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救灾第一线 | 高校党组织在行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全国防汛进入“七下八上”的关键阶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日前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工作,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面对过往我们遭受的自然灾害侵袭,广大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灾大难面前站得出、靠得住、战得胜的坚强作风和政治本色。

  防汛救灾既是战场,也是考场。面对紧急汛情,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处都能看到党员干部的身影,听到党员干部的声音,感受到党员干部的温暖,方能打造坚强战斗堡垒,筑起冲不垮的堤坝,坚决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

  毕业1天后,投身抗洪一线

  7月12日,参加上海交通大学202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7月13日,离校乘上赴江西的高铁;7月14日一早,投入江西的抗洪一线……作为选调生的上海交通大学退伍军人王仔昌,原本8月才到江西基层报到的90后硕士生,在毕业典礼结束返乡后不满12小时便匆匆投身抗洪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哺家乡,诠释了一名退伍军人的使命与担当。“保卫家园是义务是责任。在突发困难的时候,尽己所能去做些事情,加上自己曾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过两年,更是义不容辞。”王仔昌说。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解放军、武警部队兵官和民兵始终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1

  “首长,灾情就是命令,参军两年的时光里“忠诚团结、尖刀常胜”的精神早已印刻在我的身体中。因此我想请战奔赴抗洪一线,誓与洪水灾害斗到底,洪水不退我不退,危急时刻再冲锋,坚定不移地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南方疫情和洪灾的双重肆虐,身为上海交通大学一名共产党员,“红色尖刀连”的一名退役战士,马文斌“坐不住”了,他向原单位旅首长递交了一份请战书,毅然决然重返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与老战友们一同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群逆行身影中,有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入伍的曹顾昊、温开、刘翔睿等东部战区现役军人,也有退伍老兵王仔昌、马文斌等交大戎耀学子。他们亲赴抗洪抢险第一线,成为最美逆行人,他们用青春定义了担当有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砥砺奋进!

  师生合力,投身抗洪一线

  合肥工业大学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服从当地防汛指挥部统一调配安排,在人员疏散、群众安置、物资配送、后勤服务、心理疏导、洪后清淤等方面协助开展志愿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朱韬,积极响应上级组织号召,参加家乡的抗洪抢险灾后重建工作,力所能及的为受灾地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帮助。他帮助被洪水淹过的人家进行清洁打扫,对洪水肆虐过的地区进行垃圾拾荒,对洪水淹过的稻田进行施肥抢救。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生汪章怀志愿参加所在小区的灾后重建工作,负责清理路面淤泥以及铲除路面垃圾。化学与化工学院学生廖宇恒,积极参与建德地区汛期期间江边值守、汛期后江边堤坝清理和受灾居民帮扶等工作。学生党员以实际行动诠释合肥工大学子的责任担当。

  青年教师纷纷主动请缨,志愿参与当地防洪抢险救灾工作。王腾老师连续三天,全身心投入沈村镇受洪水威胁群众的转移安置,沈村镇中心小学救灾安置点的区域卫生清扫、救灾物质搬运和分发,安置点群众的心理疏导等工作。材料工程系辅导员夏群,学生工作办公室吴玉兰等青年教师也积极参与当地防汛后勤保障组和车辆保障组的工作。在防汛救灾战场筑起冲不垮的堤坝。

  长江“后浪”巡堤记

  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和长江上中游来水共同影响,安徽省长江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在长江宿松段的大堤上,无数守堤人24小时不间断巡护,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抢险工作,确保大堤安全无虞。22岁的石浙安就是守堤大军中的一员,同时也是安徽工业大学的大三学生。当洪水来袭,他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主动报名参与守堤。从堤顶、堤角,再到迎水面,石浙安都仔细巡查,不放过一个疑点。对石浙安来说,守护大堤是一种义务,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洪水当前,他立志站好每一班岗、守好每一寸堤,为家乡的安宁撑起一张“保护伞”。

  “这边年轻人不是很多,都是老一辈人,他们年纪也大了,年轻一点应该要挺身而出,也有责任和义务,保护自己的家园。”石浙安说。江水滔滔,石之安和守堤队员们继续守护着大堤,正是由于许许多多守堤人的昼夜坚守和辛苦努力,才有了岁月静好。

  我是一名老党员,要主动带头

  7月14日上午8时,刚从湖北省阳新县结束社会调查返校的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钟涨宝教授出现在武金堤路桩号54+500-55+000防汛段。15日上午8时,57岁的钟涨宝轻轻摆好竹竿、摘下草帽、脱下反光马甲,换下胶鞋,长舒一口气说:“看样子身体还行,按时完成巡堤任务”。

