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黄宏鑫:扶贫路上的“老黄牛”

大连市瓦房店市委组织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有人说,他踏实肯干,是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有人说,他敢闯敢试,是一头有闯劲韧劲的老黄牛;还有人说,他一直把村民放在心上,是一头有担当的老黄牛……他就是大连市旅顺口区驻瓦房店市阎店乡党委第一副书记,兼大东村第一书记黄宏鑫。

  2018年5月,当黄宏鑫踏上大东村的土地,就一头扎进村子里搞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调研,黄宏鑫对大东村有了深刻了解:村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村集体经济没有收入来源,村民靠天吃饭,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地瓜,全村低保户有40户之多。怎样把党员聚起来,让村子家底厚起来,让百姓奔小康……“老黄牛”书记黄宏鑫埋头苦干,迎接挑战。

  广化缘,让党员有一个温暖的“家”

  “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就是党员的家,只有把这个家建设好,才能把党员聚在一起。” 黄宏鑫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开会时,提出了这个观点。要把党员活动阵地给建起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资金问题,要建设一个标准化的党员活动阵地,起码需要15万元的资金,这成为摆在黄宏鑫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就在他为资金发愁的时候,从“娘家”传来了好消息,旅顺口区委决定给旅顺选派的每名“第一书记”10万元的驻村帮扶资金,用于所在乡村开展扶贫和党建工作,听到这个消息,黄宏鑫喜出望外。对于剩下的资金缺口,他决定向企业“化缘”。在大连道桥建设承包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办公室,他把扎根农村的初心和实现乡村振兴的计划,向公司领导进行了介绍,恳请得到帮助。公司领导被他的真诚所打动,到大东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决定赞助大东村10万元,并达成一些长期帮扶的项目。

  从村党组织活动阵地的设计到施工,黄宏鑫都全程参与。在施工阶段,为了节省开支,他带领村“两委”干部扛水泥、刷涂料、打扫卫生,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去干。为了让村党组织活动阵地早日完工,他干脆把午餐和晚餐搬到施工现场来吃,有时候一个面包、一包咸菜就搞定一顿饭。“黄书记不仅有想法,还踏实,定下的事情马上落实,一点不拖泥带水。”村干部王振利感慨地说。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大东村的党组织活动阵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全村党员群众的面前。阵地里议事中心、服务中心、活动中心、学习中心、党建中心一应俱全。尤其是在党建中心的一角,他特别设计了一个照片展示墙,把为村子做出过贡献的老干部、老党员的照片放在了显著位置。“这个阵地搞得好哇,在这儿看到我们的照片,说明组织没有忘记俺们哟!”老党员徐汝侃眼含泪花地说道。

  阵地建设让党员有了家的感觉,参与村务的积极性也高了,党员参会人数由原来不足40人增加到80多人,也让党员有了归属感。

  闯市场,为村集体赚来第一桶金

  阎店乡地瓜很出名,但对外销路多年没有起色。“怎么既让瓜农卖上好价钱,又让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是黄宏鑫一直思考的问题。2018年6月25日,他向乡党委书记汇报了筹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想法。“宏鑫,只要是为了村子好,为了百姓好,我支持你闯出一条路来!”说干就干,在乡党委的支持下, 2018年7月正式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大连东汪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公司成立后,黄宏鑫带领种植户把精力投入到地瓜改良、新品种培育上。他们从山东引进脱毒二代地瓜芽——黄金蜜薯,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研究科学种植、绿色培育。黄宏鑫对地瓜套袋包装,按照2.5公斤、5公斤、10公斤三个重量级别进行分箱,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公司成立之初,黄宏鑫既当负责人,又当销售员。为了打开销路,他几乎走遍了辽宁每个地级市。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公司先后与大连九洲假日酒店、莎妮进出口超市等签订购销协议;与大连正源供热有限公司、旅顺口区委党校等1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批量采购协议,有些单位一签就是5年;与大连百优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合作,开辟电商渠道,使阎店地瓜真正从产品变成了商品,获得了稳定的销售订单,价格由过去每斤1.5元提升到4-6元,两年来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近15万元。

  2019年,为了完善经营链条,加大对地瓜质量的管控,公司又筹建了10个地瓜育苗床,面积达1000平方米,仅销售地瓜苗一项的年净收入近2万元。农户在公司的育苗基地购买地瓜芽,地瓜成熟后,再由公司负责统一销售,让农户省力又省心。

  惠民生,让百姓感受党的温暖

  经过打拼,村集体的“腰包”一点点鼓了起来,但在黄宏鑫看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要让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红利普惠于民。面对数量不少的低保户,他决定由“输血”变“造血”。首先由村集体经济的公司垫付资金,购买了西安芦花鸡雏送给低保户。公司全程参与饲养,让低保户通过劳动致富。芦花鸡出栏了,他又通过公司渠道销往各机关事业单位,动员机关干部进行购买,平均每户年纯收入达到5200元。

  2018年,公司拿出1.5万元,对村里机井进行了改造和维修,换了一台水泵、25个阀门,随后公司又投资了6万元,再打一口机井,解决了全村1540户的吃水问题。

  连续两年,公司拿出资金,设立了大东村爱心助学基金,为全村5个贫困家庭的6名学生,每人每年提供6000元助学金,直到完成大学学业。“这两年,家里的收入增加了,孩子的学费也有了保障,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党的好干部!”低保户张银华说出了发自肺腑的心声。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7日 09:4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宿党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