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逆行如我 青春如花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时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希望他们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我们的片子里,就有五位这样的“90后”,他们有的是冲锋在前的医护人员,有的是联防联控一线的村务工作者,还有主动请缨的志愿者。他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经受考验,绽放青春。

  朱海秀是那种很容易让人记住的女孩,干事利索,走路生风,一说话还有点萌。1997年出生的她,在2020年除夕,跟随广东医疗队奔赴武汉。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朱海秀是瞒着家人报名的。当记者问她是否在电视里给家里人报个平安时,她说:“我的眼泪在眼睛里打圈,但我不想哭,因为我一哭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

  等父母看到新闻之后,朱海秀与父母进行了通话。她说:“那是我22年来第一次见我爸爸哭……”

  有时,成长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这些在父母掌心里长大,看似“没吃过苦”的孩子们,在战“疫”一线却相当“能吃苦”。

  1994年出生的朱亚,是湖北省肿瘤医院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队员。很多人记住她是一段背箱子的视频,娇弱的身躯,背起2米多高的铁皮柜艰难前行,这一幕看哭了很多人。而后来才看到视频的朱亚却自嘲说:“天呐,太汉子了,这以后会不会嫁不出去?”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一双双褶皱惨白的手,一副副满是压痕血印的面容,被他们当作“功勋章”晒在朋友圈;厚重的防护服,画上了葫芦娃、机器猫、美少女战士……困难与艰险,挡不住年轻人乐观的天性和必胜的决心。他们,仿若一束暖阳,照进这个有点特殊的春天。

  95后的陈霖多才才艺,被患者称为“方舱小太阳”,他也是山东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里最年轻的队员。报名的时候,他说:“我没有结婚,没有对象,没负担。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就要上。”

  在山东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303名队员中,像陈霖这样的90后有50人,来自山东40家不同的医院。他们负责的国博方舱医院里,患者大部分都是轻症患者,所以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心理护理更为重要。所以这帮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让患者开心,安抚他们的焦虑。一个阿姨对陈霖说,“小伙子,年龄不大吧?感谢你们,你们都是好样的”。

  这是疫情期间一张刷屏网络的照片。跪在纸箱上办公的小伙何炎祥成了人们热议的对象。他是浙江省杭州市彭公村的一名工作人员,疫情开始后,负责村里的表格报送、卡点物资配送等后勤工作。因为年前做了一个小手术,不方便坐着,就想到了跪着的办法。而这样的“跪姿”办公,何炎祥坚持了一个多月。跪久了,小腿会麻,他就去卡点送水、送方便面,当作一种放松方式。因为劳累,伤口发了炎,可他还是坚守在基层防控一线,每天工作近16个小时,最后索性在村委“安了家”。95后的小伙还开着玩笑说:“以往年年过年回家,都是被催着相亲的,现在总算好了,也算落了个清净。”

  1992年出生的王磊,是航空工业哈飞钣金车间的一名普通党员,也是哈飞第一批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东北的夜,是实打实地冷,零下20多度,志愿者临时休息只能在板房里,冻得彻夜都不能合眼。所以,每次值夜班的时候,队友之间就不断地聊天,不断地提醒对方,一定要打起精神,因为此时,他们正在守护人民的健康。

  作为一家航空企业,哈飞集团没有因为疫情推迟预定任务计划。虽然公司规定志愿者可以脱产,但深知任务紧急的王磊,还是选择在结束志愿值勤后,继续回到单位上班。他说:“作为一名航空人,我们身负航空强国使命。作为党员,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就越应该冲锋在前。” 

  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疫情面前,我们深情为90后点赞,因为他们,满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浓厚的家国情怀;因为他们,是当代年轻人的缩影,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和希望。

  了解更多细节,请登录《共产党员》电视栏目专题网页点击收看。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0日 12:48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