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广西青年第一书记的“两线作战”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广西平果县太平镇吉林村第一书记刘启强(右一)帮助群众收割牛草

广西平果县太平镇吉林村第一书记刘启强(右一)帮助群众收割牛草

  “把耽搁的农时抢回来!”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杨杰兴的每一天都像上了发条。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的接棒者,杨杰兴和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砂糖橘、山茶油等脱贫产业,田间地头一派繁忙。

  “疫情防控不放松,脱贫攻坚不懈怠。我们趁着春天的尾巴全力追赶,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在离乐业县不远的百色市平果县太平镇,驻村第一书记刘启强提前返岗,终日为贫困户就业、产业发展、控辍保学奔忙。

  这是当下广西脱贫攻坚战线的主旋律。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广西还有24万人未脱贫,均是最难啃的“硬骨头”。5300多名以80后、90后为主力的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日夜奋战在八桂大地上,既当疫情防控一线战将,又当脱贫攻坚尖兵,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总攻。

  “两场硬仗,我们都要打赢”

  “3月份以来,借助县里开通的复工专列,村里近千名滞留在家的务工群众,大部分已返工返岗……”晚上10点,夜访农家归来,百色市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村90后第一书记刘栋明毫无睡意,摊开笔记本,梳理疫情防控下的脱贫对策。

  浩坤村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2015年底,贫困发生率高达52.04%,属极度贫困村。2018年初,刘栋明履任浩坤村第一书记,提出“景区+村集体+农户”的“生态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引导贫困群众发展民宿旅游、乡土特产等,多渠道促增收,生态旅游逐步成为支柱产业。2019年,浩坤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43%。

  “今年新春,乐业至百色高速路建成通车,本是乡村旅游的利好,但疫情导致景区封闭,外地车辆、人员进不来,给浩坤村的乡村旅游带来重创。”

  办法总比困难多。刘栋明组织群众做好联防联控工作,尽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凌云县被划为疫情防控低风险区后,他立即组织群众开展春耕春种,力争把耽误的农时一分一秒抢回来。

  受疫情影响,部分劳动力因无法外出务工而断了收入。刘栋明和村“两委”干部商议,在岩流屯发展200亩桑叶基地,修建200平方米蚕房,种桑养蚕,让贫困群众多一项家门口的产业,保障稳定增收。

  “战疫也战贫,我们要全力打赢两场硬仗。”刘栋明说,浩坤村今年计划脱贫9户48人,均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村里对他们采取“一户一策”攻坚措施,坚决不让一名贫困群众在奔小康路上掉队。

  在贫困户韦华存家中,刘栋明给他加油鼓劲:“针对你家情况,我和乡里商量,准备帮你找块地,先建设一处新房子,再发展一两项种植产业……”量身定制的计划,让韦华存连连点头。

  劳汉相今年57岁,年近八旬的老母亲长期卧病,儿子22岁仍赋闲在家,一家人蜗居在山坡上不足40平方米的小屋里。刘栋明十多次登门走访,动员劳汉相利用危改政策给房子加层,解决了一家人住房安全保障问题。

  疫情期间,刘栋明还将村里保洁员、护林员等岗位进行整合调整,为5名困难户优先安置公益性就业岗位,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关键时刻,让我们勇敢地站出来”

  “黄大爷,吃完早餐就可以到村部领取茶果苗。人多的地方还是要戴口罩,室外空旷的地方可以不戴了。”每天一大早,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东烈村第一书记罗元功带着小喇叭,挨家挨户提醒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

  “今天是发放茶果苗的日子,春耕时节,时不我待,县里出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要抢抓农时。”走访完一户后,罗元功又继续前往下一户农户,耐心提醒和动员,一上午走了30多户。

  东烈村是深度贫困村,2015年精准识别时共有贫困户312户1520人,贫困发生率达52.58%。罗元功担任第一书记后,带领村民发展山羊、土鸡、核桃、油茶等生态扶贫产业,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1.31%。

  疫情期间,东烈村有1300人从外地返乡,防疫压力倍增。罗元功组织设立两个疫情防控监测点,每天加班加点排查全村疫情防控和农户生产就业情况。

  “疫情防控不能松劲,春耕生产不能误时机,脱贫产业也不能掉链子。”罗元功说,疫情期间,东烈村已有350户发展鸡、山羊等养殖产业,35户农户共种植164亩桑苗,22个村民小组种植猫豆、饭豆、火麻等500多亩。目前,全村1137亩农耕地,均已耕种完毕。

  “巴马还剩937户3198个贫困人口、5个贫困村未脱贫,全县10个乡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带头作用,利用好生态资源优势,全面铺开种植‘六个一’和养殖‘六个一’生态扶贫产业工程,大力建设粮、油、肉、禽、蛋、奶、菌、果、蔬等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巴马瑶族自治县县长蓝海洲说。

  “我们将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时而当‘指挥员’、时而当‘战斗员’、时而当‘勤务员’,不管角色如何变换,始终确保战疫、战贫两不误。”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时,甲篆镇好合村第一书记黄规划主动申请,回村带领“四支队伍”抗击疫情和抓春耕生产,至今已连续作战3个月。

  黄规划是军队转业干部,工作雷厉风行。“黄书记真蹲实驻,用心帮扶,村民都很信服。”好合村党支部书记张安洋说,在黄规划带领下,好合村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50.4%降至0.75%,引水工程覆盖98%的贫困户,全村42个自然屯全部修通水泥路和砂石路,所有预脱贫户年底均可实现收入目标。

  “这是考验我们的时候,党员干部必须勇敢站出来。”疫情发生以来,所略乡弄阳村第一书记黄中好一直坚守在村里,全身心投入战疫。眼下,他又组织群众开展春耕生产。看着弄阳村一片片吐芽的农作物,黄中好脸上写满希望。

  “不收官,就不离村”

  大年初二晚上接到返岗通知,第二天一大早,东兰县驻村第一书记毛照鲜带上两件厚衣服便赶回巴畴乡安桃村。

  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接踵而至,其间毛照鲜只给家里回过几个电话报平安。他本想着,等3月份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员换届,他这个“老书记”就能卸任,回家陪陪年幼的女儿。

  但毛照鲜的愿望落空了。3月初,关于保持驻村干部队伍稳定的文件下达,意味着当了4年驻村第一书记的毛照鲜将继续留任。脱贫“四不摘”、驻村不轮换,毛照鲜和东兰县410名驻村干部再一次整齐列队集结。

  “不收官不离村。”这是东兰镇板逢村驻村第一书记路昌明对村民的承诺。

  2月底,路昌明在一次全体会议上说:“这应该是今年我在板逢村召开的最后一次会议了。”大家知道他2年任期即将结束,都很不舍。谁知两天后,延期驻村的通知就下来了,“打脸来得太快啦!”路昌明开玩笑说。

  从2018年3月到东兰任第一书记至今,眼看着贫困户一家家脱贫、产业一项项发展起来、基础设施一点点变化,路昌明充满了成就感。但他还牵挂着村里4.5公里没有硬化的产业道路,还有投资2000万刚开工的排洪项目,“真要走也还是放心不下,坚持打好这最后一战”。

  “为尽快让队员安心、安神、安业,县里规范管理、提振精神,大部分驻村干部主动留任、愉快留任,留任率超过90%。”东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惠新说。

  今年是唐兵在隘洞镇同乐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第4个年头。4年来,他组织同乐村发展肉牛、乌鸡养殖等特色产业,带领群众抱团奔向致富路。

  2018年10月,同乐村同乐屯贫困户韦启明因患重型地中海贫血症入院治疗,唐兵发动大家通过轻松筹募集到5万多元医药费,解了韦启明的燃眉之急。

  韦启明痊愈出院后,给驻村工作队送来锦旗,上书“心系群众办实事、扶贫济困解民忧”。唐兵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不怕挥汗不怕累,不让群众掉眼泪。

  在东兰,奋战在一线的第一书记还有很多。新到岗的金谷乡纳立村驻村第一书记黄荣从机关到基层,放下笔头拿起锄头,变身脱贫“攻坚兵”,将压力与责任转化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动力与热情。

  从驻村工作队员转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三石镇弄美村第一书记覃忠志迅速转变角色,接过“接力棒”,继续奔波在田间地头,全力跑好弄美村脱贫摘帽“接力赛”。

  “脱贫攻坚已吹响‘集结号’,驻村第一书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坚定信心,再接再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近日召开的东兰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会议上,毛照鲜的一席话,赢得“战友”们的阵阵掌声。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5日 17:2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