不断增加,检测能力也成为肺炎确诊的瓶颈,他积极配合协调核酸检测试剂盒下放医疗机构等工作,大大提升了武汉市检测能力,为大量患者早确诊、早治疗争取了时间。

  奉命休息 坐立难安

  “马旭东,和你一起去调研的王教授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了,你该不会有事吧?”

  “旭东,两个儿子和你爸都发烧了。小儿子39度多,之前怕你担心没告诉你,已经3天了!”

  连续奋战多日后,马旭东分别收到了来自同事和母亲的电话信息,而这个时候,他刚刚去看望了前期陪同调研的另一位被确诊的武汉市某医院院长。面对身边同事一个又一个倒下和儿子高烧3天的病情,再看看刚开设起来的定点医院和核酸检测工作面临的种种困难,他挂断了电话继续投入到抗疫战斗中。

  1月22日,是汉口医院、红十字会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被确定为定点医院、开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天,马旭东陪同领导到三个医院调研,看着人员爆满的门诊大厅,面对一位拿着片子不停向他倾诉八旬母亲患病情况的家属,马旭东泪水充盈了眼眶。

  当日,马旭东出现了咳嗽、腹泻等症状,查体温37.1℃,核酸检测阴性。张宗久局长知道后,特意打来电话表达关心慰问,并安排他回家休息。1月23日,马旭东回到北京,未及回家就赶回单位参加专题工作会,为相关专家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研究PHEIC(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简称PHEIC)事宜提供前方情况和建议。回家自行隔离后,看着新闻上的消息,眼前浮现出武汉患者和家属希冀的眼神,他坐不住、吃不下、睡不着,第二天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再次向领导提出让他回到一线继续战斗的请求。

  重返战场 推动尸检

  领导让他多休息几天,但他每日多次表达重返战场的愿望让领导看到了他的抗疫决心。正月初六,他终于踏上了一辆空荡荡的火车再次回到了武汉。

  开设重症救治定点医院、连夜转运重症患者、主动收集信息分析研判、建立医疗质量控制机制、推进尸体解剖与病理研究……回到武汉的他比以前更忙了,连续数周每天平均睡眠不超过4个小时,通宵熬夜更是常有的事。近期,他负责协调推动新冠肺炎尸体检验与病理研究工作,更是忙上加忙。

  尸体检验和病理研究是弄清楚病毒发病、致死机理的关键环节,武汉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尸检和病理研究工作面临着巨大困难。

  为了早日弄清楚新冠肺炎的发病原理和致死机制,尽最大努力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国家文件精神、抽调病理专家团队、确定尸体检验场所、调配尸检防护物资、鼓励动员遗体捐献……截至2月26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共组织专家团队成功开展大体尸检12例,微创尸检7例,成功召开第四次尸检工作专家交流会并形成《新冠肺炎病理学专家共识》初步意见稿。

  2月27日凌晨一点半,马旭东房间的灯还亮着,他正在连夜整理病理专家团队提交上来的《新冠肺炎病理学专家共识》初步意见稿,同时还要撰写《关于新冠肺炎尸体解剖和病理研究情况的报告》,这份报告联同专家共识在第二天的中午,经过领导审核后送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桌前。其关于病理研究的内容最终被下一版诊疗方案吸收,用于指导全国的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工作。

  对于自己在抗疫中所做的一切,马旭东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得实实在在地做好本职工作,特别是当国家遇到困难、老百姓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好好干就可以了!”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0日 10:26 来源:旗帜网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