57岁的党员教师钟涨宝(右二)坚持上堤防汛

57岁的党员教师钟涨宝(右二)坚持上堤防汛

  接到长江大堤防汛任务以来,华中农业大学坚持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靠前指挥,每天安排一名校级党政领导干部上堤慰问指导,并参与巡堤值守。学校成立防汛党员突击队,每天从1个机关与直属单位党支部和1至2个学院党委抽调20余名突击队员,对值守区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听闻学校征召上堤党员志愿者,文法学院57岁的钟涨宝教授第一个向学院党委报名。考虑到年纪偏大,学院不同意,他坚持说:“我是一名老党员,要主动带头!我长期在乡村田间进行走访调研,身体没问题,走这点路算不了什么。1998年还参加过抗洪抢险,有经验,我是非常合适的人选。”学院坚持不下,同意了他的请求。

  从14日早上8点开始,钟涨宝和同志们一起在堤面上一字排开来回巡查,每隔半小时便将大堤迎水面、背水面、坝顶、坝腰、坝脚、压浸台等部位检查一遍,看是否存在异常。宣传部门的同志想拍下他巡堤的特写,他连连摆手拒绝,“我就是个普通党员,你们要多关注年轻同志!”15日凌晨4时,钟涨宝吃起了泡面夜宵。他说,“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以前一日三餐是泡面,现在只是在补充体力时才吃泡面,巡起堤来更有力气。”参与当日巡堤任务的,还有图书馆57岁的馆员宣润平、55岁的馆员何永进,全都和年轻党员干部一样坚持了一个昼夜,如期完成任务。

  军民同心 科研助力

  7月15日,江苏省升级长江江苏段、太湖、石臼湖洪水险情橙色预警,13时升级石臼湖洪水险情红色预警。同日,驻宁某部队紧急商请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开展军地协同汛情监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监测系统集成技术及应急响应示范”项目紧急启动应急响应。

  第二批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创建单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党委负责人李满春教授、课题负责人程亮教授带领团队,应用项目研发的多星协同观测与星空地立体监测技术,集成国产雷达卫星“高分3号”多时相影像、欧空局雷达卫星“哨兵”多时期影像、无人机航测数据等,开展石臼湖水域汛情监测。雷达卫星,可以穿透云雨,具有全天候监测的能力,对于汛情监测具有特殊意义。

  目前,石臼湖汛情监测成果已提交至军地相关单位和部门,被采纳应用。监测团队继续与部队协同,开展其他重点区域的汛情应急监测。

  善意的谎言,闪耀的初心

  汛情来临时,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吴帮亮,主动报名参与到防汛工作中,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连续三年防汛,都是“偷偷”瞒着家人报名参加学院组织的“党员突击队”。

  受持续强降雨侵袭,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7月10日,江西共青城市将防汛应急响应等级提升至Ⅰ级。11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党员职工在共青城市政府的号召下积极应战迅速组成“党员突击队”。学院副院长涂建国曾多次参加抗洪抢险工作,作为本次抗洪抢险工作的突击队队长,也是队伍的总指挥,挖土、装袋、扛运…亲力亲为,为防汛抗洪尽心尽责。党员们在上堤防洪过程中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服从安排,听从指挥面对抗洪出现的各种困难仍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投入到当前的抗洪救灾工作中。

  在防汛救灾大考中勇于担当

  “我是一名老党员,身后就是我工作生活的地方,防汛是我们每名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谈起为什么要坚守在防汛一线,武汉船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支部老党员谭银元老师说。“这是我不知多少次参加防汛抢险工作,以后有需要,我会继续向组织申请加入防汛工作队。我是党员,关键时刻就该我先上,我有信心同大家一起做好防汛工作。”刘晓华掷地有声地说。

  7月初,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支部党员响应学院号召,积极参与到汉江江堤(船院北至江汉铁路桥段大堤)防汛值守工作中来。一支部党员代表和其他来自各基层党总支的党员在责任堤段开展24小时值班值守,仔细观察江水水位变化,一刻也不放松;值守人员每隔30分钟定期巡查是否有渗水处、是否有潜在危险……面对当前繁重、紧张的工作态势,即便是衣服被雨水、被汗水浸透了一次又一次,但胸前鲜红的党徽始终像一颗红心,映照着党员们赤诚的初心。

  洪水不退,我们不退

  连日来,湖北恩施全境遭暴雨袭击,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境内多条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特别是7月17日恩施市遭遇特大暴雨,城区严重积水道路多处中断,城内部分山体滑坡,车辆被淹、房屋灌水、市民出行困难。汛情就是命令,湖北民族大学党员干部闻讯而动、向险而行、冲锋在前。在舞阳校区沿河的6、7、8栋逐户开展摸排和劝说工作,紧急转移疏散被困群众50余名。

  18日,清江河水水位回落暴雨洪涝过后,留下了大量的淤泥、垃圾等杂物,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学校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动员,参与一线防汛救灾工作的部署,拿起铁锹、扫帚,积极参与社区清淤工作。

  面对来势凶猛的汛情,有一群人挺身而出,乘风破浪,传递爱和温暖,在洪水中筑起了一道道冲不垮的坚强堡垒。他们让我们坚信,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1日 10:16 来源:“高校思政网”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