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苏维:苗汉连心 干成“牛事”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委组织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乡亲们不脱贫,我就不回去。”一晃驻村已5个年头,这是贵州省六盘水市质监局派驻电光村的第一书记苏维许下的誓言。自2015年担任贵州省水城县阿戛镇电光村第一书记后,第一轮驻村工作本已结束,但面对乡亲们的期盼和还未实现的脱贫目标,苏维主动申请留下来继续驻村。

  自驻村第一天起,苏维始终把第一书记的职责扛在肩上,通过倾听一声声民意、办实一件件好事、兑现一个个承诺,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妙用苗族语 搭建连心桥

  “90%以上的村民都是苗族……”2015年3月,苏维第一次走进电光村,听着苗语,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苏维虽不是苗族,但曾与苗族同胞一起生活过,能听会说苗语。

  这个精神帅气、皮肤黝黑的“80后”小伙子,借助语言优势,迅速打开了他与村民之间的“话匣子”,村民有什么事都会第一时间和他说,第一时间与他商量,这让他注定与电光村结下不解情缘。

  “今年13岁了,爸爸出门打工去了,家里就只有我和三个弟弟。”看到村民杨文军家破烂不堪的房屋、不像样的家具,苏维心急如焚,随即帮助4个孩子上户口,申请办理低保。还向同事、朋友发起捐款、捐物,邀请六盘水“行之公益”组织、供电所职工帮助安装水、电。他还劝杨文军回家发展,帮杨文军在吉源煤矿找了一份月收入3000元的工作。

  此外,苏维还积极为孤寡老人熊家秀盖房、为残疾人家庭杨兴全协调地基搬迁、联系矿务局总医院为全村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用真情和行动“说服”群众,“敲开”群众的心门。

  苏维还采取歌声传颂、苗语培训、苗语解读等生动活泼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党的好政策,传递党的“好声音”,搭起党群“连心桥”,赢得村民“好口碑”。

  活用好政策 修通致富路

  “那时候电光村13个村民组21个自然寨,很多组都没有通路,进出村寨只能靠步行。下组串户,我和‘村两委’干部基本靠走,有时候为去贫困户家,要走上2个小时。”苏维感慨地说道,“虽说电光村穷,可没想到会这么穷,修路成了我驻村后最大的心病。”

  要致富,先修路。修路,必须想办法筹集资金,苏维首先想到回“娘家”要支持。来回跑部门和单位为村组申请资金、要项目对于苏维来说成了“家常便饭”。

  通过努力,苏维很快就争取到了县交通局1500万元的通组串寨公路硬化项目和20公里的产业道路建设项目,2017年2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全部完成硬化,不仅解决了800余户3000余人的出行难问题,还为电光村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娘家”的大力支持下,修通鸡中顶至大岩洞通组路的20万元对口援助资金也在电光村落了地。

  村民熊兴义道出了全村人民的心声:“这回可好了,不仅可以把东西拿出去卖,还会有人开车上门来买了。”

  借用牛产业 干成大事业

  路是修通了,怎样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怀着一份责任与担当,苏维决定召开群众会,征求群众意见。

  第一次群众会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小喇叭喊个不停,就稀稀拉拉来了几个人,也不发言,只是私下嘀咕。

  “手头没钱,也不会做,说了还不是白说。”

  为知“症结”所在,苏维决定“刨根问底”,散会后逐户走访参会村民。找到病根后,苏维决定换个方式召开群众会。

  苏维在之后的群众会上邀请农业、银行、水利、电力等部门的同志和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出点子、给思路,打开村民心结。

  “我想喂牛。”

  “我准备把竹荪扩大到50棚。”

  ……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苏维召开的群众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参与、畅所欲言。

  “种什么,养什么,大伙说了算。”经过大大小小几十场群众会,大家终于达成一致,定下了以养牛为主,以种植为辅的发展思路。

  说干就干,苏维迅速组织村民成立水城县牛得很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邀请专家提供技术指导,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特惠贷”及农业部门退耕还草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采取“合作社+项目+农户”的方式发展养殖产业。养牛项目总投资2250万元,养殖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现养牛1000头,惠及贫困户132户,户均增收2.2万元以上。

  除了做大做强养牛项目,电光村的养羊、养鸡、苎麻种植、苗族传统纺织等项目都取得不错收益。

  8月的电光村,艳阳高照,万木葱郁,农户种植的南瓜、葡萄、佛手瓜已悄然爬满凉亭,硕果累累。闻闻这瓜果飘香的味道,看看这田园般的村寨,听听苗族阿妹们悠扬的歌声,一曲感恩之歌在山间回荡。

  我们一起感党恩:

  苗家村寨改变了,

  走路不湿鞋,

  喝水不用抬,

  煮饭不用柴,

  养牛养羊有希望,

  每天都是好未来……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4日 08:4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宿党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