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云南洱源县牛街乡福和村——

“搬新家了,好日子在后头”

  “做梦也想不到,以前我们住的房子不仅破旧,雨天还担惊受怕,现在我们不仅住上了新房子,居住环境也大大改善了,交通也便利,人畜分离。这几年党的政策真的好啊。”看着自家的新房,云南洱源县牛街乡福和北村八组村民罗文寿真是笑开了花儿,在这个村,他已经居住了50多年。

  福和村地处洱源、鹤庆、剑川三县交界处,是牛街乡最偏远的一个高寒贫困山区村。全村平均海拔2700多米,最高处海拔达到3100米。由于常年干旱缺水、交通不便、缺少产业支撑,福和村8个自然村279户,贫困户数量占全村人口的44%,是洱源县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

  金秋时节,走进福和北村七、八组易地搬迁点,整洁的水泥路纵横交错,彩画一新的农家小院掩映在果树林下,房前屋后的山地里连片的马铃薯、荷兰豆等农作物长势喜人,颗粒饱满正待丰收。罗文寿和他的妻子正在山坡地里忙着采收荷兰豆,这已经是今年他家地里的第二季收成。罗文寿家过去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搬家后积极发展产业,家庭经济不断增收,他的儿子还娶了媳妇,家里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福和北村七、八组,原位于福和村委会北面,由于原居住地住房出现开裂、下沉等现象,存在较大地质安全隐患。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村党总支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向上逐级争取,将福和北村七、八组列入洱源县第一批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2016年2月,福和北村七、八组村民在云南洱源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启动搬迁。同年12月,村中34户191位村民都搬入了新居。如今,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2层高、平均占地130平方米的新房。“建房我们不用愁,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积极帮我们,住房按照我们的生活习惯,全部都是白族民居特点,住起来很舒服,冬暖夏凉。还安装了太阳能,发了电饭煲、电磁炉。”罗文寿激动地说,“搬新家了,好日子在后头呢。”

  为了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洱源县整合各项扶贫政策,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大力推广“党总支+合作社(公司)+贫困户”模式,强化联接功能,对搬迁群众后续保障实施就业和产业扶持。与国家计划320户搬迁对象签订了《脱贫就业协议》,并在2016年补助每户3000—5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以每个安置点都有一项以上主导产业和“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为目标,鼓励和扶持搬迁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收入。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养殖及钢筋工、架子工等培训,提高搬迁群众就业稳定性,增强了搬迁劳动力的创业就业能力,着力解决“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瓶颈,让贫困群众“搬”进幸福美丽新生活。目前,洱源县共建成9个集中安置点和7个分散安置点,已入住720户3151人。

黑龙江塔河县二十二站林场——

绿了黑土地 乐了护林人

  黑龙江畔炊烟袅袅,兴安岭下松涛阵阵。金秋十月,在国防林内,割灌机轰轰作响,人们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营林生产……

  一幅恬静美好的田园风光呈现在祖国最北边陲的黑龙江塔河县二十二站林场。

  带头人是张建国,当地老百姓都认识他。因为他从奶奶那里继承了一副俄罗斯人的面孔,祖祖辈辈居住在与黑龙江咫尺之遥的边陲小村,耕种着10余亩河滩地。本就瘠薄的土地,还有经常性的霜冻、不时的洪涝,让张建国家的生活愈发艰难。糊口尚且困难,更别提致富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日复一日,他也常想,“就种这一亩三分地,不如去外面闯一闯,还能多挣点钱。”但看着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打消这个念头。

  几年前,住在二十二站林场的二姐告诉愁眉不展的张建国,林场正对外招聘青年工人,不出门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人。张建国将信将疑来到林场。

  这一年,曾经红火了40多个春秋的木材生产戛然而止,再也看不到火车载着大木头在林海里穿行;再也闻不到油锯、绞盘机的气味萦绕四周;再也听不到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响彻山谷。营林抚育、生态建设成为了林场主业。

  绿色发展,生态脱贫,给张建国带来了希望。和他同批进场的80多个“小哥们”拿起了砍刀,住进了帐篷,吃上了“大锅饭”。月末,数着花花绿绿的票子,张建国眉开眼笑:“头一次领了这么多钱,好像是在做梦,我高兴地一宿没睡着觉。”媳妇沈海燕把钱数了一遍又一遍,听着护林营林的奇闻趣事,心里也痒痒起来,央求着要当管护员。就这样,村里有一半像张建国两口子这样的夫妻俩、兄弟俩、一家三口甚至祖孙三代都陆续进了林场,春秋防火、夏天种地、冬天营林,一年四季“闲不着”。

  时间慢慢推移。林场党支部看到张建国年纪大了些,就把他派到离家2里外的黑龙洞森林资源管护站当管护员。天南地北来黑龙洞寻找“秃尾巴老李”故事源头的人一年一年多了起来。林场因势利导,先后建起了月亮湾观光塔、李金镛主题广场等10多个景区景点。仅去年,就接待来自上海、北京、新疆以及海内外游客3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近120万元,让这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林场一下子火了起来,让这些没见过啥世面的边民和林业职工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林场党支部书记孙亚冰站在李金镛塑像前骄傲地说:“这里最早是‘古黄金之路’的第22站。建场时住的是四面漏风的板夹泥,吃的是浑身浮肿的冰化水,现在通上了国电,修好了水泥路,职工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旅游火了,机遇就随之而来了。在林场党支部的引导扶持下,原先只知上班挣钱的职工群众也开始做买卖了,商店、旅店、饭店从3家开到了13家,天天见钱。

  要把“闲钱”变“现钱”。林场党支部适时号召大家发展种养殖业。大家对此争论不休,有的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有的说“养牲畜总归是小打小闹,挣不了大钱”。张建国第一个站了出来:“我是党员,才不信这个邪!”说干就干,他和同事一起搭起了临时驴舍,买了10头毛驴养。“我这驴还没长大呢,就有人问啥时候能杀了吃肉。”张建国笑着说。现在,林场的职工群众都忙着找“挣钱道儿”。依托丰富的林下资源,家家户户种起了黑木耳、蘑菇、灵芝,养起了二代野猪、野鸡。林场种养殖业年产值达240万元。就连原来被人嫌弃的采集野菜野果也成了“香饽饽”,人均年增收都在2万元以上。

  张建国说:“从上班到现在,每月的工资从1000多涨到了近3000块了,以后还得涨呢。我们跟着党走,都能过上好日子!”

贵州普安县——

“感恩苗”变“黄金叶”

  “茶叶基地秋风凉,政府帮忙暖心肠;荒山栽满摇钱树,脱贫致富感恩党。”贵州普安县茶源街道万亩茶山上飘来山歌在空中回荡。

  只见茶农一边唱着山歌,一边忙着采摘茶叶。放眼望去,茶园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2018年4月,一条好消息给普安茶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浙江安吉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

  听到这个好消息后,有着“世界茶源地”美誉的普安县怀着感恩之心、奋进之志,充分利用海拔高、纬度低、寡日照、多云雾的气候土壤优势,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积极与安吉县沟通协调,采取“政府引建+企业参建+合作社主建+农户参与”的方式,分别在地瓜镇屯上村、白沙乡卡唐村共建成感恩茶园2000亩,种植带着总书记关怀“远嫁”而来的“白叶一号”茶苗600万株,直接覆盖和带动贫困户862户2577人,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白茶1万余亩。

  地瓜镇屯上村党支部书记李贺成说:“我们的群众都称这些茶苗为‘感恩苗’,两年不到的时间,以前的荒山已变成了生机勃勃、潜力无限的茶山,再过一年,这一片片绿叶就会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黄金叶’。”

  “茶叶一年可以采两季,分为春茶和秋茶,不要看它只是一片小小的茶叶,采摘的手法和时间都非常讲究,这几天雨下得多,我们要赶在中秋节之前把茶叶收进来,才能保证茶青的最佳品质,做出来的茶叶才能卖到好价钱。”茶源街道细寨村东南组建档立卡贫困户罗明成已成为当地种茶的“土专家”。

  早些年间,罗明成和妻子一直在外务工,每年除去3个孩子的学费和家庭的生活开支,收入勉强够养家糊口,困难的时候连吃顿饱饭都成问题,长期过着勒紧裤腰带的日子。当他回来看到漫山遍野、长势喜人的茶树时,动起了回乡发展茶叶种植的念头。在村“两委”帮助下,把自家承包的荒地和流转的25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茶苗,这样下来,土地不荒了,收入也比在外务工高了许多。2018年,尝到甜头的罗明成决定自产直销,创办了“峰威”茶叶加工厂,每年仅明前茶的产销量就能达5000余斤,纯收入有6—7万元。

  “这几年自己种茶办厂,3个娃都成了大学生,瓦房拆了,楼房建好了,荒山变绿了,腰包也鼓了。”罗明成自己都没想到,曾经一度为吃饱饭焦虑的他,通过发展茶产业,竟然能摘掉贫困的帽子,过上了小康生活。

  同样靠种茶脱贫致富的还有江西坡镇联盟村下坪寨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潘关雄,他因视力残疾一直未找到合适的致富门路。后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种植了9亩多大叶茶,人均年收入增加了5000余元,顺利达到了脱贫标准。

  “自从党委政府带领我们种茶后,周边每家每户都种上了茶苗,不但把茶叶换成了票子、房子,而且荒山变绿了、空气更清新了、环境也更美了。”潘关雄种茶致富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云南洱源县山区群众喜收大荚豌豆。

黑龙江塔河县党建指导员在林场指导贫困户种植赤芍。

贵州普安县“白叶一号”感恩茶园正在进行人工除草。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6日 14:4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宿党辉 打印