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挪穷窝 换穷业 拔穷根 重庆彭水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7月6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三义乡莲花村建卡贫困户王胜权和往常一样,来到离家只有几分钟的食用菌扶贫车间上班。“如今我们两口子都围着扶贫车间‘转’,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莲花村是彭水12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之一。2019年8月,王胜权和老伴搬进莲花村,住进三室两厅的新房子,说起今天的幸福新生活,老两口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彭水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头号工程”,坚持“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加大集中安置力度,采取“政府统规、群众委托代建”模式,建成三义乡莲花村、大垭乡冬瓜村等12个集中安置点,实现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如何让贫困群众搬得出?县委、县政府将易地扶贫搬迁纳入全县脱贫攻坚“八大责任体系”“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重中之重,作为“一把手”工程高质量推进,按照“群众申报、村级评议、乡镇审定、开展验收”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的选择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公开宣讲政策、公开评议对象、公示评议结果,实行“零利润”建设、成本价供房,实施“交钥匙”工程,确保搬迁户自筹不超1万元便拥有一套安置住房,不因建房而大额负债,对经济特别困难的搬迁户实行“兜底搬迁”。截至目前,全县12个集中安置点已安置贫困群众268户1002人。

  如何让搬迁群众稳得住?彭水坚持“两条腿”走路:合理科学规划选址,引导搬迁群众向“城镇、景区、工业园区、农业基地、农民新村”等5个区域搬迁。合理完善配套实施,加快安置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累计投入67158.6万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为后续稳定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环境。县发展改革委主任王传军表示,彭水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搬迁户参与”,12个集中安置点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按“一点一品”全面配套农产品加工、旅游接待、中药材种植、淡水养殖等12个产业设施项目,助推搬迁群众脱贫稳定增收。

  如何让搬迁群众能致富?彭水2018年出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及时促进产业发展落实落地,扩大产业对搬迁群众覆盖面、带动搬迁户能致富。对12个安置点投入资金2600万元,坚持“一点一品”强化后续产业配套,用于“扶贫车间、淡水养殖基地、种植大棚、冻库、乡村旅游设施”等配套建设;对分散安置区,投入资金3500万元用于产业设施建设,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增收。

  搬迁的目的是脱贫。彭水围绕搬迁后半篇“文章”,建立“龙头企业+集体经济+搬迁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贫困群众搬出大山,“搬”出幸福新生活。据统计,全县目前已带动搬迁户就业务工300人,实现户均增收12000元以上。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9日 17:57 来源:华龙网 编辑:杨